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报告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5例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中~重反流合并隔瓣发育不良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应用自体心包重建发育不良的瓣叶,同时环缩扩大的瓣环及折叠房化心室,并修补合并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结果 1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无或少量反流。随访2个月至50个月,复查超声显示无反流9例,少量反流5例,中-重度反流1例, 心功能I级6例,心功能II级8例,心功能III级1例。结论 在三尖瓣下移瓣膜成形术中应用自体心包重建隔瓣可以获得满意的早期和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 从2007年6月到2011年4月共使用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27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恢复顺利,三尖瓣返流程度明显减轻,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提高Ⅰ~Ⅱ级.结论 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借助于心脏超声评价C形软环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返流的疗效。方法选择因功能性三尖瓣返流行C形软环成形术患者32例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患者31例,对术前、术后的下列指标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右心房横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返流程度在术后近期均明显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远期的以上各指标C形软环环成形组要优于改良DeVega成形组。结论C形软环环成形术和改良DeVega成形术治疗功能性三尖辫返流的近期效果相似,远期效果C形软环环成形术优于改良DeVega成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瓣环组织位移技术(TMAD)测量两种三尖瓣环成形术后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以评价不同三尖瓣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不同成形环的成形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患者40例,其中22例应用软环,18例应用Edwards MC3环.应用TMAD技术测量两组患者右心室侧壁瓣环位移、右心室隔瓣环位移,二维超声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两组患者三尖瓣瓣环左右径、三尖瓣穹窿高度、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彩色多普勒测量两组患者三尖瓣反流面积,连续多普勒估测两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并进行比较.结果 Edwards MC3环成形组右心室侧壁瓣环位移为(8.73±3.13)mm,大于软环成形组(7.07±1.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4);Edwards MC3环成形组右心室隔瓣环位移为(7.64±2.70)mm,大于软环成形组(5.89±2.24)m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3);Edwards MC3环成形组三尖瓣瓣环左右径、三尖瓣穹窿高度、右心室长径、右心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27.91±5.47)mm、(4.01±2.00)mm、(64.88±8.33)mm、(33.88±4.90)mm、(2.62±1.85)cm2、(29.50±9.14)mm Hg(1 mm Hg=0.133 kPa),软环成形组分别为(27.77±3.32)mm、(4.32±1.52)mm、(64.59±7.76)mm、(35.36±4.47)mm、(2.96±2.06)cm2、(30.72±8.14)mm Hg,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0.55、0.39、0.99、0.54、0.44,P均>0.05).结论 Edwards MC3环成形组对三尖瓣环位移的影响较软环成形组小,并且Edwards MC3环成形组患者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恢复较软环成形组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方法从2007年6月到2011年4月共使用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27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恢复顺利,三尖瓣返流程度明显减轻,术后心功能分级较术前提高Ⅰ~Ⅱ级。结论 SJM Tailor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合并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安全有效,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改良成形环植入方法后的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心瓣膜置换术同期行个体化的改良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术,7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的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技术。结果术后59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资料,改良组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较经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技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近期疗效好于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总结置入人工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方法的临床中、远期效果.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我院收治合并左心系统瓣膜病变的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TR)277例,行左心瓣膜手术时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采用单纯缝线瓣环(不上环)成形、不置入成形环的共203例,置入人工成形环的共74例;同期所行左心瓣膜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MVR)146例、二尖瓣成形(MVP)31例、MVR+主动脉瓣置换(AVR)8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MVR 8例、CABG+MVP 11例.观察比较术后1.5年及3.5年2组患者的临床及心脏超声随访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都完成1.5年随访;共有245例(89.9%)完成长期随访(3.5年或以上).术后1.5年随访发现中度以下再发性TR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28,P=0.26),中重度者上环组明显低于非上环组(χ2=5.8159,P=0.023).远期随访发现上环组无TR比率明显高于非上环组[上环组25%(16/64),非上环组15%(27/181,χ2=4.9328,P=0.036],发展为中度以上TR的比率非上环组显著地高于上环组[非上环组34%(62/181),上环组10%(6/64),χ2=7.9120,P=0.005].组内两个时间段相比,非上环组TR进展明显增快[随访1.5年18%(36/197),3.5年34%(62/181),χ2=2.1327,P=0.016],而上环组相对稳定[随访1.5年7%(5/64),3.5年10%(6/60),χ2=0.3964,P=0.62].结论 置入成形环的三尖瓣成形术的临床中、远期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缝线成形术.对于功能性TR的处理应持更加积极的态度,而且应尽量采用人工瓣环置入的方法进行三尖瓣缩环成形.  相似文献   

8.
