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临时心脏起搏(TCP)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方法 将具有TCP适应证的48位患者分为研究组(n=18)和对照组(n=30)。 研究组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TCP;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TCP。 结果 研究组18例及对照组30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TCP。研究组中有6例采用了主动螺旋起搏电极导线,另外12例应用翼状被动起搏电极导线。 研究组因为可逆性原因所致心动过缓进行TCP的比例(10 /18)高于对照组(8 /30);而因永久起搏器植入前保护性TCP的比例(3/18)小于对照组(16/30)(P〈0.05)。 研究组患者全部而对照组仅有17%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进行TCP(P〈0.05)。 研究组TCP应用时间长于对照组[(7.9±6.5)d vs (3.9±2.3)d,P〈0.05]。 研究组因TCP而住CCU病房的时间短于对照组[(0.2±0.5)d vs (2.6±1.2)d,P〈0.05]。 对照组起搏电极导线脱位33次而研究组无脱位。 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心包压塞。 两组与TCP相关的总医疗花费相当(未计算起搏器费用)。 结论 应用永久心脏起搏电极导线连接外置可重复使用的永久起搏器进行TCP,实用性强且不增加医疗经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利用植入型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外置作为临时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5例房室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需行临时起搏患者,经锁骨下静脉径路植入永久起搏系统的心室主动导线,头端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连接外置脉冲发生器,行临时起搏.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临时起搏过程.结论 植入型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外置可作为临时起搏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植入式电极导线和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临时心脏起搏(TCP)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TCP的患者33例分为研究组(n=19)和对照组(n=14)。研究组采用植入式电极导线外接永久起搏器行TCP;对照组采用传统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比较两种导线行TCP的阈值、脱位率及总费用。结果研究组10例使用主动电极导线,9例使用翼状被动电极导线,未发生脱位,对照组使用电极导线为(BARD0071539,6F型),脱位4例,均经重新定位。两组TCP 24h后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TCP术后住CCU病房的时间少于对照组[(0.6±0.4)d vs(3.2±1.3)d](P<0.05),总费用少于对照组[(4 587±398)元vs(7 636±567)元](P<0.05)。结论应用植入式电极导线比临时起搏电极导线行TCP更安全、实用、经济。  相似文献   

4.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原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15例电极导线明显移位,9例电极导线微脱位,11根为心室电极导线,13根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电极导线中23根为双极电极导线,1根为单极电极导线。脱位后3例发生晕厥,3例有黑矇症状。结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心室电极导线,大多数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周内。双极电极导线在临床应用增多后引起的起搏电极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老年人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此外,电极导线脱位与术者置入经验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与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时间的差异.方法 90例需进行临时起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将普通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右心室进行临时起搏;B组(38例)通过常规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置入.两组均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电极导线脱位率.结果 与B组相比,A组在操作时间,起搏成功率,起搏阈值方面均好于B组(P<0.05).起搏成功率为96.2%和86.8%,起搏阈值为(0.75±0.32)V和(0.95±0.45)V.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双螺旋电极组中1例孕妇零射线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左侧锁骨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双螺旋电极组和单螺旋电极组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时间无显著差别,双螺旋电极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4.2±1.5)h vs(56.3±22.5)h,P0.05]。单螺旋电极组术中出现心房电极导线脱位3例,双螺旋电极组未见导线移位、心肌穿孔及心包填塞等情况。术后随访,2组均无电极脱落和起搏阈值升高。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射线时间,特别是应用于心腔结构异常和特殊患者,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对3例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在应用普通电极导线无法植入时应用Select Secure系统包括3830电极导线和特殊递送装置行心室起搏。3例患者分别为:(1)永存左上腔静脉,右上腔静脉闭锁;(2)起搏器囊袋感染多次植入致上腔静脉闭塞;(3)起搏器心室电极故障并植入血管狭窄。结果:3830电极全部成功植入,术后7天及1个月随访阈值和感知与术中无差异,阻抗降低。3例患者随访无并发症。结论:在特殊情况下3830导线在Select Secure辅助下行心脏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伴有右心耳切除术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中使用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适应性和稳定性。