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吉非替尼不同序贯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学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98例,根据吉非替尼不同序贯化学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48例)和B组(50例)两组。A组采用吉非替尼序贯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学治疗,B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序贯吉非替尼化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效果,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3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有效(R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进展(PD)率低于A组,疾病控制(DCR)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以肝功能异常、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脱发多见。A组恶心Ⅰ或Ⅱ度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为3年或死亡,A组中位PFS为9.79个月,B组中位PFS为19.21个月,两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序贯吉非替尼化学治疗晚期EGFR突变型肺腺癌可提高DCR率,且在改善患者PFS中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 PPGL)患者接受安罗替尼单药及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就诊的晚期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9例;根据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4组:安罗替尼单药组3例,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组3例,安罗替尼联合免疫及化疗组2例,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组1例;分析安罗替尼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接受安罗替尼单药及联合治疗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44%),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44%),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44%),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11%),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89%),其中SDH基因突变患者ORR 100%,分别为SDHB和SDHD;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6.3月(IQ...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地塞米松或甲氨蝶呤+阿糖胞苷(Hyper-CVAD)方案治疗 Ph 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血液科应用伊马替尼联合 Hyper-CVAD 方案治疗16例 Ph+-ALL 患者,治疗方案为伊马替尼联合 Hyper-CVAD(A/B 方案)序贯治疗,持续8个疗程,伊马替尼维持治疗24个月。结果16例患者血液学完全缓解率(HCR)为100%,患者1、2、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7.1±8.6)%、(72.3±11.9)%和(63.3±13.4)%。不良反应主要为Ⅳ度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均为Ⅰ~Ⅱ度。结论伊马替尼联合 Hyper-CVAD 方案治疗 Ph 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初诊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BTKi单药治疗的58例初诊W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55例患者可评估疗效,40例患者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中位治疗时间15个月,总缓解率(ORR)为85%,主要缓解率(MRR)为7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10%。15例患者接受泽布替尼单药治疗,中位治疗时间13个月,ORR为93%,MRR为73%,VGPR率为0%。10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由伊布替尼转换为泽布替尼治疗,转换前伊布替尼中位用药时间7.5个月,转换后泽布替尼中位用药时间3.5个月,转换前、后的ORR分别为90%和100%,MRR分别为80%和80%,VGPR率分别为10%和50%。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接受两种BTKi治疗患者预期24个月PFS率均为86%,ISS评分低、中、高危患者P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8),所有患者均存活。BTKi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2%和10%。伊布替尼组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5%,泽布替尼组出血的发生率为7%。结论伊布替尼或泽布替尼单药治疗WM均有良好的疗效和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三线治疗及以上的晚期NSCLC,应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4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安罗替尼单药组(24例)与安罗替尼联合用药组(21例),其中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17例,联合纳武单抗免疫治疗4例。在45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占4.4%(2/4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占88.9%(40/45),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占6.7%(3/45),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3.3%。45例患者的中位PFS为3.70个月,经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药组患者中位PFS为3.30个月,联合用药组患者中位PFS为5.30个月,联合用药组PFS优于单药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高血压、食欲不振、手足综合征等,其中3级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骨髓抑制,未发现4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结论:盐酸安罗替尼在三线治疗及以上的晚期NSCLC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疾病控制及生存获益,且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相似文献   

6.
黄小娟  胡永奎 《大医生》2023,(15):15-17
目的 研究介入治疗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疗法分为观察组[30例,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和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和对照组(30例,接受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继发性高血压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治疗联合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中晚期肝癌效果理想,安全性良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安罗替尼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药和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二者联用具有潜在增效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二线及以上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的69例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 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NSCLC疗效显著,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 10.2~NR),中位OS为20.0个月(95%CI 18.0~NR)。20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3例患者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ORR为29.0%,DCR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CML的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手段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IFN—α组和联合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完全分子遗传学疗效(CMR)均明显高于伊马替尼组和IFN—α组,CCyR明显高于IFN-α组;联合组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并且联合组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为广泛。结论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能明显提高患者的CHR、CMR,并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吉非替尼(易瑞沙)联合全脑放疗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组(A组)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组(B组),观察两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有更高的有效率及无进展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大,与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比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标准化疗联合预激方案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患者进行标准方案[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Ara-C)]联合预激方案序贯诱导缓解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治疗反应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完全缓解率为86.7%.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为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发生率为40.0%).结论 标准联合预激方案序贯双诱导治疗原发初治AML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6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对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1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7例;单药治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2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3例。结果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5.0%,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2%,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3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9外显子缺失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PFS为14.