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深入研究胆胰返流产生的原因,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病因中可能存在的解剖学因素,对23例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实验及解剖学观察。结果提示:①胆胰返流的产生存在解剖学原因,正常人中约87%(21/23)胰管开口处和胆管之间菲薄的壶腹隔膜,可以起到“活瓣”的作用,可能是防止胆胰返流的重要结构,而该活瓣构造不全者占8%(2/23)。②共同通道越长,则胆、胰管汇合位置越高,角度越大,造成“活瓣”样隔膜构造不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容易产生胆胰返流。这可能是共同通道过长者易发生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胆石症成因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查清。自Elmslie(1966)提出胰胆返流学说以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胰胆返流除可引起胆管或胆囊癌发生外,还因其破坏了胆汁胶态稳定性,推测与胆石形成有关。目前  相似文献   

3.
杨凯  姚兵明  曾宁 《广东医学》2023,(8):981-984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数据包括:性别、胆囊结石数量、大小、形态;胆囊管、胆总管、胰管直径、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胆胰汇合部长度、胆胰管汇合部角度。结果 6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年龄为(46.98±12.07)岁,其中男(34,55%)例,女(28,45%)例,56例患者(90%)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的典型症状,5例患者(8%)出现黄疸;46例患者(74%)胆囊结石为不规则、48例患者(77%)存在胆总管结石;此外胆胰管解剖结构异常患者分别为胆总管直径≥10 mm 57例(92%)及胆胰汇合部长度>10 mm 34例(55%)、胆胰管汇合部角度>30°37例(60%)、胰管直径>3 mm43例(69%)。结论 胆囊结石不规则、胆总管结石、胆胰管扩张及结构异常均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及早期内镜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应用内镜对136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的观察及治疗,并结合文献对AGP的发病原因、内镜治疗方法及时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胆总管最下端结石堵塞或排石损伤所造成的胆胰返流是AGP发病的重要原因;而共同通道具备了胆胰返流的解剖学基础;共同通道长,微小结石堵塞下端,而胆胰管开口保持互通又是AGP重化的重要条件。早期内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ES)或置入鼻胆导管引流(ENBD),清除或松动结石,解除梗阻,可迅速缓解病情,防止AGP重症化。  相似文献   

5.
杨连营 《右江医学》2007,35(6):723-725
胆石症患者胰腺炎的发生率约为无胆石症患者的4倍,胆源性胰腺炎所占急性胰腺炎的比例约为50%以上,其所占急性重症胰腺炎症的比例为80%左右,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应重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将其手术时机选择的现状作一综述。共同通道学说及发病机制Opie[1]提出“胆汁反流共同通道学说”,认为结石从胆囊下落嵌顿胆胰共同通道,胆汁反流胰管内激活胰酶自身消化引起急性胰腺炎。Acosta等[2]倡导的“胆石移动学说”,认为胰腺炎是结石移入或通过终末胆管,导致oddis括约肌痉挛而触发。Lerch[3]认为结石梗阻或乳头括约肌狭窄或痉挛引起胰…  相似文献   

6.
程开  王卓  吴文婷  卓越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70-1071
目的:探讨清胰利胆颗粒对胰腺炎大鼠AMS的影响。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法制作大鼠急性胰腺炎(AP)模型,并通过测定血清淀粉酶(AMS)活性对清胰利胆颗粒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清胰利胆颗粒各剂量组均降低了AMS活性,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AMS活性与AP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清胰利胆颗粒对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诚  杨玉龙 《中华医学杂志》2022,(18):1326-1329
胆胰管汇合部是指胆总管末端、主胰管开口及十二指肠乳头之间的区域。该部位的疾病会引起胆胰流出道梗阻,出现胆汁、胰液淤积或胰胆反流,诱发胆结石、胆管炎、胰腺炎等疾病。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是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方式,需要根据Oddi括约肌的解剖来确定切开的部位及长度,在解除胆胰流出道梗阻及胰胆反流的同时,避免肠胆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分析行胆道探查的70例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大胆石(直径>3mm)、微小胆石(直径≤3mm,伴或不伴有大胆石)、无胆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大胆石23例中,轻症23例,重症0例.微小胆石12例中,轻症9例,重症3例.无胆石35例中,轻症22例,重症13例.不同胆石情况的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胆石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胆石迁移和血、尿淀粉酶的升高.微小胆石较大胆石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且相对于大胆石所引起的急性胰腺炎为重.  相似文献   

