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急诊剖宫产的手术中,要求麻醉操作简单,诱导快捷,以缩短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我们就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减少患者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焕钟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5):611-612
1998年 7月~ 1999年 6月 ,笔者对 179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对血小板减少患者施行硬膜外腔阻滞的安全性 ,并对麻醉实施中应关注的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9例 ,男 93例 ,女 86例。平均年龄(36± 3.7)岁。术前 ASA评分 级 ,无明显的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 ,病史中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激素类药物 ,无不明原因的长期自发性出血史及不明原因的皮下瘀点或紫癜。 10 1例为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余均为上腹部手术。术前血小板计数在 (49~ 97)× 10 9/ L 间 ,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168例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与硬膜组,观察两组在镇痛效果等方面的不同。结果: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时间及术后6 h、12 h咳嗽及按腹压疼痛VAS评分等比较,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均显著优于硬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产妇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其其格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2):166-167
剖宫产手术要求麻醉科医师按照母婴平安,不延长产程来处理。麻醉诱导要求迅速、效果确切、肌肉松弛、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母婴安全、又可行术后镇痛。目前,临床应用的较多的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膜外麻醉(EA),一种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本研究将对在EA下与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蛛网膜下腔阻滞特点,对109例剖宫产患者做好麻醉手术护理配合、生理、心理护理。结果:产妇在术中生命体征稳定,顺利完成手术,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安全简便,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ASAⅠ~Ⅱ级30例产妇分成两组,A组硬膜外麻醉给2%利多卡因18ml,B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给0.5%布比卡因3~5mg,观察平面,监测血压、呼吸、血氧、脉搏至术毕。结果:A组阻滞不全率明显高于B组,但A组血压、脉搏平稳,B组血压下降。结论:B组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显著,须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变化。 相似文献
7.
观察针内套管针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腔阻滞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Misgav -Ladach式剖宫产手术[1] 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 2 9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蛛网膜下腔组 ,SB组 ) 1 5例 ,对照组 (硬膜外组 ,EB组 ) 1 4例。1 2 方法 产妇术前禁食禁水 ,不用术前药 ,入室后静脉输注不含糖林格氏液 ,注射麻醉药之前输入约50 0ml液体。SB组取L2 - 3 间隙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 2 5号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腔 ,证实无误后注入 0 1 2 5%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产妇剖宫产的安全可行性。方法 35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产妇剖宫产术,全部采用重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其对麻醉平面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麻醉效果,且呼吸和循环系统基本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的镇痛、肌松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0例剖宫产患者,常规硬脊膜外麻醉下手术,每组100例。观察组注入麻醉液为0.75%盐酸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按0.02ml/kg计算用量,对照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 ml加10%葡萄糖1.0 ml加1%麻黄碱1 ml,共3 ml,全部注入。采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分别于注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各测1次后;并用HP78352-C监护仪监测心电图、心率、SpO2及血压。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体重计算布比卡因用药量,能调整因患者体重方面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剖宫产手术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每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于术后6 h、12 h的安静状态及咳嗽状态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产妇均不需要辅助药物就能顺利完成手术,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Ⅰ级38例,Ⅱ级20例,Ⅲ级2例,硬膜外麻醉组Ⅰ级18例,Ⅱ级32例,Ⅲ级10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临床剖宫产手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联合麻醉的安全性、互补性和有效性。方法 择期或急诊下腹部手术共9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①CDEA组(C)比同期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用药量减少,首量起效时间短;②C组用药后MAP下降明显(P<0.05),其余循环指标无统计学变化(P>0.05);③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下肢麻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组(P<0.05)。结论 CESA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迅速且有效时间可控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质量;并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为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产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并比较2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2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21例。3组均选取L2~3或L3~4间隙穿刺,注射5%左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简称腰麻),A组给药10mg,B组给药125mg,C组给药15mg,记录3组患者最高阻滞平面、达到阻滞平面时间,记录镇痛不全、肌松不全、牵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统计麻醉前(T0)、麻醉1min(T1)、5min(T2)、10min(T3)、15min(T4)、30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B、C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A组,达到阻滞平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阻滞平面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时间点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比较,3组T3、T4点MAP均下降,且C组下降较A组、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不全、肌松不全、牵扯反应略高于B组、C组,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左布比卡因125mg既可保证理想的麻醉效果和阻滞平面,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又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需剖宫产术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S组为重比重0.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组,E组为1.73%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组。麻醉后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起效的时间、手术开始时间(产妇进手术室到手术切皮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胎儿娩出时Apgar评分。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麻醉并发症。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及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效果S组明显优于E组。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诊剖宫产病人,随机被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阻滞组,B组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各50例。A组选择L2-3,穿刺后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B组病人穿刺L3-4注入布比卡因7.5~10mg(0.25%3ml+0.3m150%葡萄糖).A组病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术后镇痛,B组病人局麻药中加吗啡0.2mg。观察麻醉前后产妇的循环、呼吸变化,麻醉阻滞平面;产妇不适主述。术后记录麻醉平面消退时间、术后疼痛开始的时间。结果:A、B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用药至切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不适主述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开始疼痛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产妇术后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病人。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后起效快、作用完善、术中产妇舒适,是理想的剖宫产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减轻孕妇的痛苦,我院给大多数患者采用了蛛网膜下腔麻醉,现将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术中护理体会浅淡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产科麻醉具有特殊性,需要兼顾产妇和胎儿。椎管内麻醉,尤其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是剖宫产手
术的主流麻醉方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低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产妇和胎儿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若能早期进行风险预测,发现危险人群,予以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
参数,及时处理,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保障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时对母婴的影响及蛛网膜下腔应用布比卡因的合理剂量。方法 4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0)和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比较两组阻滞效果,首次用药量,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EA组ta-o比CSEA组明显延长,VAS和Bromage评分显示CSEA组对神经的阻滞强度明显大于EA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剂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急诊单胎产妇80例,孕周>37+1周,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复合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0.5%布比卡因6mg加舒芬太尼5μg和0.5%布比卡因10mg在L2与L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30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记录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的变化。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阻滞平面及达到阻滞平面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记录产妇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布比卡因组在T1至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复合组在T1至T5时间点的MAP均显著高于布比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复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阻滞平面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两组间达到阻滞平面的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的麻黄素使用率及低血压、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组(P值均<0.05)。两组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0.5%布比卡因6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满意,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