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制定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方法,按人口构成抽取15岁以上各年龄段的居民101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吸烟率35.7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5.53%,女性吸烟率为15.29%;饮酒率为28.85%;运动不达标率为67.19%;膳食不合理率为94.17%;结论大洼县居民普遍存在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马鞍山市雨山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社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卫生部妇幼与社区卫生司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社区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与锻炼、饮食习惯和体重等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人群吸烟率为24.12%,男性为40.07%,女性为2.15%,男性高于女性(χ2=3 988.24,P〈0.001)。饮酒率为7.52%,男性为14.36%,女性为0.67%,男性高于女性(χ2=1 020.97,P〈0.001);主动锻炼率为11.16%,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15,P=0.699)。成人居民肥胖率为50.32%,女性为48.65%,男性为52.50%,男性高于女性(χ2=16.97,P〈0.001);超重率为17.60%,女性为20.64%。居民饮食合理率较低。结论: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少体育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玉环农村社区居民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调查所有农村社区中≥35周岁的社区户籍居民。在SPSS 16.0中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125 479名调查对象中,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3.6%,饮酒率为19.3%,高盐膳食率为19.7%,规律体育锻炼缺乏率为91.9%,均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结论玉环县农村社区≥35周岁成人居民慢性病危险行为暴露水平较高,应进一步加以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监测点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现状,为制定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四川省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与锻炼、饮食习惯和体重等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调查人群吸烟率为33.79%,男性为71.10%,女性为1.67%,男性高于女性(X2=1 047.88,P<0.001).女性被动吸烟率(61.60%)高于男性(53.44%).饮酒率为44.93%,男性为68.77%,女性为24.42%,男性高于女性(X2=331.30,P<0.001);饮酒者中,男性过量饮酒比例为82.25%,女性为52.70%.体力活动不足的比例为17.24%,男性为36.36%,女性为16.67%,男性高于女性(X2=34.61,P<0.001).每天饮食中主食、新鲜蔬菜比例较高,分别占99.76%和95.17%;水果、禽类及制品、水产品(海鲜)和蛋类及制品的摄人较少;豆类、乳及其制品的摄入频率低;烟熏食品摄人频率仍然较高,分别占99.76%和95.17%.居民肥胖率为7.22%,女性为8.32%,男性为5.94%;超重率为17.60%,女性为20.64%.结论 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少体育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掌握集安市不同地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及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和发病趋势,为慢性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高血压患病率24.16%、糖尿病9.83%。在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中,男性吸烟率50.88%、女性吸烟率27.66%;男性饮酒率21.20%、女性饮酒率13.00%。结论集安市男性吸烟率未见明显下降,总体烟民规模仍呈扩大态势;青壮年人群饮酒行为不容乐观;18岁以上居民中接近一半的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成人超重与肥胖处于高流行水平;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糖尿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在我县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80个调查户,从480个调查户中抽取480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表调查、人体测量和收集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等资料.[结果]48.13%的监测人群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监测人群的吸烟率、饮酒率、不合理膳食、超重率、肥胖率、体力活动不足、精神因素、伤害等危险因素分别为26.5%、48.2%、32.6%、12.9%、11.9%、18.7%、15.6%、8.9%;高血压患病率为24.2%;男性接触吸烟、饮酒两项危险因素高子女性,缺乏体力活动及精神因素为女性高于男性;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吸烟行为、肥胖、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病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行为和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富阳市成年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生活方式现状,为制订慢性病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市480户1008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访问式问卷调查。结果:现在吸烟率为25.79%(男性为58.50%);重型吸烟率为16.67%,被动吸烟率为54.17%,被动吸烟者的平均每天被动吸烟时长为100分钟。现在饮酒率为30.06%(男性为59.41%),过量饮酒率为15.77%(男性为33.56%),45-59岁年龄组居民的过量饮酒率最高,达21.43%;轻度活动率和主动锻炼率分别为34.72%和15.77%,60岁以上年龄组居民的轻度活动率最高,达42.92%。与我国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相比,水果、奶类和坚果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不足,钠盐和烹调油摄入过量。