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省各受灾地区积极开展了消杀灭工作,使用了大量的消杀灭药剂。为保障灾区人民和救灾人员身体健康,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合理安全使用消杀灭药剂,我们起草了地震灾区消杀灭药剂中毒的预防与急救措施,供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及医疗救护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导致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发生剧变,对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产生未知影响。大量的尸体腐烂、废墟垃圾、遍地瓦砾,为病媒生物的繁殖与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灾后要防大疫,做好灾区预防性消毒和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然灾害灾后常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控制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灾后病媒生物危害和特点,结合相关规范标准,总结监测控制的方法及措施。结果自然灾害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媒生物的孳生繁殖,造成灾区病媒生物局部密度升高、种群结构和生态习性变化,增加了防治难度,极易导致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发生。结论通过加强灾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开展风险评估,采取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的防控措施,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可降低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确保大灾后无大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东省多地遭受暴雨,造成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卫生部门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开展了灾后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做好受灾地区环境消杀灭、病媒生物滋生地消除、饮用水消毒、食源性疾病防治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灾区环境卫生等的灾害卫生防病应急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区的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是地震灾后防止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的重要工作,是地震灾后救援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在地震灾区有效实施媒介生物的监测和控制,目前没有相关的标准可以借鉴,这给地震发生后的救灾工作带来不便,导致相关工作被延缓或推迟,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做法在地震灾区被执行.通过制定《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震灾》的标准,为震灾发生时的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工作提供基本指导.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措施与效果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以巩固大灾之后无大疫成果和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方法搜集、整理绵阳传染病疫情资料、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卫生防疫工作实践,描述并分析卫生防疫效果。结果总结出10条卫生防疫措施:统筹指挥、整合资源,医疗卫生防疫覆盖到村;统一技术方案,规范应急处置;狠抓环境整治和消杀防疫,消除疾病隐患;注重能力恢复,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分析;现场快检与实验室监测相结合,保证饮水安全;严格食品卫生监管,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进行应急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开展卫生学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救灾防病知识。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无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下降29.23%。结论汶川地震灾后绵阳采取的卫生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京市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病媒生物防治效果,为奥运保障的消杀灭工作及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2008年5-9月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调查对象为鼠、蚊、蝇、蜚蠊;按全市统一要求进行监测,捕获的媒介生物毒杀后分类鉴定。在进行孳生地清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5·12大地震发生后,自然环境受到巨大破坏,污染严重,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成为地震灾后疾病预防控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就我省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中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做法与体会总结如下。1物资准备1.1消杀药品准备的消毒药品主要是含氯消毒剂,包括泡腾片和漂粉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口岸医学媒介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发生,对港区及周边400m防控范围内医学媒介生物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盐田口岸的卫生安全。〔方法〕成立专业消杀灭队伍,在检验检疫部门监督指导下,对港区内、外环境开展消杀灭工作,口岸建立防控设施。〔结果〕港区场地硬化率95%以上,环境绿化率60%,建造防鼠网7.2km,防鼠灯17盏,下水道安装防蚊闸736个,布放毒鼠屋540个。〔结论〕采取综合治理防控措施,医学媒介生物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指标符合《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控制标准》(SN/T1415-2004)。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与效果,旨在确保大灾之后三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方法搜集、整理绵阳震后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卫生防疫工作相关报表与专题调查及报告,提出相关卫生防疫措施: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卫生防疫工作覆盖到村;规范应急处置,统一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和消杀防疫,消除病媒生物性疾病隐患;防止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发生,严格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保证灾区饮水安全,加强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加快能力恢复,注重疫情监测报告与分析;加强应急接种,建立有效免疫屏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灾后卫生防病知识,开展灾民安置点及学校卫生督导检查,控制群体危险因素发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防止媒介生物孳生,研究"5.12"地震后3年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状况,分析卫生防疫工作效果。结果由于卫生防疫工作应对措施得当,灾区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1月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4.0938/10万)较地震前(2008年)同期水平(29.1069/10万)下降了17.22%。结论 5.12地震后绵阳市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科学有效,处置有力,确保了大灾之后3年无大疫的控制目标,对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卫生防疫工作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健康》2013,(6):29-30
地震灾后,居民失去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各种生活设施遭到破坏,污水、粪便、垃圾无法处理,再加上畜禽尸体腐烂,导致蚊、虫、鼠类大量孳生,居民可能染上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2.
蜚蠊(Blatta)是蟑螂的学名。5.12大地震之前汉源县未开展过蜚蠊种群调查,为防止灾后因病媒生物所引发的疾病流行,确保大灾之后不发生大疫的目的,在蜚蠊孳生繁殖活动高峰7月~8月与支援抗震救灾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联合,开展了蜚蠊种群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春夏之交,四川里氏8级地震震惊世界。灾难摧毁了家园、夺占了几万人的生命,波及甘肃,陕西等省市。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瞬间、巨大.直接的破坏力,也体现在灾后生态环境破坏,水源和食品污染、媒介生物孳生等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即所谓“大灾之后易有大疫”。  相似文献   

