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香茶菜属多种植物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贝壳杉烯二萜普遍存在于该属植物中,并大多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就近年来研究的腺花香茶菜等19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提供依据。方法蓝萼香茶菜叶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应用反复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用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评价了其中7个二萜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结果从蓝萼香茶菜叶中分离鉴定了12个已知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为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蓝萼香茶菜甲素(1)、蓝萼香茶菜乙素(2)、蓝萼香茶菜丁素(3)、蓝萼香茶菜戊素(4)、毛叶醇(5)、对映-贝壳杉-3β,16β-二醇(6)和16R-甲基-3α,7α,14β-三羟基-对映-贝壳杉-15-酮(7);2个化合物为三萜:2α-羟基乌苏酸(8)和齐墩果酸(9);1个黄酮类化合物:胡麻素(10);2个有机酸:正十四烷酸(11)和正十六烷酸(12)。MTT法检测结果发现,化合物1、2和3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显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处理Hep G2细胞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河南辉县产药用植物蓝萼香茶菜富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是一类具有前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化合物1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香茶菜属植物体外抗肿瘤成分及作用的差异,初步阐明其抗肿瘤药效物质。[方法]制备香茶菜属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以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研究香茶菜属植物及其不同入药部位的成分差异;MTT法研究不同样品对人源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的香茶菜属植物种类及入药部位;以有效乙酸乙酯提取物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共同孵育,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分析孵育前后成分的变化,推测其可能的抗肿瘤药效物质的化学结构类别。[结果]TLC分析显示,浙江香茶菜属不同种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之间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其中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Bentham)H.Hara]、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Miquel)Kud觝]与本属其他植物对比成分明显不同;对MCF-7细胞抑制作用最好的是大萼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为8.29μg·m L-1;UPLC分析显示,该样品中存在能够与GSH结合的成分,可能为迈克尔受体分子型二萜类成分。[结论]浙江产大萼香茶菜的地上部分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初步确定其抗肿瘤药效物质为迈克尔受体分子型二萜类成分。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新县产的四种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了七个新二萜化合物和五个已知的二萜化合物。列出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结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比旋光度、紫外吸收值及最主要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值。简述了它们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a(Vanior)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占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命为为黄花香茶菜戊素(sculponeatin,E,Ⅰ),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enmein,Ⅱ),epinodosin(Ⅲ),epinodosinol(Ⅳ),大萼变形甲素(macrocalyxoforminA,Ⅴ)和大萼变型乙素(macrocalyxoforminB,Ⅵ).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主要综述了国内近年来有关香茶菜属植物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 展,并且讨论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叶香茶菜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6个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pinodosin(1),Isodonoiol(2),Lasiodonin(3),Oridonin(4),AdenolinE(5),Lasiodin(6)。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优化中药藤黄中总藤黄酸的提取分离方法,对藤黄酸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回流法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考察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总藤黄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再将总藤黄酸粗品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藤黄酸,并进行表征;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考察藤黄酸对两种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总藤黄酸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料液比为1∶6(g/m L),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80℃,提取率约为57.0%。通过表征确定纯化后所得是藤黄酸。且藤黄酸对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正交试验优选的总藤黄酸提取工艺简便、稳定、可行,藤黄酸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茵陈提取物的纯化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茵陈有效成分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将茵陈的水提取物浓缩,干燥,经Sephacryl S-200分子筛过柱分离纯化其组分,以MTTI地检测各成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经S-200分子筛过柱分析发现茵陈具有含量和性质不同的8个吸收峰,其颜色分别呈黄,白,褐和黑色,pH值在5.8-6.2之间。 