结论:富阳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尚存在吸烟率高、过量饮酒、主动锻炼率低、膳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柳州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为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一个街道办的某社区作为调查点用KISH表确定每户一名年满15周岁以上居民共862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人群吸烟率为22.6%,其中男性吸烟率47.9%,女性吸烟率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率为30.04%,饮食口味嗜咸的人占33.4%,居民每天吃肉的人占49.07%、吃腌熏食品的占11.25%、喝牛奶的占28.77%、吃豆制品的人占11.02%、吃蔬菜的人占63.34%、吃水果的人占39.09%。有38.56%的人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练,人群总超重率为31.55%,肥胖率为2.43%,腰围超标率26.68%,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为28.65%。结论柳州市居民普遍存在吸烟、饮酒、膳食不平衡、体育锻练不足以及超重、肥胖等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今后应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开展干预,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城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长沙市城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流行趋势、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将长沙市城区居民20万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个街道12个社区18~69岁常住居民420人。采用集中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结果影响长沙市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30.39%)、心脑血管疾病(15.72%)、消化系统疾病(13.09%)、呼吸系统疾病(5.71%)、糖尿病(1.43%)。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人群总吸烟率为35.24%,总饮酒率为39.76%,缺乏运动63.10%,超重26.67%。结论长沙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应抓住时机,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成都市成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于2008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成都市主城区及近郊区县12个社区7 179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24.49%的调查人群患1种以上慢性病;人群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18.16%和5.20%;12.06%的人群缺乏体力活动;人群钙质摄入不足率和嗜腌食品率分别为9.90%和1.81%;人群非定时就餐率和不规律早餐率分别为7.29%和8.20%;超重、肥胖的粗率分别为24.15%和5.39%,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1.47%和4.69%。19.92%的人群从未测过血压;38.64%的人群从未测过血糖;35.45%的调查人群从未做过健康体检。结论成都市成年居民普遍存在着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危险因素,且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应将慢性病作为一组疾病针对共同的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同时建立和完善人群健康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陈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52-2556
目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后居民生活条件较震前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为掌握居民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干预策略而开展调查。方法震中汶川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35.2%、现在每日吸烟率90.6%;过去12月的饮酒率34.8%、危险饮酒率7.3%、有害饮酒率8.0%;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者占33.0%、畜肉及其制品摄入量过多者占64.0%、人日均盐摄入量9.7 g、人日均食用油摄入48.5 g;每周3次每次30 min及以上锻炼者仅5.6%、身体活动日均达到相当于6 000步以上水平的只有9.3%。结论调查对象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吸烟水平较高,膳食结构欠合理,锻炼人数少且锻炼量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制定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对3 599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人群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0.6%、5.7%、21.8%、27.9%、7.1%、5.0%、10.1%、46.2%、3.8%;人群现在每日吸烟率、危险饮酒率、有害饮酒率分别为22.8%、7.0%、5.6%。膳食结构不合理,禽畜肉类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偏高,其他食物仍较低;盐及烹调油人均每日摄入量分别为10.19克及42.27克。居民能保持经常锻炼的比例仅为9.7%。结论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从控制体重、血压、血糖以及控烟、饮食和运动等干预入手,以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及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 914人,麻城居民吸烟率为26.54%,不吸烟人群居民二手烟接触率为25.68%;人群饮酒率为25.50%,日均植物油、食盐摄入量为46.42克、9.49克,超重率为25.29%,肥胖率为7.84%;人群腰围超标率为31.09%,男性腰围超标率31.70%;女性为30.49%。男女腰围超标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饮酒、超重、肥胖、膳食不合理、腰围超标等情况严重,建议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相关生活行为方式,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万州区、大足区、綦江区与奉节县抽取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经Epidata3.02双录入后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人群吸烟、饮酒、身体活动情况。结果共计调查1528人,农村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2.51%,42.28%的农村居民有被动吸烟史。过去12个月内饮酒率为22.84%,居民膳食以米面为主,蔬菜水果摄入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奶制品(21.47%)食用比例较低。44.31%的居民有高强度的劳动,68.52%的居民有中等强度的劳动,休闲时分别有2.55%与6.68%的居民有高强度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天静态生活的时间为3h。