李彪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505-507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将67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设为心包积液组,将随机抽取的67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无合并心包积液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心包积液组患者80岁以上高龄比例大,心功能3~4级,心界扩大、心音极低钝、胸片心影增大、心脏彩超左房、左室扩大均较对照组患者严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心功能差、心脏扩大的冠心痛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医生应及时通过心脏彩超发现可能存在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尖瓣成形环在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中使用的指征和近中期效果。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术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分两组,每组60例。第一组在施行左心瓣膜置换同时行KAYS成形、Devega成形术;第二组在行左心瓣膜置换同时使用三尖瓣成形环进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完成随访3年,进行心脏彩超复诊观察三尖瓣反流情况。第一组其中有12例患者三尖瓣反流程度呈中度及以上反流;第二组:使用三尖瓣软环进行三尖瓣成形,结果有3例三尖瓣反流情况达到中度及甚至以上反流,两者相比反流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对于中度以上反流的患者应更积极采用成形环,尤其是三尖瓣瓣环扩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自体心包条二尖瓣环成形术的早、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3例行二尖瓣环成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即刻(17例)、术后1周(33例)、术后3个月(18例)的疗效观察,并与术前超声结果相比较,评价成形术效果.结果 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明显减轻(P<0.05);术后左心房、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P<0.05);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略减低(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后1周明显提高(P<0.05);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3个月二尖瓣环成形术效果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实时直观、简便易行,可作为评价自体心包条二尖瓣环成形术首选的检查方法,且瓣环成形术早、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硬质三维环成形术的意义及疗效.方法 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三尖瓣硬质三维环成形术的患者(TVP阳性组)35例与未能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者(TVP阴性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术后1年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三尖瓣环直径(TVAD),舒张期三尖瓣口E峰值流速(ⅤE),三尖瓣反流束面积(TRA),三尖瓣反流分数(TRF),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重点比较术后与术前、术后1年与术后2周时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TVP阳性组:术后2周及术后1年TVAD、TRA、TRF、RAD及RVD均显著减低(P<0.05);ⅤE及RVEF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年与术后2周相比,TVAD、TRA、TRF无明显变化(P>0.05),而RAD及RVD进一步缩小(P<0.05).TVP阴性组:术后2周TVAD、TRA、TRF、RAD、RVD、ⅤE及RVEF均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1年与术后2周相比,TVAD、TRA、TRF、RAD及RVD均显著增加,RVEF则减低(P<0.05).结论 继发性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于左心瓣膜手术同期尽早行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硬质三维环成形术有助于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的改善,且术后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其达峰时间变化对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舒张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选择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D组)及收缩性心功能不全(SD组)患者各30例,全方向M型曲线定量分析系统获取二尖瓣环收缩期与舒张期速度及其达峰时间指标。结果 DD组与SD组收缩期、舒张早期瓣环速度、加速度均降低,速度及加速度的达峰时间均延长(P<0.05),但舒张早期速度及加速度达峰时间DD组延长程度大于SD组(P<0.05)。结论二尖瓣环M型运动曲线多种参数均可评价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上的变化,舒张速度及加速度达峰时间延长程度可鉴别舒张性与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舒张功能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 ~ 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 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Ⅰ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De Vega环缩术与经典De Vega环缩术相比对于治疗重度三尖瓣返流是否具有更好的成形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对29例重度三尖瓣返流的患者行De Vega环缩术。其中16例行改良De Vega环缩术,13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EF值及心功能分级。以秩和检验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以t检验研究两组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EF值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无显著差异。随访经典DeVega组重度返流1例,中度返流5例,轻度返流5例,微量及无返流2例;改良De Vega组无中、重度返流,轻度返流8例,微量及无返流8例。