方法入选85例病窦综合征或Ⅱ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并且分为,切除组(n=22)行右心耳切除术且植入双腔起搏器,保留组(n=63)未行心外科手术即右心耳保留患者行双腔起搏器。分别于植入时(0天)、1天;3、6、12、24和36个月进行起搏参数测定(起搏阈值、P/R振幅和阻抗)、植入时以及每年一次X线摄片、心脏超声检查以及电极导线植入术中和术后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的随访。结果所有电极导线植入位置均保持稳定。两组患者心房、心室电极导线的初始感知灵敏度相当(P0.05)且长期保持稳定。从植入术时至1个月,电极导线阻抗轻微下降(前后比较,P0.05),且随后保持稳定。心房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从植入时至术后3个月随访时有降低趋势(P0.05),在随后的随访中保持稳定,心室起搏电极导线的起搏阈值在随访全程中保持稳定,且两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术前术后自身比较可见左、右心房直径、左室舒张/收缩末内径有缩小,射血分数值有一定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全程两组患者未发现电极导线穿孔、移位等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心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可成功地植入到行右心耳切除术后患者的心耳基底部,在长期随访中起搏器电极导线参数满意且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46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3830组(n=23)和5076组(n=23),3830组心室使用3830导线,5076组心室使用5076导线。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1、3个月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3830组手术时间略长于5076组[(64.6±3.5)min vs(58.3±4.2)min,P〈0.05],但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与5076组相比,3830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参数无差异。结论 3830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接受永久起搏器安置的高龄患者由于手术配合程度差,常规应用翼状电极时一旦出现电极脱位而再次接受手术的困难度大。应用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导线行永久起搏器治疗,增加了起搏部位的选择,降低了电极脱位高危情况下的脱位风险,且术后制动时间短,起搏效果好。本文对35例高龄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61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心房、心室电极导线参数测试满意后与起搏器连接,心电监护示:心房率78次/分,心室率38次/分,未见心室起搏心律。术中探查,用程控仪测心室电极阻抗9999Ω,心房电极阻抗正常;然后将心房、心室电极导线互换分别插入起搏器心室、心房电极插入孔,测试示:心室电极导线阻抗9999Ω,心房电极导线阻抗正常。提示:心室电极导线与起搏器不匹配,更换心室电极导线,起搏器呈VDD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和RVA组(n=34),RVOTS组将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于RVOTS,RVA组将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记录每例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15 min、1、6、12个月时电极导线测试参数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测量自身及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结果: RVOTS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 (12.8±5.4)min较RVA组(9.5±2.1)min长(P<0.01),但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增加,RVOTS组X线曝光时间逐渐缩短并接近RVA组;RVOTS组电极导线植入即刻起搏阈值与RVA组无统计学差异,导线植入15 min后及术后1、6、12个月时两组间起搏阈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R波振幅及阻抗在术中及术后各时期均无统计学差异;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 vs. (155±13)ms,P<0.05];术中及随访期内无电极脱位、阈值增高、心肌穿孔及心包压塞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且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RVA组。  相似文献   

13.
8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减少并发症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8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植入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包括双室三腔起搏)95例(74.8%);单腔心室起搏32例(25.2%).所有患者首选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并对寻找头静脉及电极导线植入方式做了较大的改进.电极导线的头端应固定在心腔内,切口内起搏器囊袋处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在电极导线送入心内前制作起搏器囊袋,并放置纱布压迫止血,对少数渗血较多的患者,局部适当加凝血酶或用电凝刀止血.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手术当日或次日).结果 经头静脉送入起搏导线的成功率,在单腔起搏器为92.0%,双腔起搏器81.5%.术中及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5例(3.9%),分别是:囊袋血肿3例(2.4%),电极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处松动1例(0.8%),心肌穿孔1例(0.8%).无血气胸、电极导线脱位及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结论 经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导线可避免锁骨下穿刺所导致的并发症,在老年人中尤其重要;电极导线脱位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而与早期下床活动无关;应采用适当方法达到囊袋内彻底止血,减少术后囊袋血肿及感染.  相似文献   

14.
