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有24例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36%,患者治疗前Glasgow昏迷评分为4.27±1.34分,治疗后为7.69±0.68分,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明显提高( 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对外伤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冠状骨瓣外减压在外伤性脑肿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4-2001年收治的27例(GCS评分3-8分)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入院后(受伤2-8h)急诊全麻下行去冠状骨瓣外减压-减张修补硬脑膜,术后配合亚低温、脱水降压等常规治疗。结果 17例存活,死亡10例(37%)。结论 对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早期积极采用冠状骨瓣外减压-减张修补硬脑膜,术后配合亚低温(32℃-35℃)等常规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1例去大骨瓣减压,9例还纳骨瓣,观察其神志、瞳孔、脑池、术后脑梗死及格拉斯哥预后标准评分(GOS)的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恢复良好22例(55%),中度残疾4例(10%),重度残疾7例(17.5%),植物生存1例(2.5%),死亡6例(15%)。结论: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脑积水及预后的情况。结果标准大骨瓣组66例患者有3例脑梗死,常规骨瓣组51例9例脑梗死(P〈0.05);标准大骨瓣组8例脑积水,常规骨瓣组5例脑积水(P〉0.05);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5例、中残10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6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减压有更好的疗效,术后脑梗死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刘志民 《当代医学》2013,(31):78-78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脑梗死(Te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骨瓣减压技术治疗67例T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TCI患者中死亡11例,总有效率73.13%,并发症发生率19.4%。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外伤性脑梗死及时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苑树立  张小强 《西部医学》2005,17(5):493-493
目的评价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伤的疗效。方法对95例重型颅脑伤患者施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行单侧去骨瓣减压81例,双侧去骨瓣减压14例。结果存活51例(53.68%),死亡44例(46.32%),其中GCS3—5分25例,6—8分19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能快速缓解增高的颅内压,作用持久,在对重型脑伤继发脑水肿、脑肿胀等方面的治疗仍不失为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临床治疗结果,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7例符合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标准的患者,经院前急救及相关科室协作处理后,均行一侧或双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转重症监护室予以生命支持、亚低温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统计学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按GOS预后评分判断,死亡29例(61.7%),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19.1%),恢复良好9例(19.1%)。入院时GCS评分3分双瞳孔散大的17例患者均于术后2-61d死亡,4-5分患者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6-8分死亡6例,重残8例,恢复良好4例;9-12分5例恢复良好。术中所见分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一经诊断,应在最短时间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必要时行额极或颞极切除内减压,术后于重症病房监护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诊治效果与临床特点。方法:资料随机选取在本院诊治的外伤性中央型脑疝患者15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给予对照组传统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临床症状特点。结果:研究组GCS评分5分患者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剧烈头痛、嗜睡、反应迟钝及运动障碍临床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外伤性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表现,患者术后预后质量具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4例经头颅Cr、MR证实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13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另11例于首次手术1~3天内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术。按GCS标准判断预后,8例恢复良好(33.3%),中残4例(16.7%),重残3例(12.5%),植物生存2例(8.3%),死亡7例(29.2%)。结论: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极可能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极高。主要确诊手段是常规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脑膜网状切开方法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并脑肿胀患者行外伤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肿胀者施行大骨瓣开颅+硬脑膜星网状切开,多点、分散减压,预防和避免急性脑膨出。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术后根据GOS恢复标准:存活28例(71.8%),死亡11例(28.2%)。存活者中恢复良好7例(17.9%),中残13例(33.3%),重残6例(15.4%),植物生存2例(5.1%)。结论硬脑膜星网状切开术能使患者颅内高压达到既均匀、多点、分散减压,又避免了术中、术后发生急性脑膨出带来的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发生颅脑外伤后脑梗死(post 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PTCI)的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32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引起PTCI的因素进行χ2检验分析,再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PTCI 37(11.31%)例,其中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s,GCS)3~8分、9~12分患者PTCI发生率分别为16.11%(34/211)、2.59%(3/116),合并颅底骨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脑疝、低血压性休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PTCI发生率分别为19.74%(15/76)、14.89%(32/215)、17.95%(14/78)、20.00%(15/75)、14.61%(26/178),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1、0.029、0.039、0.001、0.043)。而患者年龄、性别不同引起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3、0.882)。结论:GCS、颅底骨折、外伤性SAH、脑疝、低血压性休克、行去骨瓣减压术是PTC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与PTCI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的预后影响。方法: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8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进行颅骨修补术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42-56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90-180天后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1年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 ),Barthel 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具有明显的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鹏  左良成  名强  林艳  王金华 《海南医学》2014,(8):1177-117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联合颞肌切除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62例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并联合颞肌切除术,对照组6l例患者只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l周、1个月的GCS评分分别为(8.66±0.48)分、(9.56±0.50)分及(5.95±0.22)分、(8.27±0.7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价疗效,疗效良好率分别为72.6%、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2周内实验组再出血发生率(8.1%)与对照组(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梗塞(6.5%,21.3%)及术后癫痫(8.1%,24.6%)实验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切除术后可发生咀嚼、张口功能受限及面容不对称等问题(6例,9.7%),但程度均较轻。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联合颞肌切除术临床疗效可靠,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进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的内外减压术,同期对21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进行内科治疗比较其疗效,分析总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结果:随访6月~5年,手术治疗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20例(24.0%),轻残(生活需要照顾)31例(36.0%),重残...  相似文献   

15.
重型脑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脑伤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GCS3-5分,57例GCS6-8分的重型脑伤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结果:行单侧减压80例,双侧减压12例,死亡40例,其中GCS3-5分22例,GCS6-8分18例,存活5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能快速缓解颅内高压,且作用持久,并发症少,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脑水肿,脑肿胀方面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情况。方法:2011年9月~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8例,都给予去大骨瓣减压术,观察预后情况与颅内血肿发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4~5分(预后优良率)的占比72.9%。术后发生进展性颅内血肿28例,发生率为58.3%,不同GOS组间的术后进展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容易发生进展性颅内血肿,但其发生率与GOS评分尚不能被认为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并对患者GCS评分与预后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痊愈13例(46.4%),轻残7例(25%),中残4例(14.3%),重残3例(10.7%),死亡1例(3.6%)。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判断预后标准,痊愈患者与轻残患者GC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残、重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死亡患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多为颅脑外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等原因引起,好发于基底节区,临床表现依梗死灶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而有不同,患者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文宁郁 《当代医学》2014,(23):38-39
目的:探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广东省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43),改良组应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标准组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 d进行GCS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对2组患者进行GOS评分,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 d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 d改良组GCS评分高于标准组[(8.7±1.8)分vs(7.8±1.6)分,t=2.451, P=0.016];标准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组(67.4% vs 44.2%,χ2=4.7149,P=0.030);术后3个月GOS评分,2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 vs 67.4%,χ2=1.484,P=0.223)。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前、中颅凹底减压充分,术后颅骨缺损小,且并未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优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方钿德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233-23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6.7%,显著高于对照组(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重残、植物状态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7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脑挫裂伤、脑室出血、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腰穿治疗与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32)、GCS评分(P=0.027)、脑挫裂伤(P=0.034)、脑室出血(P=0.025)、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0.030)、开颅去骨瓣减压术(P=0.009)均是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而前期进行腰穿治疗则是其保护因素(P=0.015),结论:年龄大、GCS评分低、脑挫裂伤、脑室出血、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未进行腰穿治疗均是发生颅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工作中应提早预防,以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