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估坦索罗辛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后辅助排石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0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3例)及C组(42例),分别应用尿石通、尿石通+坦索罗辛、尿石通+坦索罗辛+甲基泼尼松龙辅助排石,随访2月。结果 A,B,C组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50.0%,63.6%,81.0%(C组vs A组,P<0.01),结石排出时间为(3.35±1.16)d,(2.10±1.22)d,(1.54±0.85)d(B组、C组vs A组,P<0.01)。石街形成8例,其中A组6例,B组和C组各1例(C组vs A组,P<0.05)。3组肾绞痛发生人次分别为(0.38±0.60),(0.15±0.36),(0.10±0.37)(C组vs A组,P<0.05)。C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11.9%(5/42),无一例因副作用停药。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术后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能够增加结石清除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并减少肾绞痛的发生,用于辅助排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2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经ESWL后均饮水2L/d,常规抗感染,止血处理,实验组给予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排石颗粒。每例患者治疗观察期不超过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典型肾绞痛再次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排石率(78%)、排石时间(2~8d)、肾绞痛再发生率(5%)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颗粒联用坦索罗辛用于辅助排出ESWL后的输尿管结石,减少肾绞痛发作,疗效肯定,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输尿管结石应用石韦散结合坦索罗辛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A组采用坦索罗辛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石韦散,观察治疗效果.结果:B组排石率高于A组,排石时间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应用石韦散结合坦索罗辛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促使患者尽早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给予EWSL治疗后,A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B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C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坦索罗辛0.2 mg,均为每天1次.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再发率、石街形成率及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于6~10 mm的小结石,3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0 mm的大结石,C组的清除率为100.0%,A组90.5%,B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结石排出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而C组排石期间的疼痛程度低于B组(P<0.05),3组肾绞痛再发率和石街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安全有效,可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mm的大结石.  相似文献   

5.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4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4mg,每日1次,B组肌注黄体酮注射液20mg,每日2次。结果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2周内结石排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盐酸坦索罗辛组(A组)较黄体酮组(B组)有更高的排石率且排石时间短。结论盐酸坦索罗辛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药物,可提高输尿管结石排石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洪辉斌  王乐浩  王博智  姚伟 《河北医学》2012,18(11):1552-1555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确诊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年龄21-72岁,结石0.4-1.0cm,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2g 2次/d)及中药排石汤(1剂 1次/d )治疗;坦索罗辛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坦索罗辛(0.2mg,1次/d).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天,随访至15天,观察结石排出率及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率、镇痛剂使用等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坦索罗辛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8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26/45),两组的排石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坦索罗辛组的排石时间分别为7.51±2.34d、5.02±1.27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坦索罗辛组肾绞痛发生率和镇痛剂的使用率为17.8% (8/45)和6.7%(3/45),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2%(19/45)和28.9%(13/45),(P均<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能缩短排石时间,降低肾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提高排石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选取的11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结石直径0.4~1.0 cm.A组给予口服中药金甲排石胶囊5粒,3次/日,疗程4周或结石排净,司帕沙星0.2 g,1次/日,疗程7天;B组给予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盐酸坦索罗辛0.4 mg,1次/日,服用4周或结石排出.以上两组在用药期间嘱患者适量饮水和运动.结果 2周内A组排石率为54.5%,B组排石率为7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内A组排石率为65.5%,B组排石率为8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B 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10.56±1.22)天、(6.50±1.14)天,两组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中因肾绞痛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患者不能耐受疼痛而需给予止痛药物干预者,A组有10例,B组有3例.A组与B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4周内无因不能耐受疼痛而退出保守治疗者.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有利于输尿管结石的排出,能显著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减少肾绞痛的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且对人体副作用少,值得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坦索罗新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4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并口服石淋通5片,每日3次;B组,在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每天饮水2L,每晚口服坦索罗辛0.4mg。观察结石排出。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排石率、平均排石时间、肾绞痛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有促进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瘀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辅助输尿管结石ESL后结石排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输尿管结石的患者髓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ESWL后应用黄体酮肌注,排石颗粒口服,并给予多饮水,多运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ESWL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盐酸坦索罗辛联合自拟化瘀排石汤口服;两组每例患者观察时间均不超过4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次数及手术干预治疗,以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组结石排出率,排净时间,肾绞痛次数,外科干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发生头晕乏力等不适,对照组有2例腹胀,恶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WL后化瘀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促进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排出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坦索罗辛在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排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确诊为单纯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组。