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睾酮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首先由Stein和Leventhal于 1935年提出 (Stein -Lev -enthal综合征 )并描述 ,典型表现有闭经、不孕、多毛及双侧卵巢囊性增大 ;典型内分泌特征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血浆黄体生成素 (LH)水平增高 ,LH/促卵泡激素 (FSH)值增高。高雄激素血症能见于 5 0 %的PCOS患者 ,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关研究也有新的进展。睾酮是女性体内重要的雄激素 ,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项敏感性指标[1] 。正常月经周期卵泡期 ,血清睾酮浓度平均为 0 .4 3μg/L ,高限为 0 .6 8μg/L ,如超过 …  相似文献   

2.
滋补肾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睾酮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是现在困扰很多女性的临床疑难病症,高睾酮(T)血症是PCOS典型的内分泌特征。2006-03—2007-08,我们运用滋补肾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睾酮血症32例,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肾泻火中药治疗肾阴虚火旺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睾酮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肾阴虚火旺型 PCOS 高睾酮血症患者,予加减知柏地黄汤口服,1剂/d,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月经周期、症状、痤疮评分、基础体温(BBT)双相率、卵巢体积、血常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T 和月经周期、中医症状及痤疮评分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P <0.05),46.7%的患者基础体温出现双相,FSH、LH、E2、PRL、FINS、卵巢体积、血常规、肝肾功能与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肾泻火中药能有效降低肾阴虚火旺型 PCOS 高睾酮血症,改善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促进患者恢复自发排卵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疑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而对女性远期影响较大的是其稀发排卵、无排卵导致的不孕,这对渴望生育的女性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和精神压力。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肾有关,故将其做一总结以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病因病机多以肾虚为本,痰湿凝滞为标,治疗上以补肾调冲、促发排卵为主,并根据生殖周期不同阶段辨证用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据报道,育龄妇女中的PCOS的患病率为20%,在临床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中占20%~60%,在闭经妇女中约占25%。临床表现可有月经稀发、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本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及生存质量,而且明显增加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率。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肾论治理论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从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病发基础、临床病理分析、各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及所取得的疗效各方面论证了肾虚乃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从而也论证了PCOS从肾论治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79-138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在肾主生殖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治疗以补肾为主要治则,调节月经、排卵异常及不孕等临床症状,而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文章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理论,分析精神情志与PCOS发病及发展密切相关,从经脉、脏腑、气血等方面论述肝与PCOS的关系,并结合中医临床研究现状,探讨从肝论治PCOS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本院2008—02~2009—07门诊患者,共38例。其中23—30岁28例,31~40岁10例,平均28.8岁。病程6月-8年,平均36月。  相似文献   

10.
正郝宁主任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南京市名中医,师从于江苏省名老中医、著名妇科专家-胥受天教授。郝宁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的临床工作40余年来,潜心钻研,继承了前辈的学术精华并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1])。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是中医学的病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上归于月经后期、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临床上妇科多发病、疑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还存在多种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病的诊治成为妇科内分泌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文章重点介绍丁氏妇科第十代传人、全国名中医丁丽仙教授关于灵活运用经验方“补肾调肝助孕汤”从“肝肾”论治PCOS不孕症的经验及典型医案两则。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持续性无排卵引起的疾病,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也是妇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有月经不调、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本病属于中医学“不孕”、“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瘾瘕”、“肥胖”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10)
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发病机制,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成为治疗PCOS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病机为脾肾亏虚、痰湿阻滞,多从脾肾论治,补肾健脾类中药可促进益生菌增殖,抑制有害菌过度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作用,这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脾肾论治提供了依据。此文就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脾肾论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徐莲薇教授运用膏方从肝脾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徐莲薇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 征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应从肝、脾、肾论治,健脾填精养血以资其“本”,化痰疏肝消瘀以祛其“实”。冬 令膏方依辨证化裁用药严谨,剂型易服方便可坚持,故临床可收良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PCOS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非高胰岛素血症组(NHI组)和高胰岛素血症组(HI组)。结果 OGTT检查中,HI组60 min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NHI组(P<0.05),2组180 min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T检查中,各时点胰岛素值HI组均显著高于NHI组(P均<0.05)。HI组IAUC和HOMA-IR均显著高于NHI组(P均<0.05);HI组的ISI显著低于NHI组(P<0.05)。2组GAUC和HOMA-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R和HI与PCOS的糖代谢紊乱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兰  刘新敏 《环球中医药》2012,5(8):633-63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是其最重要的内分泌特征之一。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多责之于肝脾肾功能失司,治疗上常运用单方验方、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内外治结合等治疗方法,疗效较为显著。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科研设计不严谨、对于病因机制研究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不断完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中医治疗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妇科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西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临床有性腺轴功能紊乱、糖脂代谢异常等表现,治疗以降低雄激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并配合行为干预。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脏腑失调、气血不合相关; 其中脏腑功能失调以肝脾失司为要点,气血不合以肝郁气滞血瘀、脾虚气塞湿阻为关键。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肝脾生理功能特征,可认为脾失健运、肝木失司、气血不和、五脏失养为其发病之本; 痰湿、气滞、血瘀、郁火为其发病之标; 病程日久可牵连及肾,致精气不盛、天癸乏源。肝脾功能失常可产生一系列证候,其中痰湿阻滞证、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较为常见; 治疗以健脾疏肝、活血理气、化痰祛湿、清泻肝火为主要治法,并兼顾益肾填精、滋阴宁心等治法并配合相应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