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癌光啉(PSD-007)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光动力杀伤效应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不同质量浓度(0、3.125、6.25、12.5、25、50、100 μg/ml)的PSD-007与Hela细胞共同孵育2h后,予以不同能量(0、0.6、1.2、2.4、4.8、9.6 J/cm2)635 nm波长的激光照射,以相同剂量光照和光敏剂剂量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光动力杀伤作用做对比,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光密度(OD)值及存活率;质量浓度为12.5 μg/ml的PSD-007与细胞共同孵育2h后,以不同能量(1.2、2.4、4.8 J/cm2)的激光照射,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光敏剂PSD-007在>25 μg/ml质量浓度下影响Hela细胞存活率,光动力疗法(PDT)对Hela细胞有更明显的杀伤效应,并且随着光敏剂质量浓度增加和光照能量密度增大,对细胞的杀伤效果逐渐增强.当光敏剂质量浓度>12.5 μg/ml,光照能量>4.8 J/cm2时,各组间细胞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M分析发现,PDT于G0/G1期阻断Hela细胞生长,凋亡诱导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光敏剂PSD-007自身对体外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PSD-007介导的光动力杀伤效应更为显著,较人乳腺癌-7(MCF-7)细胞的PSD-007光动力作用有更低的使用剂量和光照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阿霉素(DOX)联合血卟啉单甲醚介导的光动力疗法(HMME-PDT)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单独PDT组、单独DOX组和联合作用组.PDT组所用的光敏剂剂量为2.5μg/mL,能量密度为0.2 J/cm2、0.4 J/cm2、0.8 J/cm2、1.6 J/cm2和3.2 J/cm2.DOX组所用的DOX浓度为0.1 μg/mL、0.2μg/mL和0.4μg/mL.联合作用为不同剂量单独作用的组合,联合时序为PDT后立即加入阿霉素(PDT DOX)或阿霉素先于PDT24h加入(DOX PDT).MTT法检测24h后的细胞活性抑制率,并用金氏公式分析联合效应.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阿霉素的摄取情况.结果:MTT法结果表明,联合作用的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独作用,这在PDT DOX的联合时序作用中表现更为明显.金氏公式分析表明,PDT DOX的联合作用相对DOX PDT的联合作用产生更明显的协同或相加效应.荧光显微镜实验可以观察到联合作用明显提高了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并且随着联合剂量的加大摄取加强.结论:相对单独作用,联合作用有更高的细胞活性抑制率,联合效应与联合时序有关,PDT DOX的联合作用的联合效果好.联合作用产生相加或协同效应的机制之一可能是因为PDT处理改变了细胞膜通透性从而更有利于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取,最终提高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光动力疗法(PD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癌光啉(PSD-007)与细胞共同孵育2h后,以不同能量635 nm激光照射,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PDT后不同时间(0.5、1、3、6、12、24h)细胞的光密度(0D)值及存活率.DAPI染色观察PDT后不同时间细胞凋亡中细胞核形态学的改变.Annexin-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PDT对MCF-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着PDT光照能量的提高而增强,PDT作用后细胞存活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MCF-7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Annexin-V/PI双染也证实PDT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PDT作用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 PDT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其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是一渐进性的过程,具有光照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血卟啉单甲醚(HMME)光动力对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对照组、单独PDT组、单独塞来昔布组和联合作用组.光敏剂HMME的剂量为2.5μg/mL,光能量密度分别为0.125 J/cm2、0.25 J/cm2和0.5 J/cm2,MTT法检测各组作用24h后的细胞抑制率,并用金氏公式分析联合效应.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数量改变.并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凋亡情况.结果:64 μM和80 μM的塞来昔布对CNE-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是4.84%和13.23%,2.5μg/mL HMME+0.25 J/cm2 PDT组的抑制率为28.34%,80μM的塞来昔布与2.5μg/mL HMME+0.25 J/cm2 PDT联合组的抑制率为44.57%,金氏公式分析显示在所选的剂量中所有的HMME-PDT与塞来昔布联合处理均有协同或相加效应.HE染色显示,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稀少,形态不规则,部分细胞呈凋亡样改变,联合处理组细胞稀少更明显,死亡细胞更多,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可见细胞核出现明显染色质浓集、核碎裂,核固缩、蓝色荧光强度增加的凋亡现象,联合处理组的细胞死亡更多,凋亡现象更明显.结论:单用塞来昔布或HMME-PDT均能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塞来昔布联合HMME-PDT产生相加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长春新碱(VCR)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凋亡,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在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RAIL和0.1mg/L的VCR,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RAIL和VCR单独和联合应用时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RAIL联合VCR可协同降低HL-60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24h内当TRAIL浓度〈100g/L时促调亡作用随TRAIL浓度增加及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P〈0.05),而24h内当TRAIL浓度≥100μg/L时以及24h后虽抑制率和调亡率较高,但随浓度增高作用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TRAIL与VCR具有协同作用,能高效杀灭白血病细胞。TRAIL是一种有望应用于白血病临床治疗的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4(rhIL-24)联合顺铂(DDP)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效应及对A549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rhIL-24、DDP及rhIL-24+DDP干预A549细胞,用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rhIL-24联合DDP作用24 h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2.8%,与单独DD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rhIL-24联合DDP作用24 h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率为24.9%;细胞周期检测中rhIL-24作用A549细胞24 h后S期细胞增多。