两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周,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肾绞痛发生、镇痛剂使用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坦索罗辛治疗组的结石完全排出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石排出时间(5±3)d、因肾绞痛的发作而需镇痛剂的使用率为2.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3)d及17.5%(P〈0.05)。2周内两组患者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无因不能耐受而退出者。结论坦索罗辛可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缓解肾绞痛发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输尿管下段结石辅助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排石Ⅰ号联合坦洛新辅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草酸钙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通过体外震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收集到结石标本,经过成分分析筛选出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72例.两组均先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组术后予自拟中药排石Ⅰ号加减联合坦洛新缓释片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654-2药物解痉治疗,疼痛重者给予消炎痛栓纳肛,同时给予金钱草冲剂.两组均观察4周后分析疗效.[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及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草酸钙为主要结石成分的输尿管结石惠者在经体外震波碎石后,服用自拟中药排石Ⅰ号联合坦洛新能高效排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直径小于8mm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服用三金通淋排石汤,同时给予坦索罗辛(哈乐)0.2mg,早晚各口服1次。对照组单纯服用坦索罗辛。观察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结果:3周内结石排出率,治疗组为35例(87.5%)、对照组为24例(60%)(P〈0.05)。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5.5±3.5)d、(8.6±4.5)d(P〈0.05)。3周内肾绞痛发作而需镇痛治疗者分别为2例(5%)、3例(7.5%),(P〉0.05)。结论:三金通淋排石汤联合坦索罗辛可明显提高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的排除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共92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20例用成药排石颗粒冲剂,对照组72例用三金二子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药组治疗优于成药组。[结论]三金二子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上、中段结石排石的影响。方法 14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结石大小4~10 mm,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坦索罗辛+排石颗粒,对照组口服排石颗粒,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和药物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排石时间、排石率、止痛药的使用量及使用率、生活质量评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有差异性。结论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可以提高输尿管上、中段结石的排石率,缩短排石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金排石汤合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结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用黄体酮配合饮水、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三金排石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38%)高于对照组(68.97%)。结论:三金排石汤合黄体酮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非梗阻性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重庆骑士医院外一科接受ESWL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非梗阻性输尿管上段或肾结石患者96例。分成两组,A组直接行ESWL ,B组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后行ESWL ,1个月后评价碎石效果及拔出输尿管支架管,2个月后再次评价碎石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时A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2),术后2个月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肾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 P=0.001)、B组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 A组( 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形成石街、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小于2.0 cm的非梗阻性肾结石和小于1.0 cm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后再行ESWL能有效增加一次性碎石的结石清除率,排石主要发生在拔出支架管后,同时能有效降低肾绞痛的发生率而不会引发严重的下尿路症状,但可能会增加肉眼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输尿管结石多为肾结石下降过程中停留在输尿管狭窄处所致,占泌尿系结石的33%~54%~([1])。结石易停留或嵌顿在输尿管的上段,约占全部输尿管结石的58%,而下段输尿管结石仅占33%,中段最少~([1])。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dmtfipsy,ESWL)属非器械侵入性微创方法,是治疗输尿管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后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单侧输尿管镜检查或单侧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患者148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随访。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n=49):坦索罗辛胶囊0.2 mg,口服,每天晚上1次;B组(n=49):索利那新片5 mg,口服,每天1次;C组(n=50):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口服,每天晚上1次)+索利那新片(0.5 mg,口服,每天1次)。总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在术后第2天及拔管当日分别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估(Qol)和可视化疼痛评分(VAS)。结果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均顺利参与研究并配合随访。C组经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4周后IPSS总评分[(7.07±3.21)分]、IPSS刺激性症状评分[(3.75±2.69)分]、Qol评分[(1.48±1.32)分]均有显著的下降,与A组[(12.33±4.63)分、(7.22±3.78)分、(3.12±1.86)分]或B组[(10.95±5.13)分、(5.75±4.32)分、(2.94±1.77)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4周与其术后第2天[(11.55±4.12)分、(7.42±3.56)分、(2.38±1.49)分]比较,IPSS总评分、IPSS刺激症状评分、Qol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的IPSS梗阻症状评分(3.98±2.21)分及VAS评分(2.12±1.45)分与A组[(4.56±3.14)分、(2.60±1.96)分]或B组[(5.07±3.10)分、(2.78±1.81)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改善输尿管支架管下尿路症状,优于单独服用坦索罗辛或索利那新,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经尿道切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为膀胱肿瘤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需行输尿管再植的膀胱肿瘤患者17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A组9例,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作标准切除至深肌层,输尿管残口仅作外翻处理;B组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至肌层。随访18个月,对两组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梗阻、肾功能影响及肿瘤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操作简单,术后只引流尿液,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与A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术后18个月有轻度反流,无输尿管梗阻和同侧肾功能影响。肿瘤复发率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输尿管口附近膀胱肿瘤的TURBT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同样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可以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