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6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麻醉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不良反应以及麻醉前(T0)、胃镜检查开始时(T1)、镜体过声门时(T2)、检查结束时(T3)、检查后10 m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口诉评分法对患者、内镜医师和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镇静/麻醉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分别为(8.71±1.56)、(12.69±2.31) 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9.53±1.87)、...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各52例,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3μg/kg后,两组分别静脉推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1.5 mg/kg,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及恢复情况,入室时(T0)、意识消失时(T1)、置入胃镜时(T2)、操作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检查前、苏醒时、苏醒后30 m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MMSE)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4例患者均成功镇静。环泊酚组患者检查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MAP、HR均低于T0,且T2时点低于T1时点,环泊酚组T  相似文献   

3.
刘佳  张二飞  王丽  邢东  聂煌 《华西医学》2024,(2):240-244
目的 研究苯磺酸瑞马唑仑抑制老年患者对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有效剂量。方法 选取2023年3月—6月接受喉罩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0.2μg/kg舒芬太尼诱导,首例给予苯磺酸瑞马唑仑0.16 mg/kg静脉泵注1 min,根据患者对喉罩置入时的反应,通过抛偏倚硬币法来确定下一位患者的瑞马唑仑剂量。记录诱导期间改良警觉/镇静评分、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指数(anesthesia depth index, AI)。采用Probit分析计算半数有效剂量(half effective dose, ED50)、95%有效剂量(95%effective dose, ED95)和半数有效AI(half effective AI, AI50)。根据统计学的要求,至少需要45例阴性反应患者。结果 至试验终止共纳入53例老年患者参与研究,苯磺酸瑞马唑仑抑制喉罩插入心血管反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0.154 mg/kg[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计算阿芬太尼与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深度镇静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95%有效量(ED95)。方法 选择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50例。用试验剂量的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进行镇静,患者所给予的阿芬太尼剂量依序贯试验法设计,首位患者给予的阿芬太尼剂量为6.000μ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治疗,记录序贯试验的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芬太尼剂量对数的回归方程为Y=8.9286X-7.6429,阿芬太尼的ED50为7.286μg/kg (95%CI:6.566~8.084),ED95为10.154μg/kg (95%CI:8.753~22.323)。结论 阿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静的ED50为7.286μg/kg,ED95为10.154μg/kg。该镇静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于全身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男女不限,年龄65~77岁,体重46~63 kg,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Ⅱ级,患者随机被分为两组(n=30):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05m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5μg/kg,2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mg/kg。术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依托咪酯0.05~0.1 mg/kg。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进镜后1 min(T2)、进镜后3min(T3)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记录整个胃镜检查过程中依托咪酯用量及发生注射痛、呛咳、体动、呼吸抑制的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及苏醒后头晕、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苏醒时间及依托咪酯用量减少,呛咳、体动发生率降低(P0.05),T2时点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T2,T3时点心率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射痛、头晕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0.05 mg/kg)复合依托咪酯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且效果优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含漱利多卡因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该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肥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含漱2%利多卡因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3组患者麻醉给药前(T0)、开始检查时(T1)、胃镜过咽喉部时(T2)、检查结束时(T3)和苏醒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变化情况,同时记录3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各时点的HR、MAP和SpO2变化均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且与常规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少,苏醒时间短,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行创伤骨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舒芬太尼组术后自控镇痛应用舒芬太尼1.0μg/(kg·d)+阿扎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 mL,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低剂量组)应用右美托咪定1.0μg/(kg·d)+舒芬太尼1.0 μg/(kg·d)+阿扎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mL,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高剂量组)应用右美托咪定1.5 μg/(kg·d)+舒芬太尼1.0 μg/(kg·d)+阿扎司琼6 mg+生理盐水100mL.记录3组术后2 h (T1)、4 h(T2)、8 h(T3)、24 h(T4)、48 h(T5)VAS、Ramsay评分,比较3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2、T3、T4、T5时间点,低剂量组VAS评分(1.5±0.8、1.2±0.8、1.1±0.9、1.0±0.9、0.8±0.6),高剂量组VAS评分(1.3±1.0、1.4±0.9、1.2±0.8、1.0±0.8、0.9±0.8)均低于舒芬太尼组(2.3±0.8、2.2±0.9、1.9±0.9、1.8±0.9、1.6±0.9)(P<0.05),低剂量组Ramsay评分(2.9±0.6、2.7±0.7、2.4±0.7、2.2±0.6、2.2±0.5)、高剂量组Ramsay评分(3.0±0.5、3.0±0.6、2.7±0.6、2.6±0.8、2.4±0.6)均高于舒芬太尼组(1.8±0.5、2.0±0.5、1.9±0.5、1.8±0.5、2.0±0.6)(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4时间点Ramsay评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按压次数((68±3)次)高于低剂量组((25±6)次)和高剂量组((11±2)次)(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30.0%)高于低剂量组(10.0%)和高剂量组(5.0%),心动过缓发生率(10.0%)低于低剂量组(30.0%)和高剂量组(30.0%)(P<0.05),高剂量组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并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应用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自控镇痛次数较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但可导致过度镇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高龄患者胃肠镜检查清醒镇静的最适舒芬太尼剂量。