结论 rhIL-24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联合DDP组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具有化疗增敏效应;rhIL-24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并能影响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亚甲基蓝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小檗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g至对数期中后期,将不同质量浓度亚甲基蓝加入P.g菌悬液中,作用5 min,激光(波长660 nm,功率140 mW/cm^(2))照射2 min,寻找亚甲基蓝结合激光体外抑制P.g的最佳浓度;观察亚甲基蓝介导的PDT体外抑制P.g的效果以及小檗碱对P.g生长曲线的影响;探讨亚甲基蓝介导的PDT与小檗碱先后联合应用对P.g的抑制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及小檗碱对P.g形态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各成分吸收峰。结果在660 nm激光激发下,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24.4141μg/ml时,抑菌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亚甲基蓝组和PD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0.05 mg/ml小檗碱对P.g浮游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0.05 mg/ml小檗碱组菌落数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mg/ml小檗碱+光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DT与小檗碱联用时对P.g有协同抑制作用,且先PDT后小檗碱组较先小檗碱后PDT组菌落数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g经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处理后,细菌细胞壁皱缩成团,经小檗碱处理后,细菌表面变得光滑且菌体长度较对照组增长。结论亚甲基蓝介导的PDT对P.g有抑制作用,当与小檗碱联用时,对P.g有协同抑制作用,且联合应用中先PDT后小檗碱作用时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并比较3种卟啉类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癌光啉(PsD007)和血卟啉 单甲醚(HMME)诱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K562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PDT组,以梯度浓度的光敏剂与K562细胞共同孵育,经不同能量光照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PDT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T对K562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并随着光敏剂浓度的增加和光照能量的增大,效果增强.PsD007-PDT和HMME-PDT的效果都明显优于HpD-PDT(P<0.05);而当光敏剂质量浓度较大(25 μg/ml)或能量密度较大(7.2 J/cm2)时,PsD007-PDT的作用效果优于HMME-PDT.结论 PDT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对细胞的抑制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DT对K562的杀伤效应与光敏剂种类有关,HpD-PDT的杀伤效果不如PsD007和HMME;在较高能量密度和较大光敏剂浓度的条件下,PsD007-PDT的效果优于HMME-PD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是否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方法:用光镜观察不同浓度的雌、孕激素各单独和联合作用72 h时,癌细胞的生长状况,并采用细胞凋亡检测和电镜观察。结果:雌、孕激素作用浓度分别达到1 800 ng/ml、900 ng/ml时,联合作用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当浓度分别是2 200 ng/ml≤E≤3 800 ng/ml、1 100 ng/ml≤P≤1 900 ng/ml时,联合作用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孕激素单独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雌激素单独作用浓度达到3 000 ng/ml≤E≤3 800 ng/ml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浓度雌、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生长有协同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比色法)观察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HE染色、荧光染色观察用茶多酚后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1)MTT比色法检测显示茶多酚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当茶多酚浓度达到400和800 mg/L时,48 h抑制率分别为(58.90±1.19)%和(72.57±0.70)%.(2)流式细胞仪分析,茶多酚处理组出现一特征性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其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3)流式细胞术发现茶多酚可使HL-60细胞阻滞于S期,其阻滞细胞的数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剂量关系,以作用24 h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最强.结论 茶多酚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茶多酚可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表达的作用以及PDTC对此作用的改变。方法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3组:1组为无任何处理的HUVEC,2组为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作用的HUVEC,3组为用正常晚孕妇女血清作用的HUVE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组细胞中eNOS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E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中TNF-α含量。用1ng/ml、3ng/ml、5ng/ml 3种浓度的TNF-α分别作用三组细胞6h,以及用浓度为3ng/ml的TNF-α作用三组细胞分别长达6h、12h、24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NOS mRNA的表达;将二硫代氨基甲酸吡硌烷(PDTC,5mmol/ml)与TNF-α(3ng/ml)同时作用以及TNF-α(3ng/ml)单独作用三组细胞6h,RT-PCR检测eNO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三组细胞中都有eNOS表达,2组表达量显著低于1组和3组(P〈0.01)。ELISA结果显示,PE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晚孕妇女(P〈0.01)。TNF-α作用HUVEC细胞后eNOS表达显著低表达,并成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1)。