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系统式家庭疗法对一个强迫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9年间,我们参加了连续三年的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经中德专家的努力,德国的系统式家庭治疗法(systemicfamilytherapy)得以“原汁原味”地移植到国内,在心理治疗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1]。经初步应用,我们对其有了较深的体会。有时一、二次巧妙的会谈就能产生奇迹般的疗效。以下简要介绍该法的基本观点和具体操作方法。一、基本观点 当前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和系统式家庭治疗已经成为国际心理治疗界的四大流派。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以整体观或系统观看待个体的心理行为障碍的。该理论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  相似文献   

2.
探讨宁夏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特征及现状。临床连续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94例(年龄16岁),以地区、性别比例匹配正常人126例,用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FACES-Ⅱ)、肇事肇祸评级及精神分裂症分型量表进行调查。除适应性实际得分外,其余变量两组间均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与患者年龄有线性关系,适应性与决策地位有线性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家庭亲密度会更好;患者参与家庭决策的方式越融洽,家庭适应性越好。  相似文献   

3.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国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约为2%~3%。强迫症的病因至今不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它是和神经生化、遗传、精神应激以及心理因素等相关的一种心理障碍。多数研究显示,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其效果不佳,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现对有关强迫症的病因研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强迫症遗传学的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最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强迫症遗传学研究成果的文献 ,对此进行复习和综述。结果 家系研究及双生子研究表明强迫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隔离分析提出了某些遗传方式 ,许多候选基因的研究也得到了阳性结果。结论 强迫症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 ,且为一种异质性疾病 ,需要更进一步探索其具体的遗传机制 ,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何传才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48-1850
目的:研究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服用氯米帕明效果不佳的儿童强迫症患者,采用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治疗,应用Yole—Brown强迫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进行测评。以Y—BOCS减分率来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80%,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对30例服用氯米帕明效果不佳的儿童强迫症患者,采用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治疗,应用Yole-Brown强迫量表(Y-BOCS)、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进行测评.以Y-BOCS减分率来评定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有效率为80%,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结构式家庭疗法联用氯米帕明对儿童强迫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中文版,从某大学随机抽取350名大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人际信任的调查。结果:不同家庭亲密度类型出身的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6.00,〈0.01);男生的实际家庭亲密度(=-2.07,〈0.05)、理想家庭亲密度(=-4.07,〈0.001)、实际家庭适应性(=-2.87,〈0.01)、理想家庭适应性(=-2.77,〈0.01)显著性低于女生;实际家庭亲密度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性弱正相关(=0.11,〈0.05);实际家庭亲密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呈显著性正相关(=0.71,〈0.01);家庭亲密度不满意度与实际家庭适应性呈负相关(=-0.34,〈0.01),而与其家庭适应性不满意度呈正相关(=0.70,〈0.01)。结论:家庭亲密度越高的大学生越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其发病与胃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精神、应激与环境因素等关系较密切。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较差,且容易复发。近年来,多强调采用情绪、心理、行为调整合并药物综合治疗的措施。本文在既往对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产妇产后3年内产后抑郁(PPD)的现状,并探讨原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对产妇PPD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至8月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211例产后0~3年的产妇进行线上调查。结果:34.1%的产妇在产后3年内存在PPD。原生家庭的家庭亲密度为松散型、家庭适应性为僵硬型以及家庭类型为极端型的产妇其PPD的得分较高。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原生家庭亲密度可负向预测产妇PPD程度(β=-0.175,P=0.013),而极端型原生家庭可正向预测PPD程度(β=0.178,P=0.033)。结论:产后3年内产妇PPD的患病率较高,原生家庭亲密度及原生家庭类型是PPD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可从原生家庭角度开展PPD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翠海、八卦岭社区收集的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展开调查,并比较同期收集的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相应资料。结果FACES Ⅱ—CV评分观察组实际及理想亲密度,实际及理想适应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道德宗教观、知识性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矛盾性因子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控制性、亲密度、组织性、情感表达、娱乐性、成功性、独立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家庭功能相对较弱,缺乏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需积极行家庭功能的干预,以使患者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调查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磊  薛丽 《医学综述》2011,17(21):3284-3286
强迫症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神经质性障碍,常常影响个人生活,并对社会家庭有负面影响。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也是强迫症的一个亚型,由于其特殊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强迫障碍药物治疗的研究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以期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3.
<正>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TS)。近年来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TD患儿和80%以上的TS患儿共患至少一种躯体或精神疾病[1],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情绪障碍(ED)、睡眠障碍(SD)、学习困难(LD)、自伤行为(SIB)、品行障碍(CD)等。在各种共患疾病中,OCD日益受到关注,2018年的一篇系统评价提示TD共患OCD的概率为20.0%~61.5%,OCD共患TD的概率为1.74%~46.20%[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状况,为能够更好地治疗抑郁障碍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2009-04~2009-06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67例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来调查研究抑郁障碍患者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状况. 结果 ①患者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无显著性;适应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家庭模式分型构成比:中间型占49.3%,平衡型占26.9%,极端型占23.9%,患者的家庭以"僵硬-自由型"居多.③家庭亲密度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51,P<0.05);家庭适应性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305,P<0.05). 结论 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得分均低于正常人群,抑郁障碍患者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均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探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坪山区21 954名学龄前儿童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并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家庭亲密度类型和适应性类型与饮食行为的七个维度:挑食(R2=0.252, F=114.457, P<0.001)、食物响应(R2=0.111, F=24.973, P<0.001)、不良进食习惯(R2=0.304, F=139.658, P<0.001)、过饱响应(R2=0.259, F=105.332, P<0.001)、外因性进食(R2=0.182, F=50.150, P<0.001)、情绪性进食(R2=0.234, F=91.084, P<0.001)、主动进食能力(R2=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182例CHF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自尊与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均呈正相关(r=-0.42、0.45,均P〈0.05);自尊与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呈负相关(r=-0.35、-0.32,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HF患者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为自尊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CHF患者自尊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均显著受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差是其自尊水平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黄英民 《当代医学》2016,(27):12-13
强迫性神经症主要症状为反复、持久性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这些症状出于患者内心,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而是患者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但不能摆脱,使患者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强迫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美国有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率大约为1%。结合临床实践,估计国内强迫症患者大约有500~1000万,患病率约为5‰~10‰。80%的强迫症患者在25岁以前发病,且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王海星  朱熊兆 《医学综述》2012,18(10):1508-1511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功能造成了损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健康研究者及从业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目前关于强迫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晰。随着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发展,不少心理健康工作者及从业者开始选择事件相关电位这一脑功能成像技术对强迫症进行研究。现就其病因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强迫症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强迫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反复闯入性的不自主地出现负性思维、影像或观念(强迫思维),同时伴有重复的、刻板的或仪式化的动作(强迫行为)为特征的一种焦虑障碍.其终生患病率达到2%~3%,是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性的精神疾病[1].但是目前对OC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影像学的发展为直观探讨其发病机理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近年来神经影像学应用于OCD发病机理的一些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作为一种评价家庭功能的自评量表,在国外发展近30年,广泛运用于科研研究和临床评价.关于它的研究一直受到心理学、精神卫生和社会学等专家的关注.而它作为一种常用的家庭评估工具,在全科医学领域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该量表的开发和发展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每一版本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