14.
控制站车鼠、蟑螂危害是改善客运卫生的重要标志。消杀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安全运输生产和职工旅客的身体健康 ,关系着铁路运输企业的文明形象。我站消杀灭工作始于 195 8年 ,1998年重新组建为消杀灭科 ,就如何加强站车消杀灭工作 ,积极探索站车鼠、蟑螂控制管理模式 ,开展创新活动 ,建立了站车消杀灭工作良性运行的有效机制 ,为铁路部门赢得运输市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提高了客货营销和消杀灭技术在市场的竞争力。1 转变观念 ,理顺机制1 1 从业人员配比上给予高度重视以前防疫站的消杀灭工作由站车卫生科人员兼职 ,存在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各种生物发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异,各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新的微生物变异品种层出不穷。进一步加强医学媒介生物检测实验室建设,扎实做好医学媒介生物检测工作,是有效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和致病因素传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证。从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高度,无论应对外来传染病传入还是  相似文献   

16.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技术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空港口媒介生物防制不仅是防止流行病发生和扩散的重要措施,也是旅行保健和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对鼠、蚊、蝇、蜚蠊的调查,并根据机场环境特点采取了相应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媒介生物。  相似文献   

17.
热带岛礁处于高温、高湿、高盐和高辐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脆弱。人员多且高度聚居,产生了各类垃圾,有利于鼠、蝇和蟑螂等有害生物孳生、繁殖。热带气候条件下,医学媒介生物种群结构及生态习性具有独特特点,人群同时发生多种医学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几率很大。由于热带岛礁化学药物效能降低,医学媒介生物的防控难度增大,开展知识宣教,动员全员参与,强化医学媒介生物监测,采用环境卫生整治为基础,物理隔绝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手段,重点加强食堂、厕所、生活垃圾等的卫生管理,尽量减少化学药品使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优选环保的药械,以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闽北山区的浦城县1992年7月上旬遭受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时值初夏,气候温和,蚊蝇密度高,细菌繁殖快,加之污染源随洪水广泛扩散,有利于传染病流行和蔓延。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我们在狠抓蚊、蝇孳生场所和外环境的杀虫工作降低媒介昆虫密度的同时,对因污染源外溢被洪水浸泡过的生活住房,进行彻底的漂白粉消毒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源,从而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表明漂白粉,消毒对灾后防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有效防止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的传人,保护人体健康,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服务。[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在国际间播散情况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和国际间交往的增加带来国际间传播的风险。[结果]医学媒介生物可传播的病原体达数千种,其中虫媒病毒500余种,还有细菌、立克次体、原虫等。我国国境口岸地区已发现确认的640余种医学媒介生物中可作为传播媒介的种类达440余种。历史上医学媒介生物传播的传染病大流行,常因国际间交往时,通过感染病例或携带病原体的医学媒介生物的被动输入而引发。为有效防止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传人,世界上许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通过调查显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医学媒介生物具有来源广、数量大、种类多、阳性率高、风险性大等特点,其极有可能在我国口岸地区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孳生繁衍,并将国外传染病输入我国,甚至造成大流行。[结论]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传人的潜在风险也在激增。应高度重视对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的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媒介生物(Vector),即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1]。媒介生物是多种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给人类的健康和口岸卫生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在保障出入境旅客身体健康、防止病媒传染病在国境口岸只见相互传播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现重点对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的媒介生物监测及控制工作提供借鉴。1国境口岸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