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ApoE基因缺陷(ApoE-/-)小鼠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34只ApoE-/-小鼠高脂饮食12周,随机取4只确定造模成功后,余30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20 g/(kg·d)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血脂水平,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p-PLA2及MMP-9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阿托伐他汀组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血清Lp-PLA2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组小鼠TC、TG、LDL-C和HDL-C水平、血清Lp-PLA2和MMP-9水平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下调血脂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通心络超微粉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微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颈动脉套管术联合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损伤的模型。将造模成功的9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5只。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超微粉0.60、0.30、0.15 g/(k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溶液2.50 mg/(kg·d),空白组与模型组按3 ml/(kg·d)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各组连续灌胃4周。各组取兔术侧颈动脉标本,观察血管病理特征,检测颈动脉外膜微血管密度(MV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血管外膜组织中超氧阴离子(O-·2)、颈动脉组织p38MAPK及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通心络高、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侧颈动脉损伤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高、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颈动脉外膜MVD、O-·2、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具有抑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微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系统和外膜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抑制p38MAPK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5只大鼠随机选择8只为假手术组,剩余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9只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剂量组10只,中药低剂量组10只,吡拉西坦组10只,模型组9只。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五脏温阳化瘀汤5、1. 25 g/(kg·d)灌胃,吡拉西坦组给予吡拉西坦分散片0. 15 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跨越平台次数减少,海马组织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 0. 05或P 0. 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吡拉西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跨越平台次数增加,海马组织PI3K、AKT、mTOR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 0. 05或P 0. 01);中药高剂量组与吡拉西坦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五脏温阳化瘀汤可以提高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调控海马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芍调脂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1.8 mg/(kg·d)]、布芍调脂胶囊高、中、低剂量组[5.76 g生药/(kg·d)、2.88 g生药/(kg·d)、1.44 g生药/(kg·d)],每组各8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血清脂联素(APN)、炎症因子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作为正常组,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给予阿托伐他汀2 mg/kg灌胃,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给予葛根素40 mg/kg腹腔注射及阿托伐他汀2 mg/kg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末次处理大鼠后第2天处死各组大鼠,取腹主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N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赖氨酰氧化酶(LO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核因子-κB(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血清APN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LOX、MMP-2、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LOX、MMP-2、NF-κ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均0.05)。结论葛根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明显下调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中LOX、MMP-2和NF-κB的表达,升高血清APN水平,从而达到抑制心脏重塑、改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饲喂正常饲料,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16只,饲喂高胆固醇饲料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12周后模型建成,将1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每组各8只。药物组大鼠给予10 mg/(kg.d)阿托伐他汀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治疗共持续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血脂、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心肌NF-κB的激活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ox-LDL、TNF-α、hs-CRP水平,及心肌NF-κB的活化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6,(1)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介素-l(inter leukin-1,IL-1)、心肌细胞内Caspases-3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5 m L/d)、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5 m L/d)、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阿托伐他汀20 mg/(kg·d)]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 10 mg/(kg·d)+阿托伐他汀20 mg/(kg·d)]。