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并验证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情况分为脑出血组48例和对照组132例。将数据集又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例,验证集54例。观察2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收缩压≥180 mm Hg、心房颤动、脑梗死面积≥3 cm2是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632,95%CI:1.153~6.005,P=0.022;OR=3.150,95%CI:1.445~6.866,P=0.004;OR=4.553,95%CI:1.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期间谵妄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我院南楼的老年骨折保守治疗患者152例,记录基本资料和相关检查指标。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谵妄,于骨折后30d内每2d评估1次,分析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中62例(40.8%)发生谵妄,58.1%在骨折后10d内发生谵妄,以混合型谵妄为主(46.8%),随时间延长,活动过少型谵妄逐渐增多。谵妄多发于多发肋骨骨折和髋部骨折,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腔隙性脑梗死(OR=0.122,95%CI:0.017~0.887,P=0.03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级(OR=9.061,95%CI:1.484~55.340,P=0.017)、疼痛评分(OR=5.554,95%CI:1.630~18.922,P=0.006)、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OR=10.640,95%CI:1.401~80.822,P=0.022)、C反应蛋白(OR=1.221,95%CI:1.047~1.425,P=0.011)是老年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谵妄是老年多发肋骨骨折或髋部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骨折后谵妄初发窗口期长,大部分在骨折后10d内,后期以活动过少型谵妄为主。多发腔隙性脑梗死、ASA分级≥3级、剧烈疼痛、SIRS状态、C反应蛋白升高是老年非颅骨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201例。依据Frail衰弱评估方法将患者分为非衰弱组(153例)和衰弱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201例的患者中,合并衰弱的患者48例。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的心衰患者年龄大、住院天数长、合并症多、营养状态较差、心脏功能差(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OR=1.104,95%CI:1.031~1.183,P=0.005)、住院天数(OR=1.135,95%CI:1.051~1.249,P=0.049)、血红蛋白(OR=0.918,95%CI:0.881~0.958,P<0.001)、白蛋白(OR=0.829,95%CI:0.686~1.001,P=0.049)、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OR=1.003,95%CI:1.002~1.004,P<0.001)、左房内径(OR=1.138,95%CI:1.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mbulatoryarterialstiffnessindex,AASI)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AIS患者224例,根据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组分类标准分为出血转化组48例和非出血转化组176例。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研究出血转化率为21.4%。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出血转化组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型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AASI明显升高,小动脉闭塞型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显示,年龄、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及AASI是老年AIS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5,95%CI:1.031~1.163,P=0.003;OR=2.931,95%CI:1.292~6.653,P=0.010;OR=1.085,95%CI:1.018~1.156,P=0.012;OR=1.723,95%CI:1.166~2.544,P=0.006)。AASI预测出血转化发生的潜在最佳临界值为0.619,ROC曲线下面积为0.631(95%CI:0.564~0.694,P=0.004),敏感性为77.08%,特异性为47.16%。结论 AASI是老年AIS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71例)和对照组(87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分析2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 2组患者年龄≥80岁、糖尿病、梗死部位、心房颤动、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性别、体质量指数、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嗜酒、梗死类型以及支架置入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OR=2.261,95%CI:1.024~4.992,P=0.043)、糖尿病(OR=2.339,95%CI:1.150~4.755,P=0.019)、前壁心肌梗死(OR=2.461,95%CI:1.092~5.546,P=0.030)、心房颤动(OR=3.241,95%CI:1.080~9.7...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情况,分析COPD衰弱与患者预后、再住院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435例,临床衰弱水平量表(CFS)调查衰弱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筛选COPD预后、再住院率影响因素。结果老年COPD患者衰弱检出率为38.39%。