经分析显示两组患者三尖瓣返流程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De Vega组心功能分级I级5例,II级7例,III级1例;改良De Vega组I级7例,II级8例,III级1例,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右室舒张期末内径及EF值组内比较随访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后自体心包的自然转归。方法将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以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实验组以新鲜自体心包后行三尖瓣成形术。于术后3月观察心包补片的大体形态学、钙含量、组织学变化,以探讨自体心包应用于三尖瓣成形的可行性及转归的机制。结果植入心包的大体观察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组心包片均平滑、无纤维沉积、无血栓形成。心包组织钙含量结果 :植入前对照组组织钙含量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植入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植入3个月后对照组组织钙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并明显高于植入前(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对照组心包片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可见:植入心包表面覆盖一层全层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心包组织内有明显的纤维沉积。实验组心包片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可见:植入心包表面覆盖一层全层von Willebrand因子染色阳性的血管内皮样细胞,心包组织内有少量纤维沉积。结论使用以戊二醛处理自体心包行三尖瓣成形三个月后更易引起植入心包的钙化和纤维化,而使用新鲜自体心包则可有效减轻植入心包的钙化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TR)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1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再发三尖瓣返流的患者在我院接受单纯再次三尖瓣手术,行三尖瓣成形术10例,包括单纯DeVega成形术1例、瓣叶成形+人工瓣环成形9例;行三尖瓣置换术7例,其中置换生物瓣4例,双叶机械瓣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5.88%,1/17),死于术后左心功能衰竭。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肾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均成功救治。随访14例,随访时间3~9年,心功能I级2例,Ⅱ级8例,Ⅲ级4例。失访2例。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患者再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58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托拉塞米和环磷腺苷葡胺,治疗14 d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情况及血浆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LVEDD、LVEF和血浆BN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1).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可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风心病合并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应用改良Manipal法及De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的两组病人早期及远期效果,探讨三尖瓣成形技术与远期效果是否相关。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78例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改良Manipal法三尖瓣成形的患者(A组)与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58例左心瓣膜手术同期行Devega法三尖瓣成形术的患者(B组),通过对术前、术后、术后2年三尖瓣反流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统计等处理。结果:两组三尖瓣成形术术后早期效果无明显差别。远期效果(术后2年)B组病人三尖瓣反流情况略有增加,改良Manipal法较Devega法成形效果较为稳定。结论: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为风心病长期病变结果,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正确的术后处理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是降低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评价不同左室功能状态下右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同时分析左室收缩功能对右室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肺心病患者,选全心衰患者为第1组,单纯右心衰患者为第2组,第3组选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心尖四腔二维图像及全容积动态图像并将其输入QLAB 6.0工作站,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1)、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及RVEF等。分析各组三尖瓣环峰值位移的差别。结果: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右室收缩功能(RVEF)有良好的相关性;与正常组相比,全心衰组及单纯右心衰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心衰组与单纯右心衰组比较,三尖瓣环位移参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能反映右室收缩功能;左室通过室间隔纵向收缩能力影响整个右室的收缩,左室收缩功能的降低会加重右室收缩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三尖瓣不同术式(三尖瓣放置Carpentier环,DeVega和自体心包条缝合环缩)成形效果。方法:同一切面和方法测量49例功能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术前,术后住院期和术后三月三尖瓣返流程度和右心房室横径,按不同术式分组比较返流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术后住院期和术后三月返流程度及右房室大小比较;术后返流明显低于术前,右憬房室腔术后较术前明显缩小,组间比较术后残余返流程度和房室大小无显差异。三种术式成形效果比较无显差异。结论:三种不同方法三尖瓣成形术治疗效果无差异。右房室腔大小变化是评价三尖瓣成形手术效果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