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燕 《中原医刊》2004,31(8):42-42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是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引起猝死的原因之一。我院自1999年~2000年经过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643人次,其中检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共57人次,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发生、心电图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记录24h心电图,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50例NSVT中以冠心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心肌病等。共监测到NSVT164阵,其中1~2阵者36例,3~10阵者8例,11阵以上者6例。持续时间最长11s,最短1.5s。提前指数>1,易损指数<1。无R-on-T及室颤。44例发作于白天活动中,6例昼夜发作,8例NSVT发作后心电图T波变异。结论NSVT在无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其发生与心肌缺血及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临床症状取决于NSVT的频率、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4.
5.
赵红  唐秀革 《广西医学》2006,28(7):1131-113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并不少见,约占室速的10%,易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若发生误诊和误治,常可引起严重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及心电图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NSVT)的发生、心电学特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 ,记录 2 4小时 DCG,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 在 2 0 1 1例 DCG资料中 ,6 0例有 NSVT,以冠心病和 /或高血压病为主 (5 1 .7% ) ;其次是心肌病和心肌炎 (1 1 .7% ) ,42例(70 % )发生在日间 ,1 7例 NSVT发生前有 ST段和 /或 T波改变。单形性 VT5 2例 (86 .7% ) ,伴心悸、胸闷痛者 1 6例 ,其中 1 3例 VT频率 >1 70 bpm或发作 1 0阵次 /天以上或每阵持续 1 0次心搏以上。结论  NSVT以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 ,其发生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有关 ,亦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NSVT的发生机制多为折返。NSVT发生时有无症状取决于 VT的频率、频繁程度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范子航 《中原医刊》2004,31(21):28-29
近年来AMI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室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致命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病例及部分门诊病人300例。通过心电监护、心电图、动态心电图(DCG)资料观察,有50例伴有室性心动过速(VT),现将其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罗永坚 《广州医药》1994,25(2):13-14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广州市新人民医院(510300)罗永坚室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发生在有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例,易导致休克、心力衰竭或进一步发展为心室颤动,颈后严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心律失常。1962年后报道不断增多,发现室件心动过速患者中约10%...  相似文献   

9.
10.
室性心动过速(VT)易发生心室颤动(VF)而危及生命。常规心电图难以测到短阵发作的VT,因此其病因容易被忽视。现就近年来本院动态心电图所检出的VT68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发生、心电学特点以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记录24小时DCG,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在2011例DCG资料中,60例有NSVT,以冠心病和/或高血压病为主(51.7%);其次是心肌病和心肌炎(11.7%),42例(70%)发生在日间,17例NSVT发生前有ST段和/或T波改变.单形性VT52例(86.7%),伴心悸、胸闷痛者16例,其中13例VT频率>170bpm或发作10阵次/天以上或每阵持续10次心搏以上.结论 NSVT以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其发生可能与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亦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NSVT的发生机制多为折返.NSVT发生时有无症状取决于VT的频率、频繁程度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连续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的37例618次单形性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结果表明:NSVT平均发作次数为16.7±28.9次/24h,NSVT平均频率为161.2±26.1次/min.时程为3个QRS波群的NSVT占大多数(86.4%),≥6个QRS波群的NSVT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80%)。NSVT呈昼夜节律分布,高峰出现在上午8~10h。NSVT第1个搏动的平均偶联间期(CI)为479.7±78.4ms,平均提前指数(PI)为1.33±0.24。PI<1仅占2.9%,提示绝大多数NSVT并非由于RonT所引起。NSVT前末次R-R间期延长占25.7%,多数由于室性早搏后代偿间期所致(85.5%),窦性周期突然延长仅占14.5%。NSVT前基础窦性心率与CI呈线住负相关(r=-0.39),而与NSVT频率无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王敏芳 《安徽医学》1997,18(6):70-70
<正>患者:男性,20岁,学生。胸痛2天。病前无“感冒”其胸痛位于心前区,呈隐痛,不向它处放射。饮食正常,无咳嗽及发热,无呼吸困难,无晕厥,大小便正常,因复习迎考近日睡眠不佳。既往无类似现象及心脏病史。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尚好,自动体位,呼吸平稳。血压13.3/9.3kPa,体温36.3℃,心率90次/分,节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下肢无浮肿。急查心电图发现:(1)Ⅱ、Ⅲ、avF及V_1导联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其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期前间期不等。(2)Ⅱ、Ⅲ导联亦可见一组节律不规整的宽大畸形QRS—T波群,(3)V_1导联见室性融合波。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伴有文氏型传出阻滞。给予心律平100mg3次/日,谷维素10mg3次/日。第3日患者自觉胸痛消失。复查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随访1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原因。方法:对112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冠心痛、低血钾、多源性室早并RonT易患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原因与心肌缺血引起微折返、低血钾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以持续性室速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因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大汗3d就诊于某医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经治疗无效于第2天下午转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查体:T36.5℃,P170次/min,R20次/min,BP100/75mm 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无抵抗。两肺底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70/min,心律规整,心尖部可闻及III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软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做心电图及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诊断为持续性室速。在吸氧、心电、血压监护下,每隔15min缓慢静脉推注利多卡因75mg,共3次。后将利多卡因1000mg入极化液500ml中以每分钟30滴速度静脉滴注,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此时血压稳定,改用心律平70mg加入5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推注,同时将心律平210mg入极化液500ml中以每分钟15滴速度静脉滴注,30min后再次用心律平70mg加入5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推注后心率降至87次/min。复查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窦性心律、室性早搏。3次心肌酶均明显增高:首次CK159U/L(正常值15~13...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发作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做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294例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携带式记录盒及回放分析系统进行筛选,并对检出的62例出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多数患者非持续性心动过速(NSVT)发作阵次少,每阵持续时间短,频率不过快(多在130-150次/min),以单形性居多。结论舒张晚期室早较舒张早期更易诱发NSVT,提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不是心脏猝死的特异性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寇艳  李江波 《西部医学》2009,21(7):1196-1196
病例男性,52岁,心动过速10+年。步入病房。入院时心电图(如图1):宽QRS心动过速,心率130次/分,QRS时限0.12s,可见房室分离,Ⅰ、Ⅱ、Ⅲ导联QRS主波向下,电轴为+230°,V1呈R型V5呈RS型,R/S〈1。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全天心率均增快,最高心室率197次/分,发生于07:19;最低心室率143次/分,发生于21:12;平均心室率166次/分。3导连动态心电图,动态的RR直方图:心博高达233927次/24h,直方图高而窄,说明相邻心博RR间期相差较小。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心率为75次/分,QRS变窄为0.08s。结合以上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考虑为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