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血浆CD40 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CD40L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别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血浆CD40L的影响。结果两组均显著降低血浆CD40L水平(P〈0.05),而且氯吡格雷组比阿司匹林组更能降低CD40L水平(P〈0.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减少CD40L的释放。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更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可能是大大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60名原发性1、2级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前后血小板4项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统计分析其数据变化。结果治疗前2级高血压组与1级高血压组比较,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DW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氨氯地平治疗能使治疗后上述4项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PLT:1级组(183.3±29.8)×10^9/L比(153.3±25.7)×10^9/L(P〈0.05),2级组(224.1±33.3)×10^9/L比(184.4±33.3)×10^9/L(P〈0.05);MPv:1级组9.9±1.5比8.1±0.9fL(P〈0.05),2级组13.1±1.6比9.7±1.1 fL(P〈0.05);PDW:1级组15.0±1.4比13.2±1.4fL(P〈0.05),2级组16.4±1.1比14.1±1.2fL(P〈0.05):PCT:1级组0.20%±0.03%比0.18%±0.02%(P〈0.05),2级组0.21%±0.03%比0.19%±0.03%(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能降低血小板4项参数,改善血压升高所致的前血栓状态。  相似文献   

3.
Cai JM  Li T  Zhang YQ  Zhang GL  Li S  Xu XG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08-109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全血血小板α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探讨CD62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70例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CD62P的阳性表达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6例,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造影均为阳性,CD62P表达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28.3±20.1)%,急性心肌梗死组为(20.5±16.3)%,稳定型心绞痛组为(12.8±13.3)%,非冠心病对照组为(9.9±6.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冠脉1~3支病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体内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2q11先心病患者的血小板特征,及其在心脏手术中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行心脏手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原位荧光杂交(FISH)检测明确为22q11微缺失综合征40例,阴性者40例。收集医院信息系统中患儿术前检查中血小板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qll微缺失综合征平均血小板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11.20±1.94)fLvs(8.95±1.58)fL,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具有预测意义。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0fL的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80.0%。结论22q11先心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大于非22qll先心病患者,并可从血常规中获得数据,可以作为22q11的经济、快捷的初筛手段。MPV=10fL可以作为心脏手术给辐照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97例ACS患者中,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32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4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D40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无心血管疾病者3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CD40L、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TEMI组、NSTEMI组、UA组患者血清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CD40L与hs-CRP水平呈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D40L高表达,其定量测定对鉴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无冠心病人群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以及纤维蛋白原(FIB-C)]和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ACS患者入院后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CD63及GPⅡb/Ⅲa;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FIB-C的水平;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WF的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ET-1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FMD。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ACS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FIB-C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P〈0.01或P〈0.05)。血管内皮损伤指标vWF和ET-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增高(均P〈0.01);FMD和血浆NO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较稳定型心绞痛组也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在老年ACS患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与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GM—CSF浓度,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P-选择素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GM—CSF、血浆P-选择素、vWF的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上述指标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1)。ACS患者血清GM—CSF分别与血浆P-选择素、vWF呈正相关(r=0.588及r=0.579;P均〈0.0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M-CSF浓度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激活、内皮损伤及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采用体外循环手术方式的164例患者术前、术后血小板数Et(P坍)、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手术前后各参数水平.并分析11例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PLT、MPV、PDW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差异。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的血小板计数[(106±61)×10^9/L]明显低于术前[(163±51)×10^9/L],血小板平均容积[(11.21±3.06)fl]和血小板分布宽度[(18.61±2.01)%1高于术前水平[(8.21±2.01)n、(15.21±1.64)%1,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1例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血小板计数[(90.36±20.61)×10^9/L]、血小板平均容积[(12.91±1.60)fl]、血小板分布宽度[(19.26±0.93)%1均差于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患者f(107.36±51.20)×10^9/L、(11.09±2.66)fl、(17.76±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会降低患者血小板数目,增加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大血小板分布宽度。而且研究提示这与术后急性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及非冠心病患者炎症相关指标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中性粒细胞胶原酶-8(MMP-8)、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脂质过氧化和自身免疫指标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水平,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9例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36例,不稳定心绞痛组38例,稳定心绞痛组35例)和非冠心病对照组36例外周血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浓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外周血中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水平均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和非冠心病对照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以上各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稳定心绞痛组各指标水平除PAPP—A外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指标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7~0.9)。