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9 2013年初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序列进化特征。 方法 提取浙江省2009 2013年初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组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A基因,测序并拼接出ORF。以浙江省不同年份与地域15份代表性毒株NA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选取的22株2009 2012年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采用MEGA 5.1软件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种系发生树。 结果 扩增并测序获得29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ORF的全长序列,与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序列比对后显示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浙江省毒株与北美早期甲型H1N1流感病毒典型代表株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20%~99.50%,其中采集于2012年末和2013年初的4份病毒NA与A/California/04/2009(H1N1)的同源性为98.63%~99.14%。在1株采集于2010年1月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的基因序列中发现可导致奥司他韦耐药的H275Y突变基因型。 结论 虽然浙江省后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累积了更多的变异,但所有毒株之间基因同源性仍然较高,所有毒株的神经氨酸酶基因同源性达到98.20%及以上,序列分析结果证实1份毒株携带奥司他韦耐药基因型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2010年从广州市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与2009年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异情况,为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2010年广州市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扩增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测序后与2009年的H1N1毒株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耐药位点和糖基化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 194份咽拭子标本,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327份,其中H1N1流感病毒6株,与2009年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比,有16个位点发生了有义突变,3个位点和NA活性相关,其中222位氨基酸的变异位于NA活性位点上。结论成功扩增了2010年广州市6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NA基因并测序,未发现H275Y耐药位点的变异。3毒株在NA活性位点222位、228位和425位等氨基酸位点处发生了变异,需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4.
摘要:目的:研究杭州地区2009年至2012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与神经氨酸酶(NA)的基因进化特征,分析该病毒的遗传变异和抗原的分子水平转变。 方法:用RT-PCR分别扩增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和NA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用DNAMAN和MEGA 4.0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A和NA基因序列进行进化分析。 结果:建立的RT-PCR可成功检测HA(C)、HA(D)和N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与NA氨基酸序列的亲缘系数与WHO推荐的病毒株及国内代表株的同源性均为98.9%~100%;三维构象结果表明,HA编码的蛋白质有5个位点发生改变,而NA编码的蛋白质仅发生2个位点改变。 结论:2009年至2011年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序列与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毒参考株具有高度同源性,但HA与NA蛋白质表位存在某些氨基酸位点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分析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进化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库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1 141条。利用邻接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遗传变异分析,利用Bayesian skyline Plot预测流行趋势。 结果: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毒株N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逐年降低。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同一年份的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基本呈现集中分布。除2012年,其余各年份的毒株均通过不同模型得到正向压力选择位点。动力学分析显示2017年甲型H1N1可能达到一个流行高峰。 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逐年变异,需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西省赣州市2014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特点,掌握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7株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核酸提取和one-step RT-PCR扩增NA基因片段,双向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5.0和Mage4.0序列分析软件分析NA基因特征以及耐药性位点。结果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与代表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序列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4%以上,氨基酸的同源性也高达97.0%以上。17株毒株的NA活性中心位点氨基酸及周围的辅助位点氨基酸均未发生氨基酸替换。结论17株毒株的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的同源性并均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药物敏感,但仍应加强对流感病毒的耐药性监测,为制定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防制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2018-2020年吉林省内H3N2亚型流感流行株对金刚烷胺类药物以及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流感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甲型H3N2亚型流感毒株34株,对M2和N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对耐药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吉林省分离到流感毒株981株,其中甲型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2009-11-02~12-04期间北京市6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咽拭子中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特性,了解其基因进化特点,以期对下一步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重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重症患者样本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样本,利用测序引物扩增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拼接序列;分析重要基因位点,对其进行基因进化、耐药性分析.结果 6件测定样本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2%及99.5%,有8个血凝素基因的氨基酸发生替换,为65、100、145、185、216、220、338及391位,其中145位位于抗原决定簇A区,220位位于抗原决定簇D区,同时是受体结合位点的后壁;有5个神经氨酸酶基因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为59、106、232、248及365位,其中106、232、248位位于酶活性区域;未发生神经氨酸酶基因275位H→Y的替换.结论 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高度同源,部分血凝素基因、神经氨酸酶基因有氨基酸替换,但其作用不清.所有测定样本未发生对达菲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 相似文献
9.
10.
