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材认为:阴虚燥热为消渴病理特点,其病变脏腑在肺、胃、肾,并以肾为主.消渴病宗"三消"分型,养阴清热,生津除消为治疗消渴病的大法.但实际上消渴病之病理特点应为精微不得正化.主要病变脏腑在肺、脾、肾并以脾为主.即使宗三消分型,消渴病发病也与痰湿脂热关系密切,甚至与寒湿二邪有关,养阴生津通治消渴甚不合理.与此同时,教材论消渴的发病原因无外邪-说,此不符合消渴病的发病学基础,应补充更正.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08-411
总结刘文峰教授从医46年治疗消渴病的学术思想,中医传统的观点认为消渴病(糖尿病)发病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刘教授则认为消渴病的发生发展,尽管与肺、脾(胃)、肾三脏有密切关系,然而肝在此病全过程中居重要地位,而脾不散精是津液代谢失常的首要因素,故肝郁、脾不散精为糖尿病的始动因素。因此,提出了"从肝论治""从脾论治"消渴病(糖尿病)的理论,其理论是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补充和发展,从而亦为消渴病(糖尿病)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消渴病立法巧妙,用药精当,为后世治疗消渴病提供了范例。笔者通过分析陈氏《石室秘录》中辨证用药,探讨陈氏对消渴病的治法,兹述如下。1提出从肾论治消渴病的方法陈士铎《石室秘录.内伤门》卷四指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而无不同也。故治消渴治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指明了消渴病分上、中、下三消,以治肾为主,体现陈氏从肾论治消渴。"命门"学说在陈氏的著作中都有体现。消渴病的主要病机是阴精亏损,燥热偏盛。肾为"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为元阴元阳之脏,肾阴虚肾阳虚损均可导致消渴,从肾论治消渴病符合中医对于消渴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消渴病从脾论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02,43(6):410-411
提出消渴病主要由于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利用的紊乱及不平衡状态所致。消渴病虽以肺胃肾分上中下三消,但细究病机莫不关乎脾。消渴病从脾诊治宜审因而治,不外乎益脾气、养脾阴、化脾湿、泻脾热、温脾阳,亦可与益肾、清胃等相兼应用,以达使脾运得健,水谷精微的转输与利用恢复正常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脾肾相关”理论是以阐述脾肾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关证治方药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说,是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渴肾病是消渴病后期常见并发症,其基本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为本,湿痰瘀毒为标,故治疗上以补益脾肾为治疗总则,并根据脾肾亏虚程度及标实不同进行辨证论治。现基于“脾肾相关”理论剖析消渴肾病病因病机,探讨从脾肾论治消渴肾病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发荣教授研究消渴病多年,不拘泥于"三消"定位论治消渴,提出从"渴"角度论治消渴病之思路,认为消渴病之口渴可因阴液本少、失于输布、多脏亏损而致。阴液本少,临床可分期论治。津液输布失常,分别针对偏于气虚、气滞、水湿、痰饮、血瘀等不同原因所致口渴采用攻补兼施之法。脏腑亏虚,则从脾或从肾论治,病久则脾肾同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常常累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吴颢昕教授认为现代的糖尿病与古代消渴病的证型已有所不同,临床辨证不可拘于一格,应突破三消辨证,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认为气阴两虚、脾肾俱亏为糖尿病发病之本,且伏热为标、瘀滞为变,治疗上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为主,佐以清泻伏热、活血化瘀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曹晓琳 《江西中医药》2007,38(10):52-52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
脾瘅与消渴病关系最为密切,是为消渴病前期。玄府作为人体最微小的结构功能单位,其理论阐明了多种病证的致病机理。基于玄府理论辨治脾瘅,认为脾瘅之"内热"的核心病机源于"散精障碍、脾玄府郁闭,疏泄失常、肝玄府郁闭,蒸化失用、肾玄府郁闭",由此提出脾瘅之治当以"开通玄府"为要,包括"运脾开玄、助脾散精,调肝开玄、畅调气机,补肾开玄、宣通气液"三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脾瘅、阻断消渴病发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脾与消渴病发生的密切关系和从脾治疗消渴病的研究进展.认为脾的功能失调是导致消渴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从脾治疗消渴病的意义及可行性,并阐明从脾论治消渴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闫恒  张辉 《光明中医》2016,(20):3012-3014
目的探讨润燥生津汤有效治疗消渴病的可行性。方法从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到肺、脾、肾的脏腑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得出津液亏损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并提出润燥生津汤作为有效治疗方案。结果润燥生津汤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消渴病标本兼治。结论润燥生津汤可以作为消渴病的有效治疗方剂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消渴病的病变与五脏相关,但主要以脾肾两脏为主。本文通过分析了古代消渴病的主要脏腑病变机制,可以为现代中医研究该类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糖尿病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现代中医巨著《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消渴病相关症状进行归纳、统计,发现并阐明消渴病相关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消渴病常见证候为"渴"、"烦"、"饮水多"、"口干"等,脉象以数脉及兼脉出现次数最多,虚脉及兼脉出现次数次之。结论:消渴病病机为本虚标实,阴津亏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肾,且应注意观察消渴病人情绪变化,肝气郁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不可忽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它是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其属于中医消渴病·肾病范畴,可见于消渴病的后期。消渴病的发生责之于肺、脾、肾功能失常,其又分属于三焦,自古以来就有"肾与三焦相通"的理论基础,肾脏病变的发生离不开三焦的病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亦是如此,现试从"肾与三焦相通"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李玲  郑仲华 《中医研究》2005,18(7):16-18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消瘅""三消"等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消渴病的病位在肺、胃、肾三脏,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迁延日久则致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治疗上以滋阴、清热、润燥为大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病机也在不断地演化,许多医家提出了从脾胃论治消渴病的观点.本实验以"扶正气"为宗旨,通过健脾益气养阴的方法扶助脾胃、消导和胃,应用具有健脾益气养阴功能的"复脾汤",对实验大鼠进行治疗观察,以探讨其对实验大鼠体重、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阎老师认为"脾"在消渴病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脾失散精、浊毒损肾是该病的重要病机。指出该病持续进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高糖毒性、尿蛋白)均与脾的功能失常有关。其中高糖毒性属脾失散精,精微不化,变生浊毒损害肾络范畴;尿蛋白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进展因素,属脾失运化,脾不升清,精微下泄。主张"先天之肾难补,后天之脾易复",利用脾肾的生克制化关系以脾治肾、以脾代肾。强调根据"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期论治。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以尿蛋白、高血糖、尿糖等为辨证依据,治疗以运脾散精、升清固涩为主;中期出现水肿、尿浊、腰痛、乏力等肾系症状,主张以脾治肾,以助运化水湿、固涩精微;晚期脾肾衰败、浊毒泛溢、变证百出,主张治肾先治脾。常用经验方芪苡异功汤、补脾益肾汤加减,用药多温和性薄;注意培补脾阴,常用薏米、山药、扁豆、莲子等补而不滞、甘润不燥之品。  相似文献   

