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肺泡和肺内血管发育受阻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见于早产儿,尤其是小早产儿.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提高,BPD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并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难题之一.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为首的10家医院对中国部分城市进行了为期3年关于BPD发病率及高危因素的调查[1],单个中心关于BPD的报道也较多.我院为三甲综合性医院,新生儿住院病例多来自本院产科,现回顾调查新生儿病房自独立运转后3年期间18例BPD的产科和临床资料,探讨BPD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法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6,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0=44,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d.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体重、BPD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气指标PO2、PCO2及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PCO2有所下降,PO2有所上升,体重也有明显提升,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体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吸氧时间显著缩短[(12.5±3.1)d vs.(16.3±4.7)d,t=3.877,P=0.028].观察组BPD发病率显著降低[11.4% (5/44) vs.30.4% (14/46),x2=4.911,P=0.038].观察组未见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引发的短期副作用.观察组44例患儿中有16例已随访至2岁以上,未见脑瘫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对合并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气指标,提高体重增长速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谈晨  黄伟  昌震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29-130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CO2、呼吸频率、胸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的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其呼吸功能的恢复,改善病情,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邹淑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80-2181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在急性肺损伤(AL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到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AL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27例患者再配合乌司他丁治疗;其余23例ALI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炎症指标,记录ALI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LI的有效率达88.9%(24/27),与对照组有效率60.9%(14/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20±11)d]短于对照组[(34±12)d],病死率(18.5%)低于对照组(4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原发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配合乌司他丁药物治疗ALI能有效抑制炎性反应,能显著改善ALI患者的肺组织换气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伟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53-165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5例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炎性因子等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PaO2 、PaO2、PaCO2水平,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以及48 h后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转化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呼吸机以及死亡例数分别为9例、11例、3例,均低于对照组的14例、19例、9例(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胸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8例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同时进行肺保护性机构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血氧分压(Pa O2)、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合指数(OI)水平变化,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OI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a CO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动脉血气指标及OI,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乌司他丁组(UTI组)(32例),对照组采用ARDS常规治疗,UT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确诊后即刻予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注射液每日20万U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治疗后3 d、7 d UTI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血清中TNF-α、IL-8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阻抑ARDS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氧合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甲基泼尼松龙)和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0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急性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Effects of the urinary enzyme inhibitor ulinastatin on experimental arthritis were investigated. Ulinastatin at the dose of 30,000 units/kg/day, i.v., significantly restored the swelling of hind paw, inflammatory score and bone damage in adjuvant arthritic rats. Intraarticular administration of ulinastatin at 3000 units/site x 3,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articular swelling and the elevated inflammatory parameters in the synovial fluid of carrageenin-induced arthritic rabbits. Moreover, ulinastatin at the dose of 50000 units/kg/day, i.v., significantly prevented the elevation of serum rheumatoid factor and articular lesions in MRL/l mice. In addition, ulinastat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human granulocyte elastase and cathepsin G.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linastatin may be a useful therapeutic agent for arthritis.  相似文献   

12.
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3年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病例1080例,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手术病例均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预防用药起点高,用药时机不当,用药持续时间过长,联合用药存在盲目性.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感染存在许多问题,需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70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268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0.5~2.0h使用抗菌药物占70.52%,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占26.49%,其中用药时间最长12d;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08例。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n=8),B组(脓毒症组,n=32),C组(乌司他丁组,n=32),A组和B组于术后立即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 mL,C组皮下注射乌司他丁(100 000 U.kg-1,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A组术后和B组、C组术后3,6,12和24 h四时相点采血检测血清E-选择素,同时行循环内皮细胞检测。结果 B组和C组各时相点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而各时相点C组血清E选择素水平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又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及损伤;在脓毒症早期乌司他丁干预可能对内皮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观察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监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79%),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R、RR、T及WBC经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3 d,治疗组PCT、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6 d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对重症肺炎的救治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调查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各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从适应证、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360例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药物选择起点高,部分用药超量,未按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分次给药,药物联用不合理,围手术期用药时间不规范,尤其是在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结论:我院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应加强管理,规范应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在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以促进临床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2010年1季度检查中发现的117例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格病历进行分类汇总,按抗菌药物的种类、术前术后使用的时间、是否存在出院带抗菌药物等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不合格的主要因素。结果被调查的不合格病历中,用药时间超过24 h的共有85例,占28.1%。术后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的为71例,占23.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的45例,占14.9%。违规出院带抗菌药物的为44例,占14.6%。未见有两联及以上使用抗生素病历。结论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间超过24 h、术后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正确及出院带抗菌药物是导致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要规范围术期用药,需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18.
Effects of ulinastatin on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ulinastatin on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METHODS: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subjected to 45-min bilateral renal ischemia,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ly 12 500 U ulinastatin at 30 min prior to ischemia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eperfusion, compared with a nontreated group without ulinastatin and a sham-operation group without bilateral renal ischemia. After 0 h, 2 h, 6 h, 12 h, and 24 h of reperfusion,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were measured for the assessment of renal function, renal sections were used for histologic grading of renal injury,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Bcl-2 and heat shock protein 70. Renal ultrastructure was observed through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Ulinastat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increase in blood urea nitrogen and creatinine produced by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suggesting an improvement in renal function. Ulinastatin reduced the histologic evidence of rena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依照卫生部标准对病历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逐月随机抽查外科围手术期在院运行病历,分别填写评价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围手术期运行病历432份,应用抗菌药物病历351份,抗菌药物使用率81.25%;抗菌药物出现频次588次,平均每份病历应用抗菌药物1.68个,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选择频次383次(65.13%);单一用药159例(45.3%),联合用药192例(54.7%);平均用药疗程6.13d,其中,I类切口手术3.71d,11类切口手术6.63d,llI类切口手术7.21d;用药品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为主(59.18%),其次为青霉素类(15.48%)和喹诺酮类(11.06%);采取术前给药238例(67.81%),术后给药113例(32.1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历57份(16.24%)。结论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预防用药起点高、疗程较长、用药时机不当等不合理的用药习惯,要继续强化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20.
我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本院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6月至2004年12月出院的外科手术病历共306份,分别填写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抗菌药物在用药品种选择上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用量偏大,大多数品种DUI基本合理;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时机不当,疗程过长,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指征不强.结论:本院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