衰弱组年龄≥70岁(82.04%)、合并脑梗死(26.95%)、病程≥10年(47.31%)、COPD分级为Ⅳ级(38.92%)、长期用药4种类型(41.32%)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衰弱组(57.46%、13.43%、31.72%、20.15%、19.78%)(P0.05),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4.55%)及再住院率(64.07%)高于非衰弱组(5.97%、10.82%)(P0.05);年龄(Or=2.192、2.257,95%CI:1.051~4.572、1.008~5.051)、COPD分级(Or=3.557、3.238,95%CI:1.788~7.078、1.583~6.622)、长期服药数量(Or=5.789、4.831,95%CI:2.102~15.948、1.346~17.338)、衰弱(Or=23.689、19.453,95%CI:6.727~89.468、6.025~62.808)均为导致COPD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及再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长病程、高COPD分级、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合并脑梗死COPD患者,更易患衰弱;衰弱与年龄、长期服药数量、COPD分级均为影响老年COPD患者预后及再住院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西安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2月连续收住的年龄≥65岁的ACI患者1073例,根据90d随访结果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812例和预后不良组261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EmpowerStats与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率。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合并肺炎、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碱性磷酸酶、尿素、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入院48 h能行走比例、TG、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53~1.110,P=0.000)、合并肺炎(OR=4.128,95%CI:2.246~7.587,P=0.000)、入院NIHSS评分(OR=1.209,95%CI:1.163~1.256,P=0.000)和白细胞计数(OR=1.080,95%CI:1.013~1.153,P=0.019)是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61~0.8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短期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有望降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 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因HF住院的300例老年患者,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微型营养评定量表-简表(MNA-SF), 阿森斯失眠量表(AIS), 孤独感量表(ULCA), 老年抑郁量表(GDS-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300例老年HF患者中, 认知衰弱的发生率为75.3%(226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70~79岁(OR=0.543, 95%CI:0.299~0.987), 受教育程度(OR=3.644, 95%CI:1.780~7.461), 每周智力活动情况(OR=2.168, 95%CI:1.082~4.334), 孤独感(OR=1.101, 95%CI:1.032~1.175)是老年HF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HF患者认知衰弱的发生率高, 年龄、受教育程度、每周智力活动情况、孤独感是其影响因素, 其中受教育程度对老年HF患者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因首发急性小脑梗死住院的老年患者共53例,并纳入同期入院的急性小脑梗死中青年患者34例为非老年组。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NLR等指标差别。并进行随访,任何原因的死亡为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老年组NLR、吸烟比例、舒张压水平低于非老年组,尿素氮水平、CysC水平高于非老年组。相关分析表明,老年组NLR与尿素氮(r=0.416,P=0.002)、尿素氮肌酐比值(r=0.367,P=0.007)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结果显示:NLR(OR=1.215,P=0.005,95%CI 1.059~1.394)、总胆红素(OR=1.100,P=0.021,95%CI 1.015~1.192)、间接胆红素(OR=1.166,P=0.010,95%CI 1.038~1.310)是发生MACE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1.201,P=0.026,95%CI为1.022~1.411)是发生MACE危险因素。结论 NLR为老年急性小脑梗死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对NLR水平较高患者应早期进行干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年内再住院进行治疗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治疗的129例老年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1年内有无再次住院分为未再住院组(n=72)和再住院组(n=57)。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值,筛选出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结果,构建综合的诺莫图风险预测模型,计算不同单一模型及综合模型的诊断效能,通过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进行风险因素评估。结果 根据单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筛选显示,BMI(OR=1.419, 95%CI:1.165~1.729,P=0.001)、出院后服药依从性(OR=4.604, 95%CI:1.165~19.484,P=0.038)、高血压(OR=3.380, 95%CI:1.230~9.290,P=0.018)和NT-proBNP(OR=2.956, 95%CI:1.781~5.085,P<0.001)为心衰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年内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NT-proBNP和B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构建ICU老年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ICU共6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拟合优度。