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被证实为人兽共患病,该病症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和已有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的危害更为显著。戊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猪是其主要的天然宿主。近年来,关于戊肝病毒的衣壳蛋白及其表位结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对于戊肝病毒的病毒学研究和戊肝疫苗的机制探讨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综述HEV病毒衣壳蛋白的结构研究和中和表位的结构基础,着重说明戊肝病毒中和表位存在型特异性和型交叉两种特征,提示型交叉表位与人兽共患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Hepatitis E,以下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研究发现,世界各地的多种动物(猪、鼠、鹿、猴、牛、羊、鸡、狗等)中存在天然HEV感染,提示着动物可能在戊肝的传播中发挥作用,进而引起戊肝是否人兽共患病的讨论。在动物中发现了猪、鸡和鼠HEV,较多的研究发现猪HEV可通过越种传播以及接触猪可能增加人群戊肝的感染风险,而鸡HEV也可越种感染猪、火鸡,同时在美国、越南、尼泊尔鸡的抗HEVIgG阳性率分别是30%、44%和13.6%,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江苏省某农村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疑似肝炎症状监测系统主动发现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戊型肝炎所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比例为27.29%,成为第2个主要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2.2/万,戊肝发病全年散发,冬春季节高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发病平均年龄(55.48±14.32)岁。戊型肝炎病毒株HEV1、4型并存,以HEV4型为主(95.6%)。结论本地戊肝呈散发,中老年高发,男性多于女性,以HEV4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与单纯戊型肝炎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167例戊型肝炎均为散发型,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40岁以上成人发病为主,平均年龄为42.12±14.06岁,男女比例为2.71∶1。其中,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简称乙戊肝)79例(47.31%),单纯戊型肝炎88例(52.69%)。乙戊肝组重度黄疸(TB>280μmol/L)、严重凝血功能异常(PTA<40%)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1)。结论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慢性HBV感染者病情急性加重和重症化,甚至发展成致死性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1],戊肝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2]。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3-5]、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6-8]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肝能够发展为慢性戊肝。此类患者在临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通过肠道传播,属于戊型肝炎病毒科戊型肝炎病毒属.从分子水平上看,HEV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它既可以引起戊型肝炎急性散发病例,也可以造成大规模暴发流行.在孕妇中,戊型肝炎的病死率可高达20%.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HEV进行全基因或部分基因的测序,至少可以把HEV分为4种基因型,且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从世界范围来看,基因Ⅰ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基因Ⅱ型局限分布在墨西哥和非洲;基因Ⅲ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基因Ⅳ型主要分布于亚洲国家.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中国HEV基因型文献,对中国HE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地理分布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肠道传播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主要经污染的水源传播,也可经饮食传播,该病毒既能引起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也有急性散发型病例。目前认为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最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的美国献血员及西欧献血员抗HEV-IgG呈阳性,提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可能呈全球性分布。在灵长类、啮齿  相似文献   

8.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戊肝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肝能够发展为慢性戊肝。  相似文献   

9.
戊型肝炎     
韩建  王玲 《肝脏》2012,17(6):413-416
以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只限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现HEV有更广阔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人和动物中HEV感染及在发达国家戊型肝炎(戊肝)的人数逐年增多,再次引起人们对HEV感染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农村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建立覆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网络,系统全面地监测戊型肝炎病例的发病情况。结果主动监测网络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网络报告系统,能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戊肝的发病规律。结果显示戊型肝炎病例占疑似急性肝炎病例的26.7%,男性戊肝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多见35岁以上人群;全年均有发病,冬春季节较高;戊型肝炎病毒株HEV1、4型并存,但以HEV4型为主(92.5%)。结论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目前戊肝发病率有被低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不同地区商品猪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戊型肝炎(戊肝,HE)的病原体,其基因组结构及病毒形态与杯状病毒科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仍有较大差别,因此目前其分类地位尚不明确。戊型肝炎在我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均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但病死率更高一些,尤其在孕妇中病死率可达20%。HEV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经  相似文献   

12.
226例肝病患者戊肝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类似.黄疸较为常见,一般呈良性经过[1].我国是戊肝主要流行区之一,近年来戊肝为一种动物疫源性疾病的观点也得到证实,人们逐渐意识到戊肝在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叠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利用一种新型HEV ELISA检测试剂对226例肝病患者进行检测及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戊型肝炎是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世界范围内多次流行。HEV的流行区包括亚洲、非洲、中东的大部分地区和美洲中部。在这些地区有很多散发肝炎大部分也是戊肝。在非流行区,戊肝主要发生在从流行区回来的旅游者中,而未到过流行区旅游的成肝患者,传播方式还未确定。戊型肝炎病毒(HEV)是成型肝炎的病原,为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HEV基因组含三个开放读码框架(ORF)ORF_1(5′端)编码  相似文献   

