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老年保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老年人骨密度(BMD),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病特点,强调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与预防。方法调查老年人228例,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45例,每例均作问卷调查并行定量CT(QCT)检查。结果本组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为19.73%(男13.60%,女27.18%),同性别骨折组BMD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MD降低和跌倒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因,应在老年人中加强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积极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建议以椎骨BMD测值80mg/cm2作为昆明地区老年人QCT预测骨质疏松骨折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2.
李路  刘刚  朱里  李涛 《现代医药卫生》2023,(14):2421-2424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质CT值评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在该院行肩关节CT检查的11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肱骨近端骨折(骨折组)和非骨折(非骨折组)患者各59例,测量肱骨近端骨质CT值,了解2组患者CT值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T值与肱骨近端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18例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女性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3.18±16.30)HU]明显低于男性[(103.91±16.72)HU],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94.17±14.39)HU]明显低于非骨折组[(100.56±19.2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患者肱骨近端骨质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中肱骨近端骨质CT值可能具有预测肱骨近端骨折的意义,但无法预测骨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锁定加压钢板,观察组患者予以带锁髓内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9/5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38/50)。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失血总量分别为(92.6±9.4)min、(93.8±8.7)d、(229.4±29.6)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失血总量分别为(71.5±8.6)min、(74.9±7.9)d、(135.7±20.8)mL,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运用带锁髓内钉对老年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成效好于锁定加压钢板,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李娜  张娟娟  付智鹏 《江苏医药》2021,47(3):260-26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S)与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的关系。方法对CHD伴有骨质疏松症(OP)的老年患者70例(联合组)和CHD无OP的老年患者70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计算CACS。通过ROC曲线得出CACS预测CHD患者发生OP的最佳截断值为205.94分,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为高CACS组(69例≥205.94分)和低CACS组(71例(<205.94分))。根据FRAX计算患者10年内发生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MOF),比较右侧股骨颈BMD、T值、MOF以及TC、TG、HDL、LDL等指标,分析CACS的影响因素。结果联合组CACS为(274.27±47.54)分,高于对照组的(154.27±34.97)分(P<0.01)。高CACS组患者HDL、右侧股骨颈BMD及T值低于低CACS组(P<0.01),而TG及右侧股骨颈MOF高于低CACS组(P<0.01)。高HDL及高右侧股骨颈BMD、T值是CACS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而高TG及高右侧股骨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疗法及补充钙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10~15 d为1个疗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并根据其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增加情况。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每2周摄X线平片,观察两组患者骨痂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69.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MD为(0.73±0.05)g/cm2,对照组为(0.65±0.04)g/cm2,观察组治疗后BMD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四肢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3.6±2.1)周,对照组为(18.7±3.1)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增加骨密度,对骨折的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定量CT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87-2788
目的 探讨定量CT(QCT)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4例中老年患者进行椎体BMD测定.结果 中老年骨密度值50~59岁和60~69岁两组之间两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更为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在两性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值均下降,女性较男性下降比率速度更明显.女性以60~69岁为骨折高发期,男性于70岁以后为骨折高发期.结论 QCT能为骨质疏松提供具体的BMD数值,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我院就诊人群中老年人骨密度分析及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在我院就诊的人群中老年人全身多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全身双能双向数字化X线骨密度测定仪,对来我院就诊的50岁以上患者测定左前臂(left forearm)、腰椎(spine)、右股骨近端(right femur)的骨密度值。结果:在老年就诊人群中,BMD测定值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而骨质疏松患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男性BMD下降以股骨近端最为明显,在女性以前臂最为明显。结论:我院就诊老年人群BMD测定值与年龄性别均有关系。女性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59.4%,男性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43.5%。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男性。判断骨质疏松的发生,在男性应以测量股骨近端的BMD作为评价指标,在女性应以测量前臂的BMD作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朱晓兵 《海峡药学》2011,23(5):196-197
目的 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BMD)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对386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测定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强骨胶囊每次1粒(18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维D钙咀嚼片每次2片(150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摄片检查,观察骨...  相似文献   

9.
