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重要分支,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1]。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心理健康不仅对心血管疾病本身具有影响,同时也对改善心血管健康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积极作用[2]。  相似文献   

2.
<正>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患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全球癌症患病人数在未来20年内将会增加60%[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10年来癌症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癌症患者生存周期日渐延长[2]。蒽环类药物(ANTs)如阿霉素等,具有抗肿瘤作用强、抗瘤谱广的特点,是临床治疗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造成的心脏毒性严重降低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随访研究发现ANTs引起的心脏损害已超过肿瘤复发,成为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4]。  相似文献   

3.
黄罡  谢青  贺佳  孙剑 《肝脏》2023,(1):1-10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下文简称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肿瘤,据WHO统计,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2大原因[1]。肝癌高发是我国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50%来自我国[2]。目前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3-5]。尽管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进步明显,但近20年肝癌死亡率并未明显降低。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率高达40%~70%。肿瘤复发、进展、转移,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肝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胃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位居第5位[1],新诊断的胃癌病例每年超过100万[2]。目前为止,虽然胃癌的早期诊断以及手术、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其疗效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30%,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高居第3位[1]。胃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多要素、多通道共同影响的结果。随着与肿瘤密切相关的免疫组化、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基因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正>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心脏性猝死占全球所有心血管死亡的60%以上[1]。在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同样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2]。1990~2016年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绝对值增长了33.7% [3]。目前,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CAD)高达1 100万[2]。所以,CAD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CAD刻不容缓。在CAD的防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心血管疾病(CV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1]。许多CVD如动脉粥样硬化[2]、慢性心力衰竭[3]和高血压[4]等的病理过程,均与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而内皮组织在糖尿病血管疾病的病发、肺损伤中的血管内皮修复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内皮组织及血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在血管修复及维持血管稳态起着重要作用[5]。EPCs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当机体受到刺激时,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20年来,现代治疗策略在癌症治疗上的进展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这一进展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和意想不到的发现,如许多抗肿瘤药物存在心脏毒性;而老年或者高龄患者又恰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易患人群,因此肿瘤与心血管疾病这两者之间相互交集正日益在心血管领域得到认可,肿瘤心脏病学已经从根本上发展成为心血管医学中的新学科~[1-2]。ESC和AHA分别于2016年及2019年相继发布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相关指南和科学声明~[3]。阐述癌症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0%~85%[1],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2],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非常低,约为16%[3],是癌症特异性死亡率的主要原因[4]。临床上,大部分NSCLC诊断时已为晚期疾病[5],故对参与NSCLC发生发展相关分子及其功能意义认识的提高,可能影响肺癌的预后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援引一份关于全球2018年癌症新发病例数的报道,肝癌的发病例数占所有癌症中第6位,其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3[1],并且近年来我国的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上升[2]。截至目前,肝癌的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手段,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但其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是挡在普通民众前的两座大山[3]。  相似文献   

10.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障碍相关的病理性综合征,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1]。NAFLD已超过乙型肝炎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影响着全球26%的人口,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因素,可能将在未来几十年成为终末期肝病的首要病因[2-4]。  相似文献   

11.
<正>老龄化被描述为一种随时间变化的损伤积累、功能下降和环境适应困难,并伴随着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1]。衰老及抗衰老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衰老是由受损的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逐渐累积驱动的[1,2],是癌症、糖尿病、骨骼肌减少症、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对衰老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了解衰老的发生,找到预防和治疗衰老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紧张型头痛(TTH)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多见,可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双侧部位、压迫或紧绷性质的头痛[1],同时还伴有头晕、失眠、焦虑、抑郁或胃肠道不适[2],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目前非甾体抗炎药、抗焦虑抑郁等药物可用于TTH的治疗[3],有研究表明应用黛力新治疗能缓解TTH[4],但药物的过度使用也可导致其发生[5]。除药物治疗,TTH的非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针灸治疗[6]、心理疏导疗法等;此外,近年来学者们对于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慢性头痛进行了临床研究,有研究表明重复TMS(r TMS)通过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大脑内部的电路活动,通过刺激靶向皮质区域有效治疗TTH[7]。同时有研究表明,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TTH的头痛症状且能缩短其治疗疗程[8]。本研究将探讨黛力新联合低频r TMS治疗慢性TTH(CTTH)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中国现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约3.3亿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方式,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心血管病病人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病人的医疗护理效率[2]。人工智能是一门新型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机器翻译、医学等各个领域。随着心脏康复需求的增加,人工智能开始在心脏康复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维持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其中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一直是这部分患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许多因素促进ESRD患者CVD的发生,包括高血压、系统性炎症、蛋白质能量消耗等,而血脂异常被认为是CV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在普通人群和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已经证实血脂异常与心血管死亡之间密切的相关性,Burgess等[3]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供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增加对冠心病风险的有害因果影响的直接证据。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相关Meta分析也证实在非透析CKD患者中以降低LDLc为主的他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风险。然而在维持透析的ESRD患者中,血脂异常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以及降脂治疗是否带来临床获益两个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果不尽相同[4]。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5.
<正>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基础的大动脉病变,多研究表明单部位AS与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呈正相关[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足背动脉(DPA)受累的比例高达63.4%,可反映大血管疾病的风险[2]。作为体现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平均血糖只能解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的60%~80%[3],且单独测量HbA1c进行诊断可能会导致HbA1c变异指数(HGI)异常者作出不适当的糖尿病管理决定[4]。为了量化HbA1c这种变化,Hempe等[5]引入了HGI,其定义为测量的HbA1c减去预测的HbA1c水平。HGI可量化HbA1c个体间差异的大小和方向[6],有助于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治疗[7]。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足背动脉病变(DPAL)与HGI两者关系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主要研究HGI及其他相关因素与DPAL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正>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概要》报道[2],我国心血管疾病的现有患病人数约为3.3亿,约占我国现有人口总数的1/4。严峻的疾病现状提示着采取行之有效的精准防控手段刻不容缓。因此,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相似文献   

17.
<正>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CV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内脏型的肥胖和非脂肪组织中的包括心脏在内的异位脂肪积累都与心脏结构异常和心脏代谢风险增加有关[1]。相关研究表明肥胖、超重和CVD的发生呈正相关,肥胖和超重者患心力衰竭(HF)的风险更大[2]。数据表明,肥胖与HF的风险直接相关,与代谢状态无关[3]。脂肪组织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产生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即脂肪因子,参与脂肪组织与包括心脏在内的周围器官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肝癌通常是指原发性肝癌,多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2019年我国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2]显示,肝癌发病率在全国癌症发病率占第4位,死亡率排名第2,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衰退、免疫功能低下,且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多数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3]。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全球三大死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1]。COPD是由于大量暴露于环境中的有害颗粒或气体,导致气道和(或)肺泡异常,从而引发进行性的呼吸综合征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限制的疾病[2]。吸烟是COPD的罪魁祸首,典型的COPD患者已经吸烟数十年,直到晚年才出现疾病症状[3]。  相似文献   

20.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的患病率达25%以上[1],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2-5],是代谢综合征(MS)的主要组成部分,是MS在肝脏中的表现[6]。NAFLD的进展形式,尤其是炎症和纤维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7-9]。NAFLD发病机制多与肝脏内部脂质聚积、氧化应激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10]。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