11.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东部沿海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甲型H1N1流感病毒[A(H1N1) pdm09]的分子特征,为防控A(H1N1) pdm09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GISAID数据库中获得江浙沪地区2013~2016年分离的A(H1N1) pdm09病毒株和WHO推荐疫苗株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运用MEGA6.0软件分析HA和NA的分子特征、关键氨基酸位点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 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江浙沪地区A(H1N1) pdm09病毒株与WHO参考株的HA、NA基因序列差异较小,与WHO推荐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0%~99.5%和97.9%~99.6%;与WHO推荐疫苗株A/South_Africa/3626/2013(H1N1)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8.0%~99.8%和98.6%~99.9%。病毒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70株A(H1N1)pdm09病毒的HA蛋白均发生83位(P83S)、203位(S203T)和321位(I321V)突变,且2016年分离株出现A195V突变;HA的裂解位点未发生变异,仍为IQSR↓GLF;2013年有2株NA蛋白出现H275Y耐药位点的变异。 结论:2013~2016年东部沿海地区A(H1N1) pdm09流感病毒的HA和NA蛋白与WHO推荐疫苗株具有高度同源性,关键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与病毒的毒力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A(H1N1) pdm09病毒,防止其再次发生暴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RT-PCR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甲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同时检测和鉴别诊断。方法针对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双重荧光RT-PCR反应体系,评价所建双重RT-PCR反应体系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并应用于疑似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含漱液标本检测。结果该方法对甲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检出限分别为0.01 TCID50和0.1 TCID5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从疑似流感或甲型H1N1流感患者含漱液中直接检测到流感病毒核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可以同时准确检测甲型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是一种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16-2017年我国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分子特征,为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库(GISAID)中获得我国2016~2017年分离的525株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病毒和13株H3N2亚型参考株的HA和NA基因序列。应用MEGA 6.0软件分析HA和NA的分子进化特征、氨基酸位点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13株参考株之间HA和NA氨基酸的同源性均为96.9%~99.1%。2016-2017年我国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病毒株HA和NA氨基酸序列之间同源性均为96.3%~100%,HA和NA的优势亚分支均为3C.2a.1,相当一部分毒株分型不够明确。HA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9株发生N121E突变,103株发生N121K的突变且主要来源于2017年的香港毒株;182株发生G/R142K突变;A/Hong_Kong/3079/2017-HA和A/Guangdong-Chengguan/1383/2017-HA均发生A128I突变;NA蛋白仅3株(A/Hunan-Suxian/1980/2016-NA、A/Hunan-Yuhua/11799/2016-NA和A/Ningxia-Yuanzhou/1657/2016-NA)发现H275Y耐药位点突变。结论 2016-2017年我国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的HA和NA蛋白与参考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优势亚型均为3C.2a.1;与病毒的毒力及药物相关的部分关键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应密切关注H3N2病毒的分子特征,为其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我国人感染季节性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的分子特征,为我国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防控和疫苗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库(the global initiative on sharing avian influenza data, GISAID)中下载中国2007—2017年人感染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毒株HA基因序列,利用MEGA7.0生物学信息软件分析其HA的分子特征。 结果:2007—2017年,中国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共1 991例,总体上病毒株数呈逐渐递增趋势。HA序列分析表明,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亚型存在多样性且多种亚型共存,3C.2a.1系的病毒株自2010年起逐年增多,2016年起成为最主要的流行优势株。1系、2系、3A系、3B系、3C.1系、3C.2系、3C.2a系、3C.2a.1系、3C.3系、3C.3a系和3C.3b系的同源性分别为94.0%~100.0%、96.7%~100.0%、94.3%~100.0%、94.9%~100.0%、94.6%~100.0%、95.4%~100.0%、95.1%~100.0%、93.3%~100.0%、97.5%~100.0%、95.3%~100.0%和94.6%~100.0%。HA蛋白关键位点N121K、G/R142K出现变异,268株发生N121K突变且主要来源于2017年的毒株,358株发生G/R142K突变且主要来源于2016年和2017年的毒株。 结论: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亚型存在多样性,多种亚型共存且不同年份间的优势流行株存在差异,这些将有助于疫苗的研发和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13年江西省宜春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进化分析,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和常规监测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随机选择11株2013年宜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提取病毒RNA,One-step RT-PCR扩增HA基因并双向测序。以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推荐株A/California/07/2009(H1N1)(GenBank:CY121680)和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的HA基因为参考序列,采用DNAStar 7.0和Mega 5.0软件对HA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绘制分子进化树,进行HA变异分析。结果 2013年宜春市11株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推荐株亲缘性较近,进一步参考几株国内外近几年分离到的流感甲型H1N1毒株,HA没有发生较大变异;其HA基因序列二硫键、糖基化位点未发生变异;尽管有7株毒株同时在抗原决定簇区A区和受体结合位点130环或其附近发生单个位点氨基酸替换变异,但未形成流行病学变异新种。结论 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仍对人群有保护作用,而抗原决定簇和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提示仍需要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再次流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研究近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根据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相关研究资料,回顾近代重大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介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结构及抗原特征、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临床和放射学表现、并发症及目前推荐的诊断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察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29个社区选择儿童、少年、成人、老年人10298名,依据年龄将观察对象分成3个年龄组,包括7~11岁儿童组2677人,12~17岁少年组4706人,18~90岁成人组2915人.按照程序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然后进行7 d安全性观察,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接种疫苗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成人组最高,达34.3(‰),少年组最低,达2.1(‰),2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1.0(‰),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以全身反应为主,其中发热率为9.7(‰),未见局部反应.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