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部居民楼蟑螂侵害情况和防治效果。方法用药激法调查蟑螂密度,化学防治采用奋斗呐滞留喷洒和优士灭蟑胶饵。结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防治前不同房间平均密度为2.3~16.8只/间,施药后3 d密度为0.1~1.3只/间,杀灭率为91.07%~97.67%,15 d后为0只/间,杀灭率为100%。结论该住宅楼蟑螂侵害严重,滞留喷洒结合灭蟑胶饵、颗粒饵杀灭蟑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价滞留喷洒与饵膏杀灭蟑螂的效果。方法采用粘捕法监测投药前后蟑螂密度,用蟑螂密度下降率来评价灭蟑螂效果。结果第1次灭蟑后蟑螂密度能得到迅速控制,密度下降率在50.00%~92.11%;第2次灭蟑后密度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密度下降率在98.79%~100.00%。结论通过现场灭蟑观察,证明采用滞留喷洒与饵膏杀灭蟑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科学有效地控制青岛市的蟑螂密度。方法采用询问法、药激法、粘捕法调查蟑螂的侵害率和密度;采用药膜法监测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采用熏蒸、滞留喷洒、热烟雾、毒饵和胶饵等方法,进行蟑螂杀灭效果研究。结果青岛市德国小蠊构成比由1998年的12.85%上升到2009年的100%,其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从2001年至2009年大幅下降,对残杀威、乙酰甲胺磷、敌敌畏等几乎没有抗药性;采用单纯滞留喷洒法、滞留喷洒加热烟雾机喷烟法、滞留喷洒加"旋风2000"熏蒸灭蟑法,近期酒店业杀灭率达95%以上,但2个月左右蟑螂密度回升,采用综合卫生清理加灭蟑胶饵和毒饵法灭蟑,蟑螂密度常年保持较低水平,用粘捕法几乎测不到蟑螂。结论充分了解城市蟑螂的侵害状况、孳生环境、抗药性状况,采用适宜的毒饵和毒胶能致局部蟑螂区域性灭绝。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院病房蟑螂侵害状况,探索在医院环境中适宜的灭蟑方法。方法采用粘蟑纸调查蟑螂的侵害率和密度,在病房不同的楼层使用不同的灭蟑药物,观察灭蟑效果。结果布粘蟑纸191张,获阳性纸80张,蟑螂侵害率为41.88%;捕获蟑螂243只,蟑螂侵害密度为1.27(只/张)。生物灭蟑胶饵和3种杀虫剂处理的不同楼层和功能区域,杀灭后的第30天蟑螂侵害率下降平均为97.42%;蟑螂密度下降平均为99.27%。结论生物灭蟑胶饵和杀虫剂灭蟑均能取得良好的杀灭效果,胶饵类灭蟑制剂更适宜在医院病房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有效地控制列车蟑螂密度。方法采用药激法调查列车蟑螂的种类和密度;采用烟熏、滞留喷洒、毒饵、胶饵和超低容量喷雾等方法,进行蟑螂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德国小蠊在武汉列车蟑螂种群构成比为91.60%~94.46%;高等级列车至低等级列车的蟑螂侵害率依次上升为6.85%~37.69%;单纯滞留喷洒和烟熏灭蟑1周后的杀灭效果为82.35%~100%,但是2个月左右蟑螂密度迅速回升;定期采用滞留喷洒加灭蟑胶饵和毒饵法灭蟑1周后的杀灭效果为91.94%~100%,2个月后蟑螂密度持续维持较低水平;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和烟熏法应急处理车厢的48 h杀灭率分别为95.83%和87.69%,施药成本分别为28和40元/车厢。结论定期采用滞留喷洒加灭蟑胶饵和毒饵法灭蟑可将列车蟑螂密度持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控制列车高密度蟑螂,其刺激性、安全性优于烟熏法灭蟑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某招待所蟑螂侵害情况和拜灭士杀蟑胶饵防治蟑螂的效果。方法 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化学防治采用拜灭士杀蟑胶饵。结果 密度指数为8 .22只/盒·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总捕获数的99. 18%。施药后1周密度指数为0 .95只/盒·夜,杀灭率为88 .49%;施药后1个月密度指数为0 .24只/盒·夜,杀灭率为97 .04%。结论 该招待所德国小蠊侵害严重,采用拜灭士杀蟑胶饵防治,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其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胶饵类灭蟑剂对医院住院大楼内蟑螂杀灭效果。方法采用氟虫腈杀蟑胶饵对住院大楼进行灭蟑,采用目视法及粘蟑板法监测灭蟑前后蟑螂密度。结果共监测340间房间,灭蟑前房间阳性率为24.52%,活蟑螂数为572只,平均密度为3.69只/间,其中黑胸大蠊370只(64.69%),德国小蠊214只(37.41%)。灭蟑后房间阳性率为27.57%,活蟑螂数为113只,平均0.61只/间,其中黑胸大蠊94只(83.19%),德国小蠊19只(16.81%)。灭蟑率为83.47%,对黑胸大蠊杀灭率为78.72%,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为92.54%。对灭蟑后各病房住院人数和捕得蟑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389(P=0.000),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胶饵类灭蟑法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好于对黑胸大蠊的杀灭效果,且蟑螂密度随住院患者人数增多而增大。但采用90%的灭蟑率作为考核灭蟑效果的标准,本研究发现胶饵类灭章法在医院环境下灭蟑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快餐厅使用杀蟑胶饵与灭蟑烟雾剂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采用目测法观察施药前后蟑螂密度下降率来评价杀蟑效果。结果施药30d后蟑螂杀灭率达98%以上。结论杀蟑胶饵与灭蟑烟雾剂配合使用杀灭德国小蠊,能减少用药成本,节省时间,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灭蟑方法对甘州区室内蟑螂的杀灭效果。