除去第1和第6吸收峰外,其他吸收峰对BEL-7402细胞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第2吸收峰浓度在1.95ug/ml时抑制率为37%,结论:茵陈至少含有8种组分,其中6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有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成5-氟尿嘧啶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的高分子前体药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将氟尿脱氧核苷(5-氟尿嘧啶的一种前体药物)偶合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载体材料,得到5-氟尿嘧啶的高分子前体药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UV)以及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上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1H-NMR、UV以及FT-IR的结果表明氟尿脱氧核苷已以共价键的方式偶合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载体材料上;紫外光谱测得其载药率约为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高分子前体药物对肿瘤有一定的药效,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结论:成功合成了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氟尿脱氧核苷,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TRAIL蛋白的表达、纯化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出TRAIL蛋白 ,并观察分离纯化后的TRAIL蛋白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CaCl2 法将带有TRAIL(氨基酸 114 -2 81,含六聚组氨酸尾 )基因的pET d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 1(DE3)pLysS ,IPTG诱导蛋白表达 ;使用Ni NTA层析柱分离纯化蛋白 ,SDS PAGE和Westernblot法鉴定TRAIL蛋白的表达 ;MTT法检测TRAIL蛋白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我们分离纯化出分子量为 2 0 .1× 10 3 的蛋白 ,Westernblot法证实为TRAIL蛋白 ,MTT法检测出其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呈现出较好的时效和量效关系。结论 成功地利用大肠杆菌表达、Ni NTA层析柱分离纯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TRAIL蛋白 ,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用L9(34)正交试验,以水提次数、醇沉体积分数、盐溶的氯化钠质量浓度为因素进行比较,对影响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采用硫酸-苯酚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含糖量和含氮量。以综合加权评分法比较实验结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在4℃以下用4倍蒸馏水量,提取1次,醇沉时的乙醇体积分数为70%,盐析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8%。结论优选的圆背角无齿蚌中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具有缓释作用的盐酸洛拉曲克长循环脂质体(LCL-NLTX)并考察其理化特性以及在体内的抗瘤效应.方法 用两亲性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DSPE)对脂质体膜进行修饰,以薄膜挤压-硫酸铵梯度法制备LCL-NLTX;体内抑瘤试验用H22小鼠肝癌细胞接种于昆明小鼠皮下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考察盐酸洛拉曲克长循环脂质体(NLCL)、LCL-NLTX和游离盐酸洛拉曲克给药后对实体瘤的瘤重抑制率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 制备的盐酸洛拉曲克隐形脂质体包封率达68%左右,粒径109nm.体内抑瘤试验显示LCL-NLTX、NLCL均具有抗肿瘤效应;LCL-NLTX较游离盐酸洛拉曲克及盐酸洛拉曲克普通脂质体短时间内抑瘤性较差,而长时间则显较强的抑瘤性.其瘤重抑制率为41.86%.结论 新制备的LCL-NLTX在体内显示了其较好的缓释效应.可以弥补盐酸洛拉曲克在体内半衰期比较短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高效扩增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身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方法,研究扩增前和扩增后NK细胞对骨髓瘤细胞株U266和自体骨髓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10例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K562转基因细胞株在含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IL)-2的培养液中共育14d,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铬51释放法等方法,研究NK细胞的扩增情况、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和抗骨髓瘤作用。结果 300U/mLIL-2共培养体系扩增NK细胞的扩增倍数为196.4±12.8,扩增后NK细胞存活率>95%,IL-2能增强共培养体系中NK细胞的增殖能力。在效靶比为10∶1时,扩增后NK细胞对自体骨髓瘤细胞的平均杀伤率为(38.1±6.2)%,显著高于扩增前的(3.9±1.7)%(P<0.01)。结论 K562转基因细胞株能特异性刺激骨髓瘤患者NK细胞扩增,扩增后NK细胞抗自体骨髓瘤的作用显著增强,扩增并活化的NK细胞将有望作为临床治疗MM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人参中提取分离人参多糖,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分析,观察人参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和Sevage法提取人参多糖,应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分析;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株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0、100、200、300、400和500 mg/L)人参多糖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CT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人参多糖对肿瘤细胞的间接杀伤作用,即细胞毒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人参多糖的提取率为8.76%,经鉴定成分为多糖。MTT实验,不同浓度人参多糖处理RM-1和HeLa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人参多糖组细胞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L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人参多糖组细胞毒性LDH释放率显著升高(P<0.05);随着人参多糖浓度的增加,细胞毒性LDH释放率先升高后降低,人参多糖浓度为100 mg/L时,细胞毒性LDH释放率最大。 结论:人参多糖可以通过激活T细胞来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新的抗癌活性成分,从河南省嵩县产内折香茶菜[Rabdosiainflexus(Thunb)kudo]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2种成分,其中一种根据各种光谱和化学证据推断其化学结构为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内折香茶菜素B(inflexusinB);另一种成分鉴定为齐墩果酸。提示:内折香茶菜素B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