张海燕 《首都医药》2015,(3):331-33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随访和住院治疗的24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骨质疏松症致有/无骨折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骨密度值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龄、意外摔倒、骨脆性增加、长期低钙饮食、骨折家族史等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共同影响,改变饮食结构、积极体育锻炼、补钙治疗等方法可预防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原因和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引起骨折的原因,记录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高龄、缺乏阳光照射、总髋部骨密度较低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虽然出现了并发症,但总发生率较低,为6.25%。结论女性、高龄、缺乏阳光照射、总髋部密度较低均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康复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蒙锡波 《北方药学》2016,13(11):78-79
目的:研究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应用仙灵骨葆胶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压缩性骨折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仙灵骨葆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骨密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是(390.2±32.1)g/cm2,对照组的骨密度是(299.7±37.1)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62,P=0.024);两组均不存在肝肾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胸腰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仙灵骨葆胶囊的疗效显著,能增加患者的骨密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好,可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新芳  冯玲 《中国药业》2005,14(8):74-75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56例成年患者进行检查和随访,并作BMD测定.结果:56例中BMD正常者占55.4%(31例)、骨质疏松者占10.7%(6例),骨量减少者占33.9%(19例);BMD降低以腰椎明显,尤以腰1最显著,腰1和腰2~4的Z分值分别为-0.66±0.89和-0.4±0.98;多药比单药治疗更易引起BMD降低,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酶诱导剂组和非酶诱导剂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MD改变与服药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因素则无显著影响.结论:长期使用抗癫痫药是引起BMD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单药治疗比多药治疗对BMD影响小,BMD降低以腰椎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剂对老年骨质疏松引发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骨密度与机体功能的疗效与作用,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术后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减缓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补肾活血方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术后3和6个月的疼痛程度、骨密度与机体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D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值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ODI指数、骨密度值分别为(2.6±1.0)比(3.1±1.0),(27.1±5.6)比(24.9±5.3),(21.2±8.9)%比(27.4±8.4)%,(-3.0±-0.9)比(-3.4±-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转氨酶升高、血钙升高、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6.9%比13.0%,6.8%比9.3%,20.3%比1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在较大程度上减轻老年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减轻骨折引发的机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观察阿伦膦酸钠结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01月~2013年1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40),对照组仅给予阿伦膦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伦膦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骨痛缓解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BMD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BM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骨痛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骨再发生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给予阿伦膦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疗效明确,能明显提升骨质密度,减轻骨痛,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联合骨折联络服务(FLS)对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预后及骨质疏松改善效果分析。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骨质疏松且未实施FLS的髋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诊断为骨质疏松且实施了FLS干预的髋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试验组。随访2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质疏松的评估结果、患者骨质疏松的自我管理、是否发生二次骨折以及医务人员的宣教率;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2组患者入院与出院1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结果 FLS实施后,护士骨质疏松宣教执行率、有效随访率较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骨质疏松较前改善,BMD值提高,二次骨折发生率降低,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1年试验组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联合FLS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宣教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依从率,降低二次骨折发生率,并有益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骨质疏松的预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确定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经如实掌握此次研究方案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VAS评分、BMD、椎体高度、Cobb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伴椎体骨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骨密度(BMD)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60名年龄50~78岁的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X片分为椎体骨折组和对照组,问诊收集一般资料,同时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Hs-CRP、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腰椎(L1~4)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股骨颈BMD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在骨折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合并椎体骨折时Hs-CRP明显增高,但其与骨密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炎症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是以不依赖于骨密度的机制影响骨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50例行椎体成形术的老年OVCF患者随访2年,其中122例患者发生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组),228例患者未发生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未骨折组);比较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calcitonin,CT)在原发性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绝经后女性按骨密度测量结果分3组。A组健康对照组21例,B组骨质疏松组26例,C组骨质疏松合并脊柱压缩性骨折组25例。测定3组BMD、血清CT、Ca水平。结果:B、C两组血清CT及血清钙均低于A组(P<0.05,P<0.01),C组血清CT低于B组(P<0.01),结论:骨质疏松的病人CT分泌水平降低,且降低的程度与骨量的丢失有关,提示CT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骨质疏松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影响绝经后女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04月~2016年03月的绝经后女性,分为骨折组(87例)和未骨折组(90例),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177名绝经后妇女股骨的骨密度(BMD),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与未骨折组相比,在年龄、绝经年限和骨密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身高、体重、BMI指数等形态学指标上没有明显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发生率升高,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子,应加强营养和骨密度监测,避免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