结果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OR=3.205,95%CI:1.204~8.533)、气管插管(OR=4.259,95%CI:2.008~9.034)、留置导尿管(OR=7.542,95%CI:1.335~42.615)以及住院天数≥7d(OR=18.534,95%CI:6.576~52.239)是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 (95%CI:0.948~0.978),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根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气切插管、留置导尿管以及住院天数≥7d构建的预测模型对预判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指导医院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工作,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老年全身麻醉非心脏手术后苏醒室内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记录患者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及美国麻醉医师学分会(ASA)分级。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筛选及风险值预测模型建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风险值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399例患者,其中发生全麻术后低体温83例(20.80%),未发生低体温316例(79.20%)。年龄[OR=1.64,95%CI(0.86,2.89)]、手术时间[OR=1.24,95%CI(0.76~2.25)]、术中出血量[OR=2.38,95%CI(1.42~3.69)]、ASA分级[OR=2.03,95%CI(1.53~2.91)]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重指数(BMI)[OR=0.68,95%CI(0.32~1.04)]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低体温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35)。低体温风险值=1.141+0.041×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衰弱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初诊及体检中心的老年患者126例,根据Fried衰弱量表评分分为衰弱组60例,非衰弱组66例。VS-1500A动脉硬化检测仪进行心踝指数及踝肱指数测量,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斑块情况,计算Crouse积分,并行6min步行试验,统计人口学资料,检测TG、TC、HDL-C、LDL-C、VLDL-C、血压、血糖水平、合并症及用药情况。结果 2组TG、TC、HDL-C、LDL-C、VLDL-C、舒张压、肿瘤、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年龄、心踝指数、颈动脉IMT、Crouse积分、空腹血糖、慢性阻塞性肺病、贫血、多重用药明显高于非衰弱组,体质量指数、踝肱指数、6min步行距离、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ried衰弱量表评分与心踝指数、颈动脉IMT、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57,P0.05;r=0.55,P0.05;r=0.47,P0.05),与踝肱指数呈负相关(r=-0.3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20,95%CI:1.029~1.446,P=0.022)、心踝指数(OR=1.471,95%CI:1.017~2.126,P=0.040)、颈动脉IMT(OR=1.460,95%CI:1.081~1.973,P=0.014)、6min步行距离(OR=0.992,95%CI:0.984~1.000,P=0.044)、收缩压(OR=0.906,95%CI:0.851~0.965,P=0.002)、慢性阻塞性肺病(OR=0.105,95%CI:0.015~0.735,P=0.023)以及多重用药(OR=0.059,95%CI:0.011~0.321,P=0.001)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衰弱情况与动脉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索关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总样本量为4 9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5%CI:1.03~1.14);左心房内径(OR=1.14,95%CI:1.07~1.21);合并疾病数量(OR=4.14,95%CI:1.41~12.15);多重用药(OR=2.38,95%CI:1.57~3.61);纽约心功能分级(OR=3.58,95%CI:2.63~4.86);负性情绪(OR=3.98,95%CI:2.39~6.64);脑血管疾病病史(OR=2.26,95%CI:1.49~3.42);营养风险(OR=2.43,95%CI:1.40~4.21)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  相似文献   

16.
背景有研究表明,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高达80%。但目前人们对此现象的影响因素仍缺乏深入的认识,而如何加强防控也鲜少有系统化的报道。目的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3月于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根据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为发生组(n=33),未发生出血性转化为未发生组(n=136)。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为19.5%(33/169)。发生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吸烟指数400支年、饮酒史、抑郁症、尿蛋白阳性、超时间窗溶栓、大腔梗死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治疗后抗凝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4.899,95%CI(2.349,10.216)]、心房颤动[OR=7.783,95%CI(3.617,16.749)]、吸烟指数400支年[OR=3.823,95%CI(1.845,8.406)]、饮酒史[OR=5.966,95%CI(2.306,15.434)]、抑郁症[OR=5.317,95%CI(2.067,13.677)]、尿蛋白阳性[OR=6.659,95%CI(2.436,18.201)]、入院NIHSS评分14分[OR=7.576,95%CI(2.671,21.493)]、超时间窗溶栓[OR=6.767,95%CI(2.294,19.964)]、大腔梗死[OR=7.493,95%CI(2.015,22.325)]、华法林[OR=4.670,95%CI(1.815,13.482)]、其他抗凝药物[OR=5.703,95%CI(2.085,15.315)]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存在高出血性转化发生风险,多发生于溶栓治疗后1周内,且高血压、心房颤动、吸烟指数400支年、饮酒史、抑郁症、尿蛋白阳性、入院NIHSS评分14分、超时间窗溶栓、大腔梗死、华法林、其他抗凝药物