灌胃7 d后,第8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各组术后分别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心肌中TNF-α和IL-1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心功能指标、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P0.05),羟基红花黄色素A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改善更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减少(P0.05),Caspases-3和NF-κB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比较,羟基红花黄色素A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TNF-α、IL-1β、Caspases-3及NF-κB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联合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MIRI损伤,呈现加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NF-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通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温阳化瘀方组灌胃温阳化瘀方水煎液15.1 g/(kg·d);西药组灌胃洛汀新1.0 mg/(kg·d),中西医结合组灌胃温阳化瘀方水煎液及洛汀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干预前后大鼠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NF-κB、MC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NF-κB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SCr、NF-κB和MCP-1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1),以中西医结合组的效果最佳。结论:温阳化瘀方能通过影响NF-κB、MCP-1等的表达,改善SCr水平,保护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方对5/6肾切除大鼠Sirt/NF-κB炎症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每组8只。温阳化瘀方组予以温阳化瘀方水煎液15. 1 g/(kg·d)灌胃,西药组予以洛汀新1mg/(kg·d)灌胃,连续灌胃4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血SCr、尿NAG、24 h尿蛋白水平,ELISA检测血清核因子κB(NF-κB)和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阳化瘀方组、西药组大鼠血SCr、尿NAG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NF-κB和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温阳化瘀方组SIRT1mRNA表达上升(P 0. 05),西药组SIRT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温阳化瘀方能上调SIRT水平,抑制NF-κB和MCP-1表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山西中医》2014,30(10):54-55
目的:观察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新西兰大白兔血清MCP-1、MMP-9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组,中西结合(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空白组予普通兔饲料,其余3组经兔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3组在继续高脂饲料喂养的基础上,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组和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每日1次灌胃给药,干预8周,颈外静脉取血8 mL,测定MCP-1、MMP-9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白兔血清MCP-1、MMP-9参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西结合组大白兔血清MCP-1、MMP-9参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MCP-1、MMP-9含量,从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脾祛痰方对限制活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体成分/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以及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将6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以高脂饲料喂养,阿托伐他汀组进行阿托伐他汀2.4 mg/(kg·d)灌胃,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以健脾祛痰方[2.97 g/(kg·d)、5.94 g/(kg·d)、11.88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进行脾虚痰浊模型评价。实验期间每周观察小鼠的皮毛色泽、活动能力及大便性状,检测体成分,以旷场实验、跑台实验进行动物行为学评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减少,跑台实验跑步力竭时间降低,体脂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祛痰方低浓度组、健脾祛痰方中浓度组、健脾祛痰方高浓度组小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瘀消斑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脂、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空白组5只、模型组15只、化瘀消斑汤组10只和阿托伐他汀钙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耳兔均给予高脂饲料及静注牛血清白蛋白造模,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化瘀消斑汤组每日予化瘀消斑汤16.35 m L·kg~(-1)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片研磨成粉状,换算成大耳兔用量按1.09 mg·kg~(-1)标准灌胃。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血脂水平、CRP及MMP-9含量,光镜下观察病理切片标本。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化瘀消斑汤组、阿托伐他汀钙组血脂水平、CRP及MMP-9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消斑汤组、阿托伐他汀钙组血脂水平、CRP及MMP-9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消斑汤组与阿托伐他汀钙组血脂水平、CRP及MMP-9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消斑汤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水平,减少炎性因子CRP、MMP-9的表达,进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氧化应激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血脂、血管病理形态等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共饲养12周。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5组前8周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4周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并进行药物干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大黄素80mg/kg、40mg/kg、20mg/kg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0.3mg/kg灌胃。高脂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2 m L)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检测血脂、血清中T-AOC、SOD、MDA的含量;切片观察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情况。结果: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和LDL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HDL均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高脂模型组T-AOC、SOD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脂模型组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5组(P0.05)。动脉组织切片显示,正常对照组动脉壁形态正常,高脂饲料组切片呈动脉粥样硬化,大黄素大剂量组与阿伐他汀组动脉壁形态接近正常。结论:大黄素对氧化应激所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损害和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及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氧化应激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3.125 mg/(kg·d)组(T1组)、瑞舒伐他汀6.25 mg/(kg·d)组(T2组)、瑞舒伐他汀12.5 mg/(kg·d)组(T3组)和SHR组,每组8只。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瑞舒伐他汀加蒸馏水1 m L灌胃,SHR组及WKY组给予相同容积的蒸馏水,共喂药4周。