PDTC和TNF-α同时作用的HUVEC和TNF-α单独作用的HUVEC相比,其eNOS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可下调eNOS在HUVEC中的表达,PDTC可改变TNF-α诱导的eNOSN表达的下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hotofrin光动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药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分为6组,A:对照组,B:化疗组,C:化疗+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D:化疗+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E: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F: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种板孵育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于化疗组加入化疗药(5-Fu+DDP)作用12h,再按实验分组加入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低剂量或高剂量,4h后行630nm激光照射,光能量密度30J/cm^2,照光后继续培育24h,开始行MTT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除了低剂量光敏剂+化疗组同高剂量光敏剂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相互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光敏剂+化疗组细胞抑制率较高,低剂量光敏剂组抑制率较低。结论在特定光源状态下,一定的光敏剂、光照能量密度、孵育时间,光敏剂孵育浓度是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两种不同的HPD孵育浓度下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光照能量密度及孵育时间下,孵育浓度越高,其杀伤效应越强。光动力与化疗联合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力提高,光动力与化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4种主要致龋菌形成的混合菌菌斑生物膜活性及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黏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实验分为3组:PDT组,洗必泰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板菌落计数观察牙菌斑生物膜活性,并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处理后的牙菌斑生物膜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黏附分子CD146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传代HK2等分为5组,进行培养处理:正常对照组(LG组,只加5.5mmol/L D-葡萄糖),高糖组(HG组,加入25mmol/L D-葡萄糖),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在HG组中加入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加入2μg/ml者为低剂量组(AML组)、加入20μg/ml者为中剂量组(AMM组)、加入200μg/ml为高剂量组(AMH组)。观察37℃培养24h、48h、72h后,各组HK2形态变化、分别收集各组培养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CD146蛋白表达。结果:HG组较LG组HK2变长,呈梭形,细胞间连接疏松,间隔增大;黄芪注射液干预各组,细胞形态均较HG组变小变圆,且连接逐渐紧密,AMH组呈堆积生长。HG组CD146表达均较LG组明显增加(P0.01),干预24h、48h、72h,AMM组、AMH组与HG组比较,CD146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AML组干预培养72h,CD146的表达亦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改善高糖引起的HK2形态改变和降低其CD146表达,对防治DN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对鼠肝癌细胞MM45T-Li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血卟啉单甲醚(HMME)为光敏剂,630 nm激光为激发光源的光动力疗法作用于鼠肝癌MM45T-Li细胞.细胞分别与2.5、5、10、20.μg/ml的光敏剂孵育4h后,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MTr法检测HMME的暗毒性以及光动力疗法作用24h后的细胞活性;Hoechst细胞核荧光染色法观察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在不照光的情况下各组浓度的HMME对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当HMME浓度为10、20 μg/ml时,PDT对细胞活性的抑制率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Hoechst染色观察PDT作用12h后部分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核固缩、核碎裂等形态学改变,5.4 J/cm2及7.2 J/cm2组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ME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地诱导鼠肝癌MM45T-Li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例为对象,分为应用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10例与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10例,跟踪调查治疗情况5年(2002~2007年),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病毒载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0例慢性乙肝患者检查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结果:5年来,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10例患者平均HBV-DNA病毒载量对数水平3.56±1.12,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10例平均HBV-DNA病毒载量对数水平7.76±1.23,有显著差异(P〈0.05)。2002年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82.72±30.62)μg/ml、LN(71.18±26.71)μg/ml、Ⅳ-C(93.77±69.87)μg/ml、PCⅢ(91.4±18.64)μg/ml,2002年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79.32±31.34)μg/ml、LN(70.25±28.23)μg/ml、Ⅳ-C(90.35±67.81)μg/ml、PCⅢ(85.77±20.56)μg/ml,两组间各项指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2007年抗病毒药有效抑制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85.72±29.52)μg/ml、LN(70.18±25.4)μg/ml、Ⅳ-C(94.2±70.92)μg/ml、PCⅢ(93.4±19.32)μg/ml,2007年未进行抗病毒药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别为HA(105.67±28.54)μg/ml、LN(97.75±26.25)μg/ml、Ⅳ-C(132±72.13)μg/ml、PCⅢ(120.72±19.87)μg/ml,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控制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病毒载量可能是控制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荧光光谱法检测癌光啉在BN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BN大鼠尾静脉注射5 mg/kg体质量的癌光啉,于给药后的10 min、30 min、1h、2h、4h、8h、24 h、48 h和72 h眼眶后静脉丛取血,以荧光光谱仪测定大鼠血浆中癌光啉浓度,用DNS2.0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房室模型,得到最佳房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BN大鼠静脉注射的时量曲线符合三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a=0.096 h,t1/2β=1.299 h,t1/2=19.387 h,V1=0.259 L/kg,A UC=15.263 mg/(L·h).结论 荧光光谱法检测光敏剂血药浓度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癌光啉在BN大鼠体内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