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老年脑梗死患者151例,预后终点为发病3个月后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其中0~2分(预后良好组)77例,≥3分(预后不良组)74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溶栓时间窗、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脑卒中分型、早期症状改善、溶栓后脑出血等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溶栓前血糖、C反应蛋白、溶栓前NIHSS评分≥9分、心房颤动、溶栓后脑出血等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262,95%CI:1.075~1.482,P=0.005)、OCSP(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OR=0.203,95%CI:0.066~0.628,P=0.006)、溶栓前血糖(OR=1.264,95%CI:1.042~1.532,P=0.017)、溶栓后24h症状改善(OR=25.764,95%CI:5.131~129.361,P=0.000)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溶栓前NIHSS评分、OCSP分型、溶栓前血糖及溶栓后24h症状改善等因素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共病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情况,探讨老年综合征对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老年共病患者443例。通过老年综合评估筛查老年综合征,记录出院后2年内非计划再入院情况,并分析老年综合征对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在2年随访期内,199例(44.92%)患者存在非计划再入院。位于前5位的老年综合征分别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依赖(n=269,60.72%)、营养不良风险(n=256,57.79%)、跌倒高风险(n=246,55.53%)、多重用药(n=237,53.50%)和衰弱(n=231,52.1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患者非计划再入院进行分析发现,营养不良(OR=1.522,95%CI 1.081~2.145;P=0.016)、跌倒高风险(OR=1.855,95%CI 1.219~2.825;P=0.004)、ADL受损(OR=1.649,95%CI 1.074~2.533;P=0.022)、多重用药(OR=1.597,95%CI 1.068~2.388;P=0.023)是影响患者2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共病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高,不同的老年综合征对再入院的时间及次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 244例,其中发生SAP 286例(观察组),未发生SAP 958例(对照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特征,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率为22.9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70岁者所占比例,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心房纤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阳性率,尿蛋白阳性率,非腔隙性脑梗死、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幕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鼻饲支持率及血清清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3.650,95%CI(2.236,5.960)〕、有COPD病史〔OR=18.513,95%CI(9.359,36.623)〕、非腔隙脑梗死〔OR=2.453,95%CI(1.507,3.997)〕、吞咽困难〔OR=2.875,95%CI(1.616,5.114)〕、鼻饲支持〔OR=19.559,95%CI(9.121,41.942)〕、意识障碍〔OR=3.487,95%CI(1.882,6.463)〕、幕下脑梗死〔OR=2.011,95%CI(1.090,3.710)〕、出血性转化〔OR=3.411,95%CI(1.866,6.237)〕、应激性溃疡〔OR=13.658,95%CI(5.995,31.326)〕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有COPD病史、非腔隙性脑梗死、吞咽困难、鼻饲支持、意识障碍、幕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应激性溃疡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AP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血清清蛋白及高血糖也能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SAP发生风险,临床应针对SAP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S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口服新型抗凝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二临床中心诊断为非瓣膜病房颤,并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高龄老年(年龄≥80岁)728例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73例,女性355例,年龄80~98岁;治疗1年后随访,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分为依从性好(476例)和依从性差(252例)2组。结果高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口服新型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在冠心病史、房颤类型、心力衰竭(NYHA≥Ⅲ级)、恶性肿瘤、CHA_2DS_2-VASc≥5分、药物≥5种、脑卒中、出血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冠心病(OR=405.98,95%CI:64.797~2526.332)、出血(OR=0.07,95%CI:0.021~0.27)、阵发性房颤(OR=0.11,95%CI:0.033~0.389)、脑卒中(OR=19.38,95%CI:3.705~101.393)、CHA_2DS_2-VASc≥5分(OR=0.05,95%CI:0.016~0.138)、恶性肿瘤(OR0.01,95%CI:0.000~0.004)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差者影响因素较多,需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干预,改善抗凝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