喂药前后测量各组大鼠血压。4周后,麻醉后抽取血液,检测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结果 SHR组血液SOD活力、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1组、T2组、T3组明显高于SHR组。SHR组血液MDA含量、ET-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1组、T2组、T3组明显低于SHR组。结论SHR大鼠存在着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和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血管舒张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2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在造模同时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溶液2.5mg/kg灌胃,通心络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通心络胶囊溶液0.6、0.3、0.15g/kg灌胃,灌胃体积均为3ml/kg,每日1次。分别于实验后第3天、1周、2周、4周、6周检测各组血脂水平、主动脉管壁微血管密度及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并对血管舒张功能与管壁微血管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心络高、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通心络高剂量组在给药4周、6周时主动脉舒张率明显升高,管壁微血管密度降低(P0.05或P0.01),通心络中剂量组在给药6周时主动脉舒张率也升高,管壁微血管密度降低(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管壁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r=-0.824,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管壁微血管的滋生,来改善血管舒张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疏肝温胆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皮功能、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疏肝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脂饲料诱导合并束缚情志应激法诱导大鼠气滞痰瘀证AS大鼠模型,造模时间为8周。8周后,疏肝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疏肝温胆汤8.52、4.26、2.13g/kg进行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5mg/kg进行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时间为8周。8周后采血和采集血管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T-1,NO含量,QPCR法检测血管内皮LC3、Beclin、Bax、Caspase-3、Bcl-2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管内皮LC3、Beclin、Bax、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1含量和血管内皮Bax、Caspase-3蛋白、mRNA表达均升高(P<0.05),血清NO含量和血管内皮LC3、Beclin、Bcl-2蛋白、mRNA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温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瘀降脂胶囊预防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消瘀降脂胶囊组以及联合给药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每日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从第2周开始,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每日予以30 ml生理盐水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2 mg/(kg·d)阿托伐他汀片灌胃,消瘀降脂胶囊组给予100 mg/(kg·d)消瘀降脂胶囊灌胃,联合给药组同时给予2 mg/(kg·d)的阿托伐他汀片以及100(kg·d) mg/kg的消瘀降脂胶囊灌胃,连续给药10周。检测各组实验兔血脂及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100(Apo-B100)、脂蛋白脂酶(LPL)、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PCSK9)含量,肝脏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MTP)以及小肠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兔血脂水平升高,血清PCSK9、Apo-B100含量升高,LDL-R、LPL含量降低,肝组织中HMGCR、PPAR-γ、MTP及小肠组织中NPC1L1升高,肝组织SREBP2含量降低(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兔血脂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并且以联合给药组降低更明显(P 0. 05或P 0. 01);各给药组兔血清、肝脏组织、小肠组织中各相关蛋白酶含量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以联合给药组改善最明显(P 0. 05或P 0. 01)。结论消瘀降脂胶囊可能通过对脂质代谢相关酶的调控,抑制小肠中的胆固醇吸收以及肝脏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并加强血液中甘油三酯水解等作用,从而发挥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平肝止痫复方联合卡马西平对难治性癫痫作用及机制。方法 海人酸注射于Wistar大鼠海马CA3区的造模方法制作癫痫模型,予0.03 g/(kg·d)苯妥英钠连续灌胃14 d后结合Racine分级及脑电图筛选成功制作难治性癫痫模型78只。将制作完成的癫痫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平肝止痫复方组、CBZ组、CBZ+平肝止痫复方低、中、高剂量组(L、M、H),每组13只,再加假手术组7只,共7组。分组后给予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剩余大鼠分别以CBZ 0.03 g/(kg·d),平肝止痫复方1.32 g/(kg·d),CBZ+平肝止痫复方低剂量(CBZ+L)、CBZ+平肝止痫复方中剂(CBZ+M)、CBZ+平肝止痫复方高剂量(CBZ+H)组分别给予:0.03+0.66 g/(kg·d),0.03+1.32 g/(kg·d),0.03+2.64 g/(kg·d),灌胃给药8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各致痫组大鼠治疗后发作级别变化、各致痫组大鼠治疗后防卫反应分级变化、各致痫组发作平均持续时间变化,并对各组大鼠治疗后进行脑电图监测;8周药物灌胃结束后股动脉取血,ELISA分别检测各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泰方对SD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72只SD大鼠随机分6组:空白组、模型组、脑泰方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按0.1 m 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脑泰方低、中、高剂量组按0.19 g/(kg·d)、0.39 g/(kg·d)、0.77 g/(kg·d)给予脑泰方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按0.72 g/(kg·d)给予复方血栓通片灌胃,连续灌胃3 d。末次给药1 h后,开始造模取血,观察颈总动脉血栓形成时间、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四项。结果:脑泰方各剂量组可使大鼠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各剂量组的出血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且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脑泰方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炎症因子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影响。方法:通过颈动脉钳夹联合高脂饮食、维生素D3注射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13.3mg/k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5mg/k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取血,通过ELISA测定血清MPO、Lp-PLA2及MMP-9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MPO、Lp-PLA2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组血清MPO、Lp-PLA2及MMP-9水平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炎症因子MPO、Lp-PLA2、MMP-9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