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有攻击行为者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以比较与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研究组BPRS敌对猜疑因子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MOAS及BPRS存在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与血清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血清胆固醇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有攻击行为者为冲动行为组,无攻击行为者(无冲动组)及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为对照,比较3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并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MOA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冲动行为组较无冲动组及正常对照组胆固醇水平显著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与胆固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甲状腺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索甲状腺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有攻击行为者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其与精神症状、攻击行为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甲状腺素(T4)水平与言语攻击、对财产的攻击行为有显著性相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焦虑抑郁症状有关。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贡献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单胺氧化酶A(MAOA)、色氨酸羟化酶(TPH)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参照ICD-10诊断标准,选取2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进行评定,98例MOAS加权总分≥4分者纳入有攻击行为组(研究组),114例MOAS加权总分0分者为无攻击行为组(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单胺氧化酶A基因、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MAOA、TPH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有攻击行为患者组与无攻击行为患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胺氧化酶A、色氨酸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攻击行为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为近2年内我院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共410例,其中男230例,女180例;年龄16~60岁。采用外显攻击行为修订版(MOAS)。该量表由言语攻击、对财物攻击、自身攻击和对他人体力攻击等4个因子,以0~2作3级评分,总分≥4分为有明显攻击行为,<4分为无明显攻击行为。同时评定BPRS。采用SPA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有明显攻击行为者150例,占36·6%,其BPRS中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因…  相似文献   

6.
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加强防范。方法 对73例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一般资料、量表资料调查,并与227例不伴攻击行为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攻击行为发生的易感因素。结果 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24.3%;既往有攻击行为史、病前性格不良、男性患者、首发年龄低、阳性症状突出是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和发生攻击行为的易感因素。结论 需加强治疗和监护,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资料、P300潜伏期及P300振幅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P300潜伏期和P300振幅与MOAS总分、各因子分和BPRS总分、各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加强防范。方法应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一般资料分析对45例(观察组)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2例(对照组)无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32.85%,一般资料显示:年龄低、受教育年限低,从事体力劳动,性格外向,家族史阳性,既往有攻击史是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特点和易感因素(P<0.01 P<0.05)观察组BPRS中敌对猜疑、激惹性思维障碍、行为紊乱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年龄低,受教育年限低,从事体力劳动,性格外向,阳性家族史,既往有攻击行为,敌对猜疑,易激惹,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可预防和减少其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体感诱发电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性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冲动性暴力攻击组(研究组)与无暴力攻击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SEP各主要成分,并对SEP与精神症状,攻击行为亚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研究组在各脑区的SEP-P2潜伏期均较对照线明显缩短,而波幅仅在CZ脑区有明显增高,潜伏期缩短与情感淡漠或无关,以及外向性攻击行为有显著性相关,波幅增高则有与言语攻击等程度较轻的攻击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其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93例,无暴力犯罪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80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MOA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对患者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暴力行为和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多居住在农村,多数未曾治疗精神疾病,未曾于精神专科医院住院(P0.05);研究组MOAS中财产攻击、体力攻击评分及总分,以及BPRS中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分及总分均较高(P0.05);研究组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前1周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明显的冲动、治疗不合作(不依从)、暴力致人受伤、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所致愤怒(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年限(OR=0.567,P=0.023)、财产攻击(OR=0.023,P=0.004)、体力攻击(OR=0.012,P=0.002)、既往治疗情况(OR=35.119,P=0.030)是暴力犯罪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文化程度低、已有对财物攻击和体力攻击行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犯罪行为的危险因素;而积极治疗有助于减少暴力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85例,分为攻击组(n=31)和非攻击组(n=154),采用SPSS13.0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诊断分型、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总分及因子分、婚姻状态等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诊断分型等是预测攻击行为的一个方法;家庭史、既往攻击史、入院态度是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婚姻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77例,随机分为有无认知行为疗法两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量表(insight scale)、功 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前、治疗第2、4、8周末各评定1次,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90项症状清单(SCL-90)总分.结果:研究组(有认知行为治疗)在治疗第4、8周末BPRS、insightscale、GAF评分较对照组(无认知行为治疗)改变显著.结论:早期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能明显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全程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性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药物组各58例,其中脱落7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全程综合干预措施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分别于入组时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所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结束时,干预组的BPRS、NOSIE-30中的总消极因素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而NOSIE-30总分、总积极因素及GQOLI评分均明显高于药物组。结论:全程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入组前后实施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以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治疗12个月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QOLI-74心理健康因子评分和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63例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病情;同时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根据心肌酶是否高于正常值分为:观察组(心肌酶增高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心肌酶正常组)。观察组于治疗4周后复查心肌酶和量表再次评估。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LDH、α-HBDH、CK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以CK、CK-MB值增高显著(P均0.001);治疗后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前观察组SA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SAN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BPR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PRS、SAPS评分显著下降(P均0.01)。观察组SAPS评分与血清CK、CK-MB水平呈正相关(r=0.42,P=0.02;r=0.37;P=0.04)。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阳性症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第1代抗精神病药(FGA)联合与未联合第2代抗精神病药(SGA)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为FGA联合SGA,对照组则为持续应用FGA,治疗至少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以探究性眼动检测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结果:探究性眼动检测治疗前凝视点数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尽管经过联合SGA治疗后两组间凝视点数虽不存在差异(P〉0.05),但联合组治疗前后的凝视点数增加值却显著好于对照组(P〈0.001);反应性探索(RSS)评分在疗前、疗后两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所有联合SGA患者在治疗后PSP评分均显著优于未联合用药组(P〈0.05或P〈0.001);LSD分析提示:尤以联合利培酮或阿立哌唑对患者PSP评分改善最为显著(P均〈0.001)。结论:联合SGA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尤其对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方法:将48例住院的急性治疗期后的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工娱疗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心理治疗.在入组时及治疗后均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