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因其临床表现及相关诊断标准缺乏特异性[1],使得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评估工作被延误。在此过程中,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失调,进而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即脓毒症的发生[2]。脓毒症是机体严重感染的结果,是医院中常见的死亡原因,然而大约20%~30%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入院时没有表现出器官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体征,相反,在入院后的24 h内,患者病情逐渐恶化为严重脓毒症[3-4],因此脓毒症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病情凶险、进展快、临床预后差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等,表现为低血氧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患者致死的重要病因。脓毒症可涉及多种病理生理变化,其中凝血功能异常可贯穿疾病全过程,出现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1]。细菌学是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降钙素原是诊断患者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能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抗感染治疗,对诊断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乳酸是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
1991年国际专家首次对脓毒症进行了定义,认为脓毒症是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鉴于SIRS的诊断标准过于敏感并缺乏特异性,2001年的华盛顿会议对脓毒症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诊断标准[2]。但由于该诊断标准过于复杂,且抑制炎症反应的大部分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国际专家于2014年组建了工作组以重新修订脓毒症的定义。经过近两年的调查讨论,脓毒症3.0的定义于2016年2月发布,将脓毒症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3]。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从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2],是引起住院患者死亡及远期预后不良的一大重要原因。全球每年脓毒症发病率为189/10万人,病死率为26.7%,而在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脓毒症患者病死率高达41.9%^ [1]。脓毒症病情变化迅速,早期诊断及尽早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2]。病原菌检测可以为脓毒症的诊断及抗感染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而目前传统培养学方法检出率低,且较为耗时,可能错过早期抗感染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一种由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器官功能障碍的感染,具有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变化[1]。近年来,人们对脓毒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不同类型病原体引起的脓毒症差异研究尚少,大多数是针对细菌性脓毒症的研究。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暴发,病毒性脓毒症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因此,了解病毒性脓毒症的常见病毒类型、发病机制的主要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能进一步调整后续诊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状况,有效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正>肺栓塞是指血液中形成的栓子栓塞在肺部动脉或其分支中,阻塞血液流动,进一步影响肺循环功能障碍的病理综合征,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仅次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1~3]。近几年,我国确诊的肺栓塞病例数急速上升,临床症状隐匿,并且易漏诊、误诊[4,5],通常会误诊为循环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心肺疾病[6]。目前对于肺栓塞的诊断还是以计算机断层扫描、肺血管造影为主,但该项检查并不适合在所有疑似肺栓塞病例中使用,因为它涉及到电离辐射。并且肾病患者和造影剂过敏患者也不适用。  相似文献   

7.
<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关节变性形式,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增高。现代医学治疗以暂时缓解症状为主,尚无有效终止病情进展的方法[1—2]。根据体液中代表分子时间变化,将KOA分为5个阶段。其中早期KOA阶段伴有零星体征或症状,不具有结构损伤或其他并发症,为非侵入性治疗最佳时机[3]。平衡功能下降是早期KOA主要症状,也是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21年美国癌症学会统计,胰腺癌占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四位[1]。胰腺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10%,且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2-3]。近年来,随着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的进步,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外科手术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4]。胰腺手术的复杂性与其解剖位置有关,胰腺邻近胃、十二指肠、小肠、脾等器官并被包裹于其中,后方有脾动静脉经过,上缘有肝动脉走行,纵向则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静脉等腹腔大血管包绕[5-7]。同时,由于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导致胰腺癌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当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时,肿瘤往往有一定进展,更加提高了手术难度[8-9]。  相似文献   