17.
再论脾与消渴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及相关材料,结合用药实践,以临床表现、疗效为依据,认为消渴病(糖尿病)虽以肺胃肾而分上中下三消,实皆与脾的转输功能失常有关,综观古今治消渴之方,用治脾之药过半数以上,故治消渴病当以治脾为重。  相似文献   

18.
从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的认识,阴虚为本,燥实为标;从阳虚论治消渴;二阳结热;当代医学对于消渴的认识,论述了消渴病病因病机。指出消渴病与先天体质、环境因素、饮食结构与情志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病理因素,不外乎中医的气、血、痰、瘀,涉及的脏腑以肺、脾(胃)、肾为主。  相似文献   

19.
浅析心肾兼顾治疗消渴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主张从肾论治者,有倡导肺、脾、肾三脏合治者,有重视调脾者,亦有从肝论治者,笔者仅就消渴病治疗中的有关心肾兼顾问题做一论述。 早在明代赵献可的《医贯》中就有:“下焦命门火不归元,游于胃则为中消”,“故治消之法,不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降其心火,滋其肾水”。从中可见古人对消渴病中肾与心所发生的重要病理变化之间的认识,并由此提出了“心肾兼顾”之治疗法则。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小者为消瘅”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苏秀海主任医师诊治糖尿病变的临床经验。苏秀海主任中医师从医30多年,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中医归为"消渴病"范畴,苏师认为脾肾两虚为消渴病发病根本,气阴两虚为消渴病主要证型之一,临床选用参黄降糖胶囊治疗;同时针对现代人肥胖糖尿病患者,采用清热利湿祛浊治法,注重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