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及心内心脏电击转复对永久起搏器起搏阈值的影响。方法观察5例体外直流同步及5例非同步电击转复前后起搏阈值及起搏导线阻抗的变化,以及3例ICD使用者上述起搏参数的变化。结果13例均一次电击转复成功。体外直流同步及非同步电击转复后,10例中有8例起搏阈值增高(均使用单极心室起搏导线),2例无明显改变(均使用双极心室起搏导线);ICD行心内电击转复3例,起搏阈值无明显改变(患者先前植入的均为单极心室导线)。所有13例的起搏导线阻抗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结论体外心脏电击转复有可能使永久起搏器的起搏阈值增高,尤其采用单极导线的患者,事先宜将起搏器的输出电压及脉冲宽度适当调高。对起搏依赖患者应作好及时更换起搏导线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入选了2009~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患者9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47±25)岁。分析患者基线特征、导线类型、导线植入成功率、术中起搏参数等。术后3个月和6个月常规随访,以后每6~12个月随访。测试起搏阈值、感知及导线阻抗等参数,并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中3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7例患者为孤立性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为双上腔静脉,其中1例患者因右侧锁骨下静脉闭塞,被迫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另1例患者因右锁骨下静脉留置深静脉管,选择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术中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室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房单腔起搏器;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导线植入失败,选择植入心室单腔起搏器。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术后2周发现心室导线脱位,选择经右侧重新植入,其余患者未见并发症。随访中位时间1.8(1.1,4.3)年,随访期间心房、心室导线参数稳定。结论: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房、心室起搏电极导线均存在一定难度,短期内存在导线脱位风险,但远期导线参数稳定。双上腔静脉患者应避免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导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器械升级时原起搏导线及囊袋处理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组共11例患者,根据升级后所应用器械分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组及植入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组。CRT组5例患者,其中4例升级前为单腔起搏器(VVI),1例为双腔起搏器(DDD);CRT—D组6例,升级前分别为1例VVI、2例DDD、2例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1例CRT。起搏器囊袋依患者情况而定,但CRT—D囊袋须往左侧胸部。结果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者,除1例原双极心室导线各参数均符合更换时要求外,弃用其他单极心房、心室导线,重新植入新的双极导线。升级为CRT—D者,1例VVI起搏器,弃用原单极心室导线,植入ICD心室导线,同时植入双极心房起搏导线和左心室导线;2例双腔起搏器原心房导线均为单极,予弃用,重新植入双极心房导线,心室新植入ICD导线;2例原ICD导线均能续用;1例CRT升级仪需新债入ICD导线。起搏器衰袋除1例存右侧胸部外,余10例均在左侧胸部。结论器械的升级是安仝、可行的,对原起搏导线需评估后依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永久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分析7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以提高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710例,随访0.5 ~6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 起搏器植入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内积血及血肿(n=10,1.41%)、电极导线移位(n=8,1.25%)、起搏阈值升高(n=6,0.93%)及囊袋侵蚀(n=2,0.28%).出血的发生与年龄偏大有关;电极导线的脱位主要是电极导线固定不良所致;囊袋侵蚀与患者体型偏瘦、囊袋制作偏小,或与原起搏器形状不相称引起皮肤受压缺血有关.结论 随着技术熟练及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室起搏电极导管植入的定位和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技术对33例需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进行起搏电极导管的植入和定位,分别取剑下上腔静脉切面、剑下或心尖四腔切面、左侧位心尖四腔和胸骨旁四腔切面和剑下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反复确认电极导管尖端经上腔静脉、右房、三尖瓣定于右室心尖部并测定电极各参数。结果3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电极导管定位指标及参数均较满意。随访6月~76月,除1例电极导管脱位重新定位外,无其他并发症,起搏系统工作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心脏起搏可作为X线透视下永久起搏术的替代和补充,采用多切面、动态观察电极导管尖端走向是定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117例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双心室同步起搏已经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双心室再同步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 ,CRT)的技术关键是植入左心室导线。植入左心室导线技术难度大 ,操作复杂 ,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分析了 117例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 117例 ,其中男性 86例 ,女性 31例 ,平均年龄 (5 3 0 0±8 2 5 )岁。患者在进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后 ,经冠状静脉窦插入导线至心脏静脉 (主要为心脏后静脉和侧后静脉 )进行左心室起搏。然后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电极导线。结果  117例患者中 111例成功植入双心室起搏系统 ,成功率为 95 %。主要植入术的相关并发症包括 :冠状静脉窦夹层 4例(3 4 % % ) ,膈肌刺激需要重新植入 2例 (1 7% ) ;电极导线脱位 2例 (1 7% ) ,结论 双心室再同步治疗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withbiventricularpacing)起搏器植入术有一定的术中并发症和一定的风险 ,术前应掌握好适应证并作好充分的准备 ,术中必须规范操作 ,严密观察 ,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主动固定起搏导线(3830,美国美敦力公司)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主动固定导线组(n=20)和普通导线组(n=20),采用VVI或DDD起搏模式,心室导线均放置在右心室间隔部,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各项心室导线参数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主动固定导线组术后并发肺栓塞2例,且X线曝光时间[(10.8±4.4) min对(7.3±2.8)min,P<0.01]明显延长.与普通导线组相比,主动固定导线组术中及术后1、3个月的心室起搏阈值[(0.52±0.23)V对(0.60±0.17)V,(0.51±0.07)V对(0.50±0.04)V,(0.52±0.13)V对(0.54±0.18)V]、阻抗[(785±152)Ω对(797± 153)Ω,(542±.100)Ω对(560±110)Ω,(510±113)Ω对(558±107) Ω];R波振幅[(11.24±4.9)mV对(10.52±4.3)mV,(11.16±2.34) mV对(11.31±1.86) mV,(11.31±2.26)mV对(11.72±1.68) m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830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用于选择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可行的,但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