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OS为24.9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OS为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及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PFS分别为10.4、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S分别为21.8、18.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可耐受。结论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虽然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但整体可耐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POCH±R序贯DICE±R方案治疗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3例,其中24例接受CHOP±R方案治疗,另19例接受EPOCH±R序贯DICE±R方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结果:EPOCH±R序贯DICE±R序贯治疗组的缓解率高于CHOP±R方案组,分别为84.2%和70.8%,而且复发率低,两者分别为6.25%和35.3%,5年OS分别为73.3%和45.2%(P=0.043),PFS分别为75%和47.4%(P=0.035);EPOCH±R序贯DICE±R方案组血液学毒性高于CHOP±R方案组,其中白细胞Ⅳ度减少高达63.2%,而在CHOP±R为25%,但易于控制,无治疗相关死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8;95%CI 0.026-0.579)、乳酸脱氢酶(P=0.007;95%CI 0.017-0.531)和放疗(P=0.045;95%CI 1.028-14.719)是重要的预后因素。结论:EPOCH±R序贯DICE±R方案对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安全有效的,而年龄和乳酸脱氢酶水平为不良预后因素,局部放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瑞丽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和FOLFOX方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组给予FOLFOX方案经HAIC化疗,并且接受每日一次口服仑伐替尼治和卡瑞丽珠单抗静脉输注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采用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体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然而,观察组在疾病控制率、总体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LFOX-HAIC化疗方案联合卡瑞丽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不会造成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方案化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63例,23例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方案化疗者为安罗替尼组,40例应用替莫唑胺/伊立替康/依托泊苷/依托泊苷联合卡铂等方案化疗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ECOG评分、WHO分级、Ki-67表达、IDH1基因突变率、MGMT基因甲基化率、TP53基因突变类型等临床资料;每化疗2个周期评估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停药;随访至2022年2月,比较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绘制森林图,分析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疾病进展、死亡的风险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年龄、性别、ECOG评分、WHO分级、Ki-67表达、IDH1基因突变率、MGMT基因甲基化率、TP53基因突变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安罗替尼组客观有效率(52.2%)、疾病控制率(91.3%)均高于对照组(20.0%、67.5%)(χ2=6.977,P=0.008;χ2=4.489,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单药应用于多线治疗出现进展后晚期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观察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于池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病理确诊的Ⅳ期、既往接受三线及以上治疗方案的肺癌伴脑转移患者27例,予以安罗替尼口服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i 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颅内客观缓解率(i ORR)和安全性。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患者PFS和i PFS的影响。观察服用安罗替尼后不良事件。结果 本研究27例患者疗效评估,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疾病稳定9例,疾病进展4例; ORR 51.85%,DCR 85.18%。脑转移评估,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7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3例; i ORR 62.96%。患者中位PFS和i PFS分别为3.20个月(95%CI:2.62~3.78个月)和3.70个月(95%CI:2.82~4.58个月)。单因素分析,肺癌伴脑转移患者性别、年龄、病例类型、吸烟史、脑转移症状、安罗替尼治疗线数、EGFR突变、EGFR-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TACE单独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家医院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52例和TACE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应答情况、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显著高于TACE组(P<0.001)。两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8.1和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分别为17.8和10.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均为I~II度,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仑伐替尼联合TACE方案可有效延长中晚期HCC患者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呋喹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复发转移性CRC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观察组采用呋喹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姑息支持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并通过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 观察组ORR(23.08%)、CCR(80.77%)均高于对照组(0.0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或Ⅱ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或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喹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CRC可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PD-1单抗在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研究设计为回顾性分析,纳入43例临床上后线接受阿帕替尼联合PD-1单抗联合治疗的晚期CRC患者。阿帕替尼用药剂量为250 mg或500 mg,PD-1单抗为已经在中国获批的PD-1单抗。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整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获取长期生存的数据。此外,进行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基线亚组资料的关联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 最佳的疗效评估结果表明部分缓解患者11例,疾病稳定患者20例,疾病进展患者12例。因此,阿帕替尼联合PD-1单抗后线治疗晚期CR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5.6%[95%置信区间(CI):13.5%~41.2%],疾病控制率(DCR)为72.1%(95%CI:56.3%~84.7%)。通过后续的访视获取的预后数据表明43例晚期CRC患者的中位PFS为5.8个月(95%CI:3.81~7.79),中位OS为10.3个月(95%CI:5.75~14.85)。最常见的不良...  相似文献   

19.
奥沙利铂及羟基喜树碱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及羟基喜树碱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2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患者41例,23例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A组),18例采用"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方案化疗(B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RR),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A组与B组有效率(RR)比较无显著差异(36.4%比18.8%,P〉0.05)。结肠癌与直肠癌相比,RR无显著差异(33.3%比23.5%,P〉0.05);肝转移比肺转移比其他部位转移,RR无显著差异(27.8%比25.0%比18.5%,P〉0.05);初治者与复治者的RR有显著差异(66.7%比11.5%,P〈0.05);A、B两组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4.5%和6.3%,有差异(P〈0.05);B组的腹泻发生率(68.8%)高于A组(36.4%),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中位TTP6.9个月,中位PFS6.9个月;B组中位TTP7.4个月,中位PFS7.4个月,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或羟基喜树碱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晚期大肠癌有效,2种方案的有效率相当,生存分析上无显著差异,有效率与患者既往是否用过化疗相关,与肿瘤转移的部位可能有关,与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或结肠无关。羟基喜树碱方案以腹泻较为常见,对于已患有基础神经病变的患者,应选择以羟基喜树碱为主的联合方案;奥沙利铂方案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对于有基础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选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联合方案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改善中老年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中老年肿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预后及死亡时间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用药后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等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