方法在甘州区选择蟑螂危害较重的4栋居民楼,采用不同的灭蟑方法进行现场杀灭,并在灭前、灭后7 d、30 d用粘捕法测定蟑螂密度。结果滞留喷洒、胶饵、滞留喷洒和胶饵联合使用、1%毒力岛杀蟑饵剂的7 d杀灭率分别为72.07%、60.50%、82.34%、90.76%;灭后30 d杀灭率分别为66.67%、76.83%、91.49%和95.28%。结论采用联合用药和1%毒力岛杀蟑饵剂的杀灭率效果明显高于单一用药方式,且1%毒力岛杀蟑饵剂安全、高效,蟑螂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作为甘州区室内灭蟑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吡虫啉灭蟑胶饵对医院住院部蟑螂防治效果。方法采取粘捕法对医院住院部病房进行蟑螂密度监测,采取吡虫啉灭蟑胶饵开展现场灭蟑。结果住院部共计调查46个房间,侵害率为82.6%,施药前阳性房间平均密度指数为7.4只/(张·夜),捕获蟑螂种类均为德国小蠊。采用灭蟑胶饵后,第1、3、5、7、30天的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1.5%、98.7%、99.8%、100%和99.5%。结论 2.5%吡虫啉灭蟑胶饵对蟑螂控制效果显著,并有一定持续期,可以用于医院住院部的蟑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3种灭蟑方法对中小餐馆现场灭蟑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3种灭蟑方法对中小餐馆的灭蟑效果。方法一号餐馆选用滞留喷洒加烟雾弹处理;二号餐馆选用烟雾弹加胶饵处理;三号餐馆选用胶饵处理。结果选用滞留喷洒加烟雾弹处理的餐馆1周后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为93.18%;2周后为91.33%;4周后为83.90%。选用烟雾弹加胶饵处理的餐馆1周后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为88.55%;2周后为98.17%;4周后为98.86%。选用胶饵处理的餐馆1周后对德国小蠊的杀灭率为96.22%;2周后为98.63%;4周后为99.54%。结论3种灭蟑方法中,烟雾弹加胶饵处理法、胶饵处理法灭蟑效果较好;烟雾弹加胶饵处理法,既能取得良好的灭蟑效果,又能降低灭蟑成本,是一种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娱乐场所蟑螂调查及高效灭蟑毒饵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佛山市某夜总会蟑螂侵害情况和采用高效灭蟑毒饵防治蟑螂的效果观察;方法: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化学防治采用高效灭蟑毒饵;结果:密度指数为9.47只/盒·夜,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占总捕获数的99.30%。施药后1周密度指数为0.47只/盒·夜,杀灭率为95.04%;施药后1个月密度指数为0.13只/盒·夜,杀灭率为98.63%;结论:夜总会蟑螂侵害严重,采用高效灭蟑毒饵防治,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其密度在不足为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拜灭士杀蟑胶饵防制德国小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拜灭士杀蟑胶饵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现场实验观察。结果密度指数为8.22只/盒.夜。施药后7 d、30 d和60 d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5.35%,97.38%和96.80%。结论拜灭士杀蟑胶饵杀灭率高,持效期长,适用于防制德国小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创国家卫生县城、有效开展灭蟑和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灭鼠采用毒饵进行杀灭,粉块法监测;灭蟑螂采用滞留喷洒与胶饵进行杀灭,粘捕法监测。结果鼠类杀灭率为94.93%,蟑螂杀灭率为94.41%。结论基本摸清了新疆和静县鼠类和蟑螂的基本情况,掌握了其不同地区灭前、灭后的鼠密度和蟑螂侵害率。  相似文献   

15.
某部食堂蟑螂现场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基层部队蟑螂防治的有效措施。方法A食堂使用滞留喷洒处理,B食堂使用烟雾弹处理,C食堂使用滞留喷洒加烟雾弹处理。结果处理后1、2、4周,A食堂的蟑螂平均杀灭率为98.29%;B食堂的蟑螂平均杀灭率为96.53%;C食堂的蟑螂平均杀灭率为99.30%。结论滞留喷洒加烟雾弹的处理措施.灭蟑效果可靠,优于单独使用滞留喷洒或烟雾弹;同时防治成本低,适于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洁园灭蟑饵剂现场杀灭德国小蠊的效果。方法现场实验观察。结果施药前密度指数为7.25只/盒·夜,施药后7、30和60d德国小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4.05%、96.55%和95.26%。结论洁园灭蟑饵剂对德国小蠊灭效好,持效期长,值得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蟑螂监测及侵害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蟑螂种群、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变化及侵害状况,为甘肃省制定蟑螂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进行监测。结果布放粘蟑板2160张,回收张数2120张,阳性张数457张,粘蟑数8651只,密度4.08只/张,侵害率21.56%。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结论甘肃省蟑螂种群构成以德国小蠊为主,侵害率以宾馆和居民区较高,应进一步加强该优势种群的监测与抗药性监测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