9.
<正>创伤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表现为严重的原发性脓毒症、创伤感染和胃肠炎3种临床亚型[1]。创伤弧菌感染导致的原发性脓毒症死亡率可高达50%,研究发现,该菌感染从发病到进行有效治疗的间隔时间越长,患者的死亡率越高。因此,创伤弧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例报道1例慢性肾病患者感染创伤弧菌得到快速诊断,最终有效控制感染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的疾病。POP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患者可有阴道异物感、疼痛、性交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POP女性患病率在3%~50%,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0~79岁为发病高峰[2]。据报道[3],我国症状性POP占成年女性的9.6%,且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生活质量被认为是评价POP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4]。虽然,POP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仪器设备来诊断或判断治疗效果,但这些方法无法评估POP症状严重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受,而评估工具则弥补了这一不足[5]。现有评估工具众多,但每种工具的适用性、新颖性、评估侧重点不同。本研究对近年来POP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相关研究作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数据显示,食管癌已成为继肺癌、肝癌、胃癌及乳腺癌后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第五位恶性肿瘤[1]。在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前五,发病率高达572000例,死亡率达509000例[2],据统计,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中,约有半数都在我国[3]。早期食管癌患者因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大多数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差且生存率低[4]。当前食管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低于20%,而早期食管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及时诊断并在内镜或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到90%以上[5]。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9年12月报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患者以来,全球已有6亿多人口被COVID-19感染,并有650万人死亡[1]。其中嗅觉功能障碍(olfactory dysfunction)和味觉功能障碍(gustatory dysfunction)是COVID-19常见的相关症状之一,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流行性感冒等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并且可通过嗅觉和味觉障碍来预测和诊断COVID-19。大多数研究[2-3]报告,嗅觉和味觉障碍在发病后1个月内康复,但症状也可持续至2年甚至更久,且转阴后仍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3.
<正>前列腺癌作为男性第2大常见肿瘤,7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2]。据估计20%的患者诊断为局部晚期(肿瘤已扩散至前列腺包膜外及附近的组织或器官)或晚期(肿瘤已扩散至前列腺包膜外及身体其他更远的部位)。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和缓解症状为主,通常使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或联合口服抗雄激素治疗[3]。  相似文献   

14.
<正>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1]。研究表明,约85%的早期卒中患者存在上肢功能障碍[2],超过50%的卒中患者存在上肢功能永久性的损伤,显著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3],因此改善卒中后上肢功能至关重要。传统的上肢康复治疗通常耗时久且患者依从率低,结果常取决于治疗师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以诱导功能障碍肢体基于神经可塑性的运动改善[4]。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脓毒症病理生理进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使重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6倍[2,3]。许多研究表明, 基于血清肌酐或尿量的变化, 用于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acute kidney injury, SA-AKI)的早期诊断与预测有一定局限性, 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更敏感及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去早期发现并识别进展为重度AKI的高危患者, 研究相关信号通路, 早期干预, 减少病死率, 并降低医疗花费。  相似文献   

16.
<正>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另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进展到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疾病终末阶段[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平均寿命的增加,高龄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人数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累及心脏和肾脏的疾病患者人数也迅速增加,心肾综合征已成为常见疾病,据统计,急性和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心肾综合征的比例分别高达25%、45%~63%[2]。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区域破裂或阻塞出现神经元缺氧、功能损伤或坏死而导致持续性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1],已经成为当今成年人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2]。其引发的功能障碍由神经元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决定[1]。一般包括认知水平下降、平衡能力不足、言语功能障碍和上下肢功能障碍,导致步行能力下降,社会参与缺失,直接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3—6]。步行能力是实现日常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0.9%[1]。胶质瘤在目前的多模式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替莫唑胺联合化疗)后,患者总体预后仍较差,长期生存率低[2]。胶质瘤早期临床症状没有显著特异性,通过标准磁共振成像确定病变时,肿瘤已处于晚期,无法早期诊断,因此,开发新的分子标志物对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4]。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是因感染所致的机体炎症反应失调而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2].脓毒症严重时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是危重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病死率为22% ~55% [3-4].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受体与信号转导、炎症平衡失调与免疫麻痹、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抑制剂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其临床应用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报道,微小RNA( microRNA,miRNA)可通过调控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参与多器官功能损害,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7].了解miRNA 对脓毒症的精细调控机制,有助于诊断脓毒症及研制特效的靶向药物,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 miRNA 与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宫颈癌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治疗时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放化疗易导致严重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MPNFS护理模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临床护理、家庭关照、社会支持,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和应激行为[2]。因此本次研究探究MPNFS理论指导下多方位护理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