方法选取拟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高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低剂量舒芬太尼(咪唑安定0.027 mg/kg,0.15 g/kg,低剂量组)、中剂量舒芬太尼(咪唑安定0.027 mg/kg,0.20 g/kg,中剂量组)和高剂量舒芬太尼(咪唑安定0.027 mg/kg,0.25 g/kg,高剂量组),每组40例。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和低氧血症及严重呼吸暂停事件发生率。结果低、中剂量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并且呼吸频率变化、低氧血症、严重呼吸暂停发生情况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进行清醒镇静下无痛胃肠镜检查,推荐的镇静用药剂量为咪唑安定0.027 mg/kg,舒芬太尼0.15~0.20μ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与异丙酚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36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为麻醉方案)与对照组(以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麻醉方案),每组各68例。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44.6±8.5岁;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3.2±6.8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异丙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入镜时(T1)、镜体至会厌水平时(T2)、术毕时(T3)、术毕后5 min(T4)等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检测两组T0、T4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浓度水平,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并调查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72.06%(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异丙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T3 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程度大于观察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4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但观察组增加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动、呛咳、呼吸抑制、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内镜医师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与异丙酚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观察,探讨其用于无痛结肠镜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的拟行结肠镜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S组(舒芬太尼 异丙酚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15μg/kg后,再注射异丙酚0.6~1.2mg/kg;P组(异丙酚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两组均待患者入睡,对呼唤反应迟钝后,即开始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治疗,术中根据病人的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10~20mg.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HR、BP、SpO2,异丙酚用量,术中镇静评分(OAA/S评分法)、术中肢动反应、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结果:P组病人在用药后2min HR、MAP、SpO2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组的异丙酚用量为58.3±16.2mg,P组用量为142.4±14.7mg,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组苏醒时间为1.21±0.35min,P组为3.26±0.69min,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用于纤维结肠镜检的镇静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结肠镜检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56-4157
探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86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0.5μg/m L舒芬太尼,观察组采用1μg/ml舒芬太尼。统计两组不同时间段[术后8h(T0)、术后12h(T1)、术后24h(T2)、术后48h(T3)]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T2、T3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4/43),低于对照组27.90%(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1μg/ml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彭晓晗  王飞 《系统医学》2023,(17):49-52
目的 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维持中应用不同剂量环泊酚复合七氟烷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中环泊酚应用剂量划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低剂量组采取0.4 mg/(kg·h)环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高剂量组采取0.9 mg/(kg·h)环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分别为(17.22±3.42)、(34.10±5.36)min,均长于低剂量组的(11.83±1.34)、(22.31±4.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1、10.901,P<0.05)。T0、T1、T2时刻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低于低剂量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高于低剂量组的5.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拟于我院行无痛胃镜的2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组与丙泊酚组各110例,分别采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所有患者BIS数值为40~60且改良警觉/镇静评分≤1时,开始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注射痛评分、诱导时间、插镜时间、手术时间、药物剂量等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组患者注射痛及不良事件中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动发生率较高,离院时间稍长(P<0.05);给药3 min后环泊酚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较高(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插镜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泊酚可以明显减少注射痛、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心血管稳定性更高,在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患者和医师的接受度不劣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 选取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别Ⅰ或Ⅱ级]。