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率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室性早搏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反映了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是一项新的简单、实用、无创的心脏事件预测指标.我们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T指标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率震荡(HRT)是指单个室性早搏后出现的窦性心律先加速随后减速的现象,是心脏自主神经对室性早搏出现的快速调节反应,反映了窦房结的双相变时功能。是一项新的简单、实用、无创的心脏事件预测指标。我们对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RT指标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心冠通Ⅱ号后心率震荡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心冠通Ⅱ号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利用动态分析系统自动回放扫描计算心率震荡指标的差异变化,并分析药物对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TO明显减少(P<0.05),TS、TD、SDNN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TT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冠通Ⅱ号能够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震荡指标,提示该制剂有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受损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心率变异(HRV)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甲亢的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实施心率变异长程时域分析,与老年甲亢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实施心率变异长程时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甲亢患者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结论HRV分析表明老年甲亢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心率变异时域分析,并与年龄匹配的单纯性冠心病患者(37例)及健康成人(30名)比较,观察心率变化规律。结果单纯性冠心病组心率变异时域分析指标比对照组减低(P〈0.05),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进一步减低(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伴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率变异性指标(HRV)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心脑血管疾病且无各大系统严重疾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检测患者动态心电图,记录患者24 h的心电信号,分析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指标,包括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 MSSD)和相邻R-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期间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结果:观察组患者SDNN、SDANN、r MSSD以及PNN50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SDNN、SDANN、r MSSD以及PNN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心率变异指标可以有效的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对监测患者心脏功能障碍程度有一定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心源性猝死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萍 《陕西中医》2005,26(6):487-488
目的探索心率变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24h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法,对2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HRV各项指标均高于未采用中药治疗组(P<0.01)。提示HRV可作为临床评价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率变异性以评估心血管系统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的有效指标。方法:采用心率变异性用于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测定,探讨心率变异性和自主神经、GERD、督脉经导气针刺法之间的关系。GERD患者胃肠道功能异常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可以反映GER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水平的变化,督脉经导气针刺法可调节GERD患者自主神经的紧张性、平衡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心率变异性可作为GERD患者针刺效应的评价指标。结论:为近一步研究针刺对GER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性定量指标,可检测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近年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笔者选择2003年10月-2007年8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EH患者40例,并对其HRV与正常人HRV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EH患者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HRT),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芪麦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各10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料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及TS与LVEF、LVEDD、SDNN及SDANN的相关性,并把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及芪麦强心汤组,观察治疗半年后HRT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TO、TS、SDNN、SDANN、LVEF及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病例组的HRT与SDNN、SDANN、LVEF和LVEDD明显相关,治疗半年后芪麦强心汤组的HRT显著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HRT。结论:心力衰竭患者HRT减弱,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碎死的指标,芪麦强心汤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HRT。  相似文献   

11.
心率变异性(HRV)是逐次指窦性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系数。主要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是反映人体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平衡的重要指标,对评价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具有无创、可重复性。本文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加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HRV的变化,了解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my,HRV)即指逐次窦性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通过测量连续出现的正常心搏间期之间的变异数,即可了解心率变异性。HRV能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活动,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现已证实,心血管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是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心胶囊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为治法的中药加工成益心胶囊,按照1∶1∶1的比例将120例DA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西药对照组40例和中药对照组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口服二甲双胍并口服Vit B1、腺苷辅酶B12,治疗组加服益心胶囊,中药对照组加服心达康,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益心胶囊对DAN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益心胶囊明显增加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7项传统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计分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益心胶囊对DAN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心率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当今使用的心率变异测试仪设置相关的分析软件,可量化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评估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具有无创定量、可重复等特点,是心电信息检测方法中最年轻的一种.目前在功能性精神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诊断还无客观依据的情况下,笔者使用心率变异测试仪,对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及它们之间的均衡性进行初步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DAN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弥可保)500μg,每日3次,口服,共12周。用药前后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以提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氯沙坦干预后HRT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患者57例,分为DCM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24 hDCG)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DCM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口服1个月后复查24 hDCG监测。结果DC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TS降低;DCM患者口服氯沙坦1个月后,HRT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下降,TS升高。结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DCM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HRT可作为DCM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氯沙坦能改善DCM患者HRT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84例(心衰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V的各项指标,并与28例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作对比,同时对心衰组不同中医证型间HRV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HRV各指标中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律的百分数(p NN50)、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RVTI)。SDNN、RMSSD、p NN50、HRVT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衰组心肾阳虚证SDNN、HRVTI,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及心阳虚脱证SDNN、SDNN、SDNNi、HRVTI均低于气阴亏虚证(P0.05);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SDNN、HRVTI及心阳虚脱证SDNN、SDNNi、HRVTI均低于心肾阳虚证(P0.05);阳虚水泛证SDNN及心阳虚脱证SDNN、HRVTI低于气虚血瘀证(P0.05);心阳虚脱证SDNN低于阳虚水泛证(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HRV以心阳虚脱证损害最严重,气阴亏虚证损害较轻。HRV能间接反映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MHD患者101例,于透析次日安静、平卧状态下进行5rain短程HRV检测,观察时域指标SDNN、rMSSD、TI及频域指标TP、HF、LF、VLF、LF/HF,分析血透患者的短程HRV变化特点。结果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TP、HF、LF均显著低于正常值(P均〈0.01);101例患者中,33例合并有糖尿病,68例不舍并糖尿病,2组HRV指标TI、TP、HF、LF、VL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小于正常参考值,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均受损;合并糖尿病的M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反杓型高血压的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血压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夜间血压下降率是否超过10%分为杓型高血压组和非杓型高血压组,每组61例,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HRV时域指标.结果杓型高血压组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非杓型高血压组(P<0.001).杓型高血压组HRV指标24 h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在不同降低程度(SDNN≤50 ms 、100 ms>SDNN>50 m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杓型高血压组(P<0.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反杓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更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预示心血管事件中猝死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心率变异(HRV)是近年来研究各种疾病相关迷走神经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HRV无创检测的结果蕴涵着心血管神经及体液调节的大量信息,本文旨在阐述HRV在有迷走神经损伤的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