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董志  郭万良  张玉楝 《光明中医》2006,21(10):10-13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其学生李振中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致使脉络(血管)损伤,形成血管病变.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的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机理似与中医痰浊不化的理论相吻合,但有关此方面研究鲜有报道。笔者依据李振中教授对糖尿病痰浊的论述和尹翠梅教授治疗Ⅱ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经验,论述如下。1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脾气虚弱,健运失权,无力输布水谷精微各归其所(脾不散精) ,精微蓄积[1~4 ] 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 [1~4 ]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聚集蕴结而为痰。痰与浊混溶而为痰浊(痰糖浊、痰脂浊、痰蛋白…  相似文献   

4.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林兰的"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证"关系的论述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等观点,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形成血管病变,致使脉络(血管)损伤,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不离“痰”的本质,痰浊-痰凝-痰瘀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痰浊为起始阶段,痰凝为中间环节,痰瘀为终末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痰”的不同状态制定治则治法,痰浊初起当健脾化痰,痰浊凝滞当化痰散结,痰瘀互结当兼活血化瘀,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气阴两虚,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之根本;痰浊瘀血是发病关键,宜从气阴两虚,痰浊瘀血治疗。  相似文献   

7.
从中医病因病机、治法两方面论述益气健脾升阳化浊法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脾虚"与"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机,故益气健脾升阳化浊是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治则,从脾虚、痰瘀互结辨证的中医角度进一步探讨,旨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和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血管病变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是导致病人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也给病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它是国内外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与中医痰浊凝结不化相关的论治国内外少有报道,笔者依据已故祝谌予老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宝贵经验,以及其学生李振中教授对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关系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多年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务管病变多有痰浊瘀血互结之征.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它是国内外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机制和防治大法,李振中、尹翠梅、丁学屏等三位教授在2003年提出“在痰浊凝结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形成糖尿病血管病变。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本病大法“,这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认识史上是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房事不节、劳欲过度等病因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痰浊、瘀血阻滞脉络,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医的"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痰浊、瘀血是伏邪的主要物质,经脉是伏邪隐匿之所,正气亏虚是伏邪致病的必要条件。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未发病之前,痰浊、瘀血之邪已经伏于脉络,伏邪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正邪的平衡被打破,终致痰瘀痼结,损伤脉络。因此,在伏邪引而未发之时,应予以积极防治,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谢春光教授应用具有养阴益气活血功效的参芪复方以补虚为主,化痰活血为辅,使"痰瘀"伏匿之邪消散,阻滞其对血管的持续损伤,达到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病与气虚、血瘀、痰浊有密切关系,从虚、瘀、痰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虚、瘀、痰的轻重进行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之首要原因,是糖尿病危害性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药理论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关键系肝肾阴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治疗当遵化痰祛瘀、补益肝肾、通络明目之法,随证化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IED)是勃起功能障碍(ED)常见的类型,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是现代医学的一线治疗药物,虽然临床疗效满意,但过于重视局部病变而忽视整体,整体效果欠佳.李海松教授认为DIED的核心病机是瘀血内阻、脏腑失调,提出衷中参西、身心同治的理念,主张中西医并用,采用对因治疗、对证治疗、身心同治等论治DIED,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当于中医的"痹症""痛症""痿症"等范畴。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病变相关,而痰瘀形成难化,多责之于脾肾二脏,脾肾两虚是本,而痰瘀之象是标,是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本,故健脾补肾是本病的关键,豁痰化瘀是本病的重要手段,标实重视"痰瘀",其脾肾两虚、血瘀、痰浊贯穿本病的始末,临症"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本",提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在糖尿病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出现的气阴亏虚、痰瘀互结之证,病性为本虚标实。本病的病因以痰浊为主,故治疗以养阴化痰为主。结论:养阴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痰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是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痰浊不化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的论述,国内外至今尚无报道。笔者依据前贤施今墨先生对糖尿病的精辟论述和先师祝谌予教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研究探索,就痰浊不化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不揣浅陋,论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1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机 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气虚血瘀或阴虚血滞,而致血液瘀滞。脾虚气弱,健运失权,无力输布…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498-25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是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机转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消渴日久,痰瘀入络,形成痰瘀阻络证。雷晓琴主任医师在古方驻景丸基础上,加用理气化湿、化瘀通络之品化裁,形成通络驻景丸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