在患者使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之前,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0.5 mg/kg瘦体质量(LBW)。根据注射痛程度采用Dixon序贯法行利多卡因剂量调整。记录注射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利多卡因的ED50及95%CI。记录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患者对注射痛的记忆情况并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结果 共30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有效止痛患者19例,无效患者11例。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为0.306 mg/kg(95%CI:0.262~0.357 mg/kg)LBW。90.9%发生注射痛的患者在PACU内对注射痛有记忆,VAS评分为(2.8±1.8)分。结论 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306 mg/kg LBW可有效预防50.0%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静脉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镇静在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7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丙泊酚+利多卡因组(L组)和丙泊酚+生理盐水组(P组),每组31例。L组镇静前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 mg/kg,然后以1.0 mg/(kg·h)持续泵注,P组以相同方式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1.5 mg/kg和舒芬太尼0.1μg/kg,患者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 3分或尝试内镜进镜失败,根据情况每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T2)、胃镜插入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追加剂量和总量、完全苏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内镜医师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和T4时点的HR较T1时点慢,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静注阿芬太尼2.5μg/kg组(O1组,n=30)、5.0μg/kg组(O2组,n=30)、7.5μg/kg组(O3组,n=30)和10.0μg/kg组(O4组,n=30),2 min后缓慢注射丙泊酚1.5 mg/kg,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3分时开始行胃镜检查。记录胃镜检查时间、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体动次数、丙泊酚用量、丙泊酚追加次数和患者苏醒时间;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MOAA/S评分≤3分满足胃镜检查要求时(T1)、胃镜通过咽喉部时(T2)和检查结束胃镜撤出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O1组和O2组相比,O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切皮前及切皮后应用氟比洛芬酯对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舒芬太尼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于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对照组于切皮后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术毕2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自控镇痛所用药物均为舒芬太尼0.04μg/(kg·h)+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记录2组手术结束即刻及手术后2、4、6、24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伯格曼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术后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术后6、24h舒芬太尼消耗量,术后24h患者按压PCIA泵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2、4、6、24h时VAS、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追加舒芬太尼时间为(52.50±7.67)min、6及24h舒芬太尼消耗量为((24.60±6.31)、(79.32±12.72)μg)、24h患者PCIA按压次数为((6.67±2.40)次),对照组分别为(57.80±6.30)min、(28.32±4.85)μg、(88.68±14.90)μg、(8.75±2.38)次,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于切皮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复合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七氟醚背景吸入下分别复合以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与舒芬太尼组(S),每组40例.两组麻醉诱导用七氟醚吸入、罗库溴铵及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术中维持吸入七氟醚,并分别持续静点瑞芬太尼或间断给予舒芬太尼,且间断给予罗库溴铵.分别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送入术后恢复室并观察拔管后10min(T1),30min(T2),2 h(T3)患者的OAA/S镇静评分、VAS评分、AMBESH评分,恶心呕吐(PONV)和需要加用吗啡病人数.结果 两组拔管时间和术后各时点的OAA/S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R组相比较,S组T1点VAS及AMBESH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组恶心、呕吐及需用止吐药和吗啡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七氟醚背景吸入下分别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安全、有效,术后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R组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2ng/mL;S组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0.2ng/mL;记录2组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比较2组拔管后5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T1~T3时间点,R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P<0.05);T4时间点R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P<0.05);R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Riker SAS评分高于S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传统瑞芬太尼用于改善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恢复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病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常规组),50例患者术中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所用时间,以及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插管操作时(T2)、切皮(T3)、入腹观察时(T4)、拔管时(T5)时]的血压、心率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后3 h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常规组(P <0.05)。但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相较于常规组更长(P <0.05)。麻醉诱导后5 min(T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