9.
测定人及家犬胆汁的胰酶活性,观察胰液对胆汁保温沉淀过程的影响并制作胰胆返流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胆石病人胰胆返流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无胰胆共同通道的家犬胆汁的胰酶活性极低;新鲜胰液使胆汁保温沉淀压积显著多于对照组;有胰液返流的家犬胆系内出现胆砂。据此提出胰胆返流是某些病人胆石形成的原因之一。本文尚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疾病中最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达20%。AP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本文就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提出的三种AP发病机制学说及有关进展综述如下。自身消化学说本世纪初,OPie根据胆汁和十二指肠液返流进入胰腺后可引起AP,提出当胆汁和十二指肠液返流进入胰腺后,来自肠道的胰蛋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胰腺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为复发性胰腺炎的46例患者,经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及术中胆汁淀粉酶、胆道压力测定和胆道镜等检查,明确胆胰汇合部异常。以彻底消除胆胰返流为原则进行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结果患者共同通道长度大于1.0 cm者13例,全组胆汁淀粉酶高于血淀粉酶值2倍以上。术前胆道压力平均值高于术后平均值,术后全组病例症状完全缓解,24例随访52个月无腹痛发作。结论胆胰汇合部异常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引发胰腺炎是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根据临床症状、胆总管扩张,共同通道长度、胆汁淀粉酶值可做出诊断。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这类复发性胰腺炎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律南 《四川医学》1989,10(3):166-168
目前,对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微循环、细胞及分子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及理论。现简要介绍如下。一、胆汁、十二指肠液胰管返流与胰管粘膜屏障 1901年Opie根据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尸检发现结石嵌顿于乏特氏壶腹,提出了共同通道理论(Common Channel Thery),推测胰液经共同通道进入胆道而为胆汁激活,然后返流入胰管造成AP。近年Acostac及Kelly相继  相似文献   

13.
每逢年节,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相对增多.急性胰腺炎多见于青壮年,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和急性胆石性胆囊炎.主要因为胰管阻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和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非细菌性炎症.通常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两类,后者病死率很高,且易误诊.约70%的正常人胆和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壶腹部结石、蛔虫或肿瘤压迫阻塞,或胆道近段结石下移,造成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痉挛水肿、十二指肠乳头炎、开口处纤维化,或乳头旁十二指肠憩室等,均使胆汁不能通畅进入十二指肠内,返流至胰管内,激活胰蛋白酶进行"自我消化",发生胰腺炎.  相似文献   

1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犬十二指肠液的返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发生以后,肠胰返流是否发生。方法:向犬的胰管中注入自身胆汁和1%胰蛋白酶,制成AHNP模型,关腹前行十二指肠造瘘并夹闭造瘘管。对4只AHNP犬和4只对照犬,向十二指肠闭袢内注入泛影葡胺和印度墨水的混合液,保持十二指腑压力为4kPa,观察是否有肠胰返流发生,并测量十二指肠压力变化。结果:4只AHNP犬中3只胰管显彰,组织学切片现察4只AHNP犬的小胰管中均有墨水颗粒,但4只对照犬未见返流发生。AHNP发生以后,十二指肠内压迅速升高。结论:AHNP发生以后,由于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和十二指肠内高压,十二指肠液会持续地返流入胰管。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提出梗阻分泌学说、共同通道学说、十二指肠返流学说、逆向弥散学说、胰酶细胞内激活学说和胰微循环障碍学说。而胰酶自身消化是连结众多学说的最后公路,这已得到广泛认可。近年来围绕此观点不仅对胰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且对机体防御体系亦有相当的了解。本文拟简述有关胰酶、胰管粘膜屏障及体液抗酶体系等几个问题。 1 胰酶及其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胰腺外分泌可分泌消化三大食物的众多酶  相似文献   

16.
胆道结石在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处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系胰腺自身消化性疾病,属无菌性炎症[1]。胆源性胰腺炎(gallstonepancreatitis,GP)是由胆道疾病诱发的胰腺炎,主要是胆石嵌顿在壶腹或造成的肝胰壶腹括约肌水肿、痉挛,引起胆汁、胰液排泌不畅,导致胰酶异位激活,产生自身消化,引起胰腺、胰周进而全身的炎症反应。绝大多数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36例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的分析.结果儿童AP的病因:胆结石5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病变2例,胰头占位性病变1例,胰管多发性结石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AP 1例,恶性淋巴瘤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中并发AP 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可能诱发因素:病前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4例,有家族史1例,无明显诱因12例.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例.转归:3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儿童AP的病因以胆道疾病和特发性为主,胰腺病变一般较轻,预后良好.B超、CT和ERCP、MRCP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和临床分型至关重要.对儿童AP尚需制订合理的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诊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36例A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治疗的分析.结果儿童AP的病因:胆结石5例,胆总管囊肿6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性病变2例,胰头占位性病变1例,胰管多发性结石1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AP 1例,恶性淋巴瘤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化疗中并发AP 2例,坏死性淋巴结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可能诱发因素:病前进食油腻食物或暴饮暴食4例,有家族史1例,无明显诱因12例.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3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3例.转归:3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儿童AP的病因以胆道疾病和特发性为主,胰腺病变一般较轻,预后良好.B超、CT和ERCP、MRCP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和临床分型至关重要.对儿童AP尚需制订合理的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AP)是由于胰管阻塞,胰液进入胰腺间质组织,引起自身消化的急性胰腺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在妊娠过程中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在3/1000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80例胰腺炎患者常规磁共振(MRI)及MRCP图像,分析胰腺炎相关病变的异常影像表现,以评价MRCP在胰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80例中,MRCP发现胰腺炎相关病变者149例(占82.7%),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者31例(占17.3%)。其相关病变包括胆系结石103例,胆管炎症或狭窄12例,胰头、壶腹周围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8例,胰腺分裂3例,胆胰管合流异常6例,胆管或者胰管变异25例,胰腺囊性病变8例,胆管癌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胰管结石同时伴扩张5例。结论 MRCP对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望取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成为胆胰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