14.
戊型肝炎(戊肝,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HE属典型的自限性疾病,急性肝炎期持续1~4周,一般不会发展成慢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既有散发,也有流行,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常引起大规模  相似文献   

15.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HEV的流行区.本文就近期HEV感染后的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以及HEV疫苗研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戊肝,H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主要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性肝炎,既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常引起爆发或流行,病死率约0.5%~1.5%,稍高于甲肝,但孕妇戊肝的病死率可高达20%。我国是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约占临床散发性肝炎病例的10%~20%。1986-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近年来,发现在猪、牛、羊、鸡、鼠等多种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可感染HEV,并且动物中分离的HEV与人体内分离的HEV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使人们逐渐将戊肝视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传统的非戊肝流行区普通人群中发现了较高的戊肝感染率,使国际上对戊肝的危害性予以了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戊型肝炎(戊肝)是由HEV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全球每年发生人戊肝约2000万例,我国为戊肝的高流行区之一[1]。一直以来戊肝被认为是具有自限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然而近年发现接受器官移植、化疗及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HIV阳性者或AIDS患者感染HEV后可发生慢性戊肝。本文将肝移植术后戊肝肝硬化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因"肝移植术后4年余,间断呕  相似文献   

18.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戊型肝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自限性感染过程,然而最近发现,器官移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HEV能够发展为慢性戊型肝炎.有些慢性戊型肝炎病例肝脏快速纤维化而出现肝硬化,并最终导致肝脏衰竭.患者免疫抑制作用减弱,免疫功能恢复有助于体内持续存在的HEV清除.研究发现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对治疗慢性戊型肝炎有效.  相似文献   

19.
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荣平  戴军  张洁  邬叶红  徐晓萍 《肝脏》2004,9(2):84-85
目的 观察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变化。方法 将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 2 73例分为 5组。A组 12 7例 ,为戊型肝炎病毒 (HEV) IgG阳性 ;B组 9例 ,为HEV IgM阳性 ;C组 64例 ,为HEV IgM和HEV IgG均阳性 ;D组 3 2例 ,为HEV IgM和HEV IgG均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 ;E组 41例 ,为HEV IgG阳性并重叠乙型肝炎感染。另选戊型肝炎抗体阴性的非乙型肝炎患者 5 0 0例作为对照组。用速率法测定各组ALT值。结果 各组ALT异常增高百分率及异常增高者ALT值分别为 :A组 2 1例 ( 16.5 %) ,ALT( 183± 89)U /L ;B组 3例 ,ALT( 2 0 3± 112 )U /L ;C组 16例 ( 2 5 .8%) ,ALT( 2 17± 119)U/L ;D组 11例 ( 3 4.4%) ,ALT( 2 3 4± 12 8)U/L ;E组 13例 ( 3 1.7%) ,ALT( 2 10± 98)U/L ;对照组 5 1例 ( 10 .2 %) ,ALT( 112± 68)U/L。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各组ALT异常增高者ALT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戊型肝炎抗体阳性组ALT异常增高率和增高者ALT值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 ,HEV IgM阳性或重叠乙型肝炎感染较单纯HEV IgG阳性者 ,ALT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20.
戊型肝炎流行区病毒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在新的抗体检测试剂基础上了解普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利用戊型肝炎病毒多聚化重组抗原组装的抗HEVIgGELISA试剂 (E2 IgG)对山东某地社区普通人群的戊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人群各个年龄组共 2 ,998人中抗HEVIgG抗体总阳性率 (年龄性别标化 )为 14 1% ,男性标化阳性率为 16 2 % ,女性为 11 9%。 2 0岁以下人群戊肝感染率不足 1% ,自 2 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 0 9%和 0 8%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抗体水平基本相同 ,基本上随着年龄的上升 ,人群中感染者的平均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随机选取的 10份E2 IgG阳性血清与抗原的反应均被抗 HEV单克隆抗体明显阻断。结论 该地区为戊肝流行区 ,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之后 ,以每年接近 1%的新感染率稳定上升。中小学生中戊肝抗体阳性率极低 ,学校内戊肝暴发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