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以色列飞顿辉煌360系统DPL(550~650nm)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头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40例,根据血管粗细及治疗即刻反应个性化设置治疗参数。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95%,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红斑和皮肤水肿。结论:窄谱强脉冲光(D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见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早期颜面部创伤性瘢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对42例(54处)早期颜面部创伤性瘢痕患者采用窄谱强脉冲光进行治疗。每次治疗间隔4~6周。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瘢痕进行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瘢痕治疗显效22处,有效27处,无效5处,总有效率为90.74%。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红斑、水肿、水疱和短期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结论: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早期颜面部创伤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2例Ⅰ型及Ⅱ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水杨酸组及DPL组。其中联合组采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水杨酸组及DPL组分别给予超分子水杨酸、窄谱强脉冲光单独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疗效并统计治疗周期内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87.04%(47/54)明显高于水杨酸组70.37%(38/54)及DPL组65.38%(3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超分子水杨酸及单独使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且安全性良好,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脉冲点阵CO2激光联合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PL)治疗创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9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86例创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强脉冲光与二氧化碳激光序贯治疗烧伤患儿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及自身前后对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1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患儿,其中男82例、女63例,年龄1~12[3(2,6)]岁。患儿均首先采用强脉冲光治疗(无麻醉/静脉-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技术在瘢痕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由两名固定医师及患者共同评价疗效的方式,对2008年7月~2011年9月应用强脉冲光(波长560~1200nm,脉宽3.2~3.6ms,脉冲延时10~30ms,双脉冲模式,能量密度19~26J/cm2)治疗的156例不同病程、部位、色泽以及治疗次数的门诊瘢痕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瘢痕病程在1个月内的与大于1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越短,效果越显著。面部瘢痕疗效明显优于其他部位,红色和色素沉着性瘢痕治疗效果好于近肤色的瘢痕。整体疗效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而提高,治疗2次与3~5次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3~5次效果最满意,但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次后的效果不如4~5次明显。结论:强脉冲光技术无创安全、操作便捷,疗效满意,不失为防治瘢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的序贯治疗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创面愈合后4~8周开始接受序贯治疗, 根据每次治疗前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选择治疗方式, 若血管分布≥2分, 厚度<2分, 则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若血管分布≥2分, 厚度≥2分, 则给予强脉冲光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若血管分布<2分, 厚度≥2分, 则给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若血管分布<2分, 厚度<2分, 则治疗结束。强脉冲光治疗每个月1次,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每3个月1次。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用VSS、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OSAS)和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进行疗效评估, 评分越高表明瘢痕越严重。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强脉冲光及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次数, 患者治疗结束时瘢痕形成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采用±s表示, 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共纳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窄谱强脉冲光(DPL)动态治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美容缝合术后早期瘢 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2月于我院行面部美容缝合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5)和研究组(n =45)。对照组术后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瘢痕修复,研 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DPL动态治疗进行瘢痕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瘢痕(VSS)评分、疼痛 (VAS)评分、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 82.22%(P <0.05);两组治疗后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 3、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 组(P <0.05)。结论 DPL动态治疗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面部美容缝合术后早期瘢痕的效果确切, 可改善瘢痕状况,减轻患者疼痛度,降低VEGF水平,从而有效改善瘢痕形成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中药涂擦联合窄谱强脉冲光与单纯中药涂擦和单纯窄谱强脉冲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后色素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5例。实验组采用2个疗程中药涂擦结合2次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对照1组采用单纯中药涂擦治疗,对照2组采用单纯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1组的73.48%和对照2组的82.1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涂擦结合强脉冲光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皮肤色素异常,疗效肯定、疗程短,患者满意度高,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窄谱强脉冲光和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治疗的82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B组:42例,采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治疗即刻反应设置治疗参数。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血管消退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来评价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过1~3次治疗,A组患者痊愈率55.0%,有效率87.5%;B组患者痊愈率35.7%,有效率85.7%,两组间的疗效分布、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1.90±0.632)次,B组患者平均治疗次数为(2.35±0.692)次,两组间治疗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红斑肿胀率(40.0%)低于B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不良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窄谱强脉冲光较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瘢痕内松解治疗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瘢痕内松解治疗颈部瘢痕挛缩的可行性。方法:从2005年3月到2008年11月,应用自制的推刀对收治的6例Ⅱ度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行瘢痕内切开,松解挛缩,术后应用颈部弹力套压迫防止瘢痕增生、继发挛缩。结果:头颈部活动度6例中4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平均随诊8个月(3~20个月)未见挛缩复发。颌颈部曲线自然,颏颈角清晰。结论:瘢痕内松解可增加瘢痕挛缩畸形颈部的活动度。对于轻度颈部瘢痕挛缩可改善外观和功能,患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CO2点阵激光治疗创伤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安徽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接受治疗的60例创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瘢痕类型分 为凹陷性瘢痕组与增生性瘢痕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CO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瘢痕状态、临床疗 效、医生视觉评分(IVA)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2、4次后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凹 陷性瘢痕组低于增生性瘢痕组(P <0.05);凹陷性瘢痕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的 40.00%(P <0.05);凹陷性瘢痕组治疗2、4次后IVA评分均高于增生性瘢痕组(P <0.05);凹陷性瘢痕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增生性瘢痕组的36.67%(P <0.05)。结论 CO2点阵激光治疗创伤性瘢痕 的疗效确切,且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较增生性瘢痕疗效更佳,症状改善更明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The depressed scar and the hypertrophic scar are very common in the abdomen after operation. How to reduce the scar after oper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hree-dimensional Z-plasty is performed on the abdominal skin &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its effectivity is perfect. It seems that this is a logical treatment of depressed scar or hypertrophic scar in the abdomen.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采用双蒂瘢痕组织皮瓣治疗关节部位的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双蒂瘢痕组织皮瓣治疗关节部位的瘢痕挛缩。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初,利用双蒂瘢痕组织皮瓣共治疗了5例关节部位瘢痕组织挛缩畸形的患者,1例为肘关节,2例为腋窝,2例为膝关节,手术均在伤后半年以上进行。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对所有患者,术后效果都是可以接受的。双蒂瘢痕皮瓣的优点是手术简单,皮瓣坏死可能性低,肢体固定时间短,瘢痕挛缩复发的可能性低。结论:这种双蒂瘢痕组织皮瓣可作为关节部位瘢痕挛缩治疗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是一种孕囊种植在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异位妊娠。随着孕囊的持续生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易引起患者子宫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剖宫率的上升、及国家计划生育二胎开放政策的出台,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越来越受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关注。本文将对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发生机制、诊断检查、治疗方式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曲安缩松剂量与瘢痕萎缩量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瘢痕治疗中曲安缩松用量与瘢痕萎缩量的关系。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作定量研究。结果 对82例增生性瘢痕作了定量研究。,定量观察了曲安缩松用量和增生性瘢痕的萎缩量。结论 瘢痕形成的时间越长治疗所需的曲安缩松剂量就越大;曲安缩松的总剂量随着瘢痕体积的增加而成比例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