结论:外周血sCD40L,MMP-8,PAPP—A,ox-LDL和ox-LDLAb水平升高,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Ⅴ(AnnexinⅤ)及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78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健康体检者血小板膜AnnexinⅤ和CD62p的阳性百分率.结果: 冠心病组AnnexinⅤ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梗组与对照组相比,CD62p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1).心梗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AnnexinⅤ及CD62p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测定血小板AnnexinⅤ和CD62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海晨  李侠  郭燕 《中外医疗》2009,28(36):166-16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11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1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并与30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各组血小板CD63、CD62P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活化血小板膜抗原CD63、CD62P的表达明显升高,UA、AMI患者CD63、CD62P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CD40配体(CD40L或CD154)的表达及可溶性CD40L(sCD40L)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71例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SA)1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9例。另选对照20例。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病例血小板表达CD40L和P-选择素(CD62P)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ACS患者(包括UA组和AMI组)血小板表达CD40L和CD62P的水平及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5),UA组和AMI组、S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D40L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CD40L可能参与了ACS的发生,且可能反映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和CD28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上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者CD4+淋巴细胞上PD-1和CD2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AP组和对照组相比,AMI组及UAP组CD4+、PD-1+双阳性细胞比例增高(P〈0.05),而CD4+,CD28+双阳性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作为负调控因子的PD-1表达增强,可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失稳定和疾病进展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MCP-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0例。另取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清MCP-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31.15±4.04、24.41±3.10、12.03±3.34ng/L。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MCP-1水平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血清MCP-1水平越高,冠脉病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CD40L和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选取ACS患者52例(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心绞痛1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例,同时选取1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测定血小板表面CD40L及血清sCD40L水平.随访ACS患者1月,测定其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FCM测定结果显示,AMI组和UA组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UA组CD40L水平显著高于AMI组(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ELISA测定血清SCD40L结果显示,AMI组和UA组血清s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AMI组sCD40L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S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增加,血清sCD40L水平升高,因此CD40L可能成为预测斑块稳定状态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Th3细胞与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91例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例和胸部疼痛综合征(CPS)组1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h3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Th3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SA组和CPS组患者相比,ACS患者外周血Th3数量和TGF-1β1水平显著降低(P〈0.01).AMI组患者(2.7±1.1)%及UA(2.5±0.9)%Th3细胞(CD4+TGF-1β1+/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SA组(4.94±1.7)%和CPS组(4.5±1.8)%,(P〈0.01),而SA组和CPS组无明显差异(P〉0.05).AMI组(4.84±2.64μg/L)及UA组(4.39±2.38μg/L)的TGF-1β1的浓度均显著低于SA组(7.40±4.22μg/L)和CPS组(6.57±3.76μg/L).结论:Th3细胞下调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等急性冠脉事件.在ACS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为活化血小板糖蛋白,成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体重的ACS患者服用相同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后CD62P有无差异,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厦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AM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AM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炎症介质IL-6、hsCRP水平及血小板活性指标CD62p、CD63的改变。方法: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冠脉介入术前30min,术后2、24、72、96h分别检测炎症介质IL-6、hs。CRP和血小板功能活性指标CD62p、CD63水平。hs—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IL-6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流式细胞仪测定CD62p、CD63水平。选择53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作对照,观察冠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IL-6、hs-CRP、CD62p、CD63明显增高(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2、24、72hIL-6、hs。CRP、CD62p、CD63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24h达峰值,术后72h降低,术后96h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冠脉介入治疗激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因子及炎症反应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81例冠心病(CHI))患者分成3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3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法定性测定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AMI组与UA组CTn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S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CTnI的增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在AMI组中,CTnI的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