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风先兆证病因病机及防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风先兆证病因病机及防治的初步探讨邹忆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指导:王永炎关键词:中风先兆证;病因;病机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征,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近20年来中风病预报与预防的临床及学术研究进展,就中风病的预防与预报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以目前的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水平,不仅不能对中风病作出较为合理的预报,而且容易产生许多不良后果。而中风病的预防,由于目前对中风病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基础实验,均提供了大量可信的数据,针对这些肯定的或基本肯定的中风病危险因素,进行中、西医的现场干预和临床防治,必将有效的降低中风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痰浊与中风病、瘀血与中风病、痰瘀互结与中风病等的关系,提示痰瘀互结为中风病的病机关键,为临床提出了痰瘀并治贯穿于中风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总数的75%。中风病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我们在长期临证基础上,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研制出龟羚熄风胶囊,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型缺血性中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揭示该药的作用机理,我们进行了龟羚熄风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1.1 动物与试剂  龟羚熄风胶囊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990316。实验室以0.5%羧甲基纤维钠…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治脑出血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出血是临床急重症,属中医中风病范畴。致死率、致残率高,笔者根据该病中医临床变化的特点,运用痰瘀同治法,自拟祛瘀化痰通脉汤治疗该病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风叉称脑卒中,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病变半年以后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痴呆、口眼歪斜等功能障碍。由于中风病在全球的高死亡率、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它给各周的医疗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针灸为特色的河北省示范中医院——河北涉县中医院,对中风病的治疗形成了一套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诊疗体系,采用分期辨证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应用疗效显著,特别是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针刺治疗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在治疗后获得最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中风病168例临床探讨孙东健,康凯,康昱(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255400,中国中医研究所西苑医院,100091)关键词中风病;中医治疗我院1986年10月~1995年12月收治急症中风病168例,笔者根据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病被历代医家视为风、劳、臌、膈四大难证之首,也是现代人类三大主要病死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的特点.中医传统认为,风、火、痰、气、血、虚六端是中风病的主要病理因素,随着现代对中风病病理机制及临床治疗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医"毒"的理论,逐渐认识到毒邪与中风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痰证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中风病痰证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收集中风病痰证患者32例,非痰证患者31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检测血清TC、TG及LDL-C水平。结果中风痰证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高于非痰证患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风病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痰证组血清TG、TC、LDL—C水平较非痰证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P〈0.01)。提示:中风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血脂代谢紊乱;中风病痰证可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血脂代谢指标进行客观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风病中医康复的文献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中风病中医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中风病中医康复医疗的临床与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万远铁教授是武汉中医医院中风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疗近四十年,对中风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认为:“风”、“痰”、“瘀”是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而“瘀”既是中风病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产物,并贯穿于中风病各发展阶段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中医分期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一般按“中经络”,“中脏腑”分类辨治,这种方法虽然简明、易掌握,但施之临床则过于笼统,中风病急性期起病急骤;发病后一般迅速达到极期,其后经历稳定,恢复等过程,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病机特征,为此,笔从临床实践中,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后遗症期探索不同阶段的病机特征,确定不同的最佳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是一种发展快、恢复慢、死亡率高、致残重的急性局部脑血管病,临床的主要表现是偏瘫。一旦发病,不仅患者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影响。因此,中风病的康复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中医膏摩康复应用越来越多,整体调节康复效果得到肯定。中医膏摩外治方药治疗中风病始见于《肘后救卒方》,本书记载“丹参膏”用膏摩方法治疗“瘫痪不遂,偏枯拘屈,口娲”。历代多有发展。笔者以中风膏摩方为线索,对中风膏摩康复疗法源流做一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近10年来经方在治疗中风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大致总结了常用9个方子的适应证 候、作用机制、应用时机、加减规律等,并对经方在中风病中应用提出几点意见,以期对今后的临床及研究有所帮 助。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药治疗腔隙性脑梗死重要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属难治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但由于近年来中风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以及对中风病危险因素的防控,尤其是高血压病的早期积极治疗和有效控制,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有越来越轻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田玉美是湖北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擅长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对中风病有独到见解,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笔者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其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有所体会,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中风病1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治疗中风病130例疗效观察孙中林(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关键词:中风病,辨证论治,病机,治法,疗效笔者自1983年至1993年,以辨证论治为主,观察治疗130例中风病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中...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从而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供血不足,使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称力脑中风。中风病没有地区之分,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从而提示了中风病的广泛性,各类中风病各有其共同性和特异的临床表现。发病治疗后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及个人造成很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大量摄入高胆固醇、高脂肪,从而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供血不足,使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称力脑中风。中风病没有地区之分,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从而提示了中风病的广泛性,各类中风病各有其共同性和特异的临床表现。发病治疗后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及个人造成很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又名卒中、真中风、类中风、偏枯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一旦发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明显的致残率。笔者通过临床多年对中风病的研究,总结了点滴经验,望与同仁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