结论农村居民吸烟率与饮酒率较高,存在膳食不合理与身体活动不足的情况,应针对农村地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桐乡市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8岁以上户籍居民1200人进行调查,分析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人群吸烟率为31.67%,标化吸烟率为30.62%。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3.96%和2.84%;男性高于女性(P〈0.001);饮酒率为38.33%,标化饮酒率为38.00%。男性为60.42%,女性为18.61%,男性高于女性(P〈0.001);成人居民肥胖率为6.00%,标化肥胖率为5.65%。女性高于男性,但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年龄、BMI、家族史、饮酒、精神状况及睡眠质量是最主要存在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结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高水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应积极开展健康行为教育,预防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城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上海市城区居民中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城区的480名年龄在18~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城区居民慢性病的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较高,其中吸烟率、饮酒率、苯丙类致癌物质及高钠食品摄入率、高脂摄入率、缺少体育运动率和超重率分别为27.14%,28.39%,9.60%,17.75%,57.62%和29.02%。调查对象自报高血压患病率为19.62%,自报高血脂患病率为10.86%,自报糖尿病患病率5.6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行为危险因素有其存在的广泛性和相互强化。结论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育运动以及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且具有不同的人群分布特性和影响因素,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白银市社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在白银市城区4个街道居委会中按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结果本次共有效调查2 650人,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5.74%,糖尿病患病率为5.09%。吸烟率25.74%,其中男性吸烟率49.77%,女性吸烟率0.31%,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P0.01)。饮酒率31.40%,其中男性饮酒率62.63%,女性饮酒率46.74%,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P0.01)。有22.98%的人饮食口味偏咸,女性摄入盐量高于男性(P0.01)。41%的居民超重或肥胖。只有8%的人听说过体重指数(BMI)。结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减少和控制慢性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15~74岁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其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对18 772 名 15~74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89%,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26.65%和23.47%;χ2=25.136,P<0.05),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4.91%和24.88%;χ2=0.001,P>0.0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19.38%;糖尿病患病率为9.18%,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24,P>0.05;χ2=0.006,P>0.05);空腹血糖受损率为6.11%,糖耐量受损率为10.55%。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1.10%、13.99%、47.34%;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戒烟率分别为29.27%、40.86%、20.25%;危险饮酒率、有害饮酒率分别为1.84%、2.38%;轻度、中度、重度活动分别为47.96%、48.04%、4.00%。结论 河南省居民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率、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偏高,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危险饮酒率、有害饮酒率等行为普遍,工作性身体活动不足。要采用健康促进的方法,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行为危险因素,达到对慢性病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雨山社区居民在慢性病危险因素与行为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12 708名马鞍山市雨山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0.13%,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认知上没有统计学差异(χ2=2.374,P=0.123),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1.70%,糖尿病组认知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92,P〈0.001),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51.95%,脑卒中组与非脑卒组中在认知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χ2=0.280,P=0.866)。在慢性病患者中吸烟率和饮酒率最高的为高血压人群,主动锻炼率在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较高、肥胖率在四种慢性病人群中都较高,健康教育率在高血压人群较高。结论:居民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缺少体育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知及重视不足,通过向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阴市居民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岁以上常住居民4 922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慢性病患病率前4位的分别为高血压(22.08%)、高脂血症(7.38%)、冠心病(2.64%)、糖尿病(4.29%)。超重及肥胖率为46.49%。男性吸烟、饮酒率分别为54.96%及48.53%。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育锻炼过少、男性吸烟、男性饮酒、超重/肥胖及膳食结构不合理。结论江阴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与危险因素均处于高水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