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经大隐静脉主干或分支置管推注造影剂,先行髂静脉顺行造影,透视下观察髂静脉通畅情况,后暂时阻断股总静脉,再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开放及返流程度,瓣膜功能及返流判定参考Kistner分级标准。结果:本组178条患肢中,返流0级35条(19.7%),1级33条(18.5%),2级59条(32.8%),3级37条(20.7%),4级14条(7.9%)。5条术前顺行造影考虑髂静脉狭窄,术中逆行造影证实髂静脉正常;16条患肢B超检查返流为1~2级,术中逆行造影为3~4级。结论:术中经大隐静脉行深静脉造影对显示髂静脉疾病及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异常效果确切、肯定,操作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时手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采用PTFE人工血管补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治疗的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处反流血流持续时间均〉0.5秒。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特征,尤其反流持续时间大于0.5秒,可以作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自体静脉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手术治疗前的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顺行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78例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患者(83条患肢)行顺行深静脉造影.结果 造影显示83条患肢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1条(61.4%),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22条(26.5%),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10条(12%).结论 下肢顺行深静脉造影能动态、直观、系统地观察下肢静脉系统的形态与功能,是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 5 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共 30 8条患肢 ,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 ,深静脉顺行造影 ,对隐 -股静脉瓣膜及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测试。结果 :下肢静脉曲张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 90 .14 % ,仅有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 16 .11%。结论 :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仅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见病理变化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重点要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但不能忽视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处理。  相似文献   

5.
王军  张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9):1038-103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在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腘静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患肢7条,行股浅静脉瓣膜带戒术。结果:7条患肢平均随访24个月,全部患肢症状缓解,溃疡痊愈,无1例复发。结论:本手术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黄学阳  王建春  林鸿国  张磊  刘明 《广东医学》2007,28(11):1781-1783
目的 探讨包辩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惠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反流时间皆较术前缩小,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股深静脉、腘静脉内径及腘静脉反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包辩手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t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3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行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肢股浅、股深和交通支静脉功能,根据复发原因确定治疗方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和部分属支残留(15条患肢),同时4条合并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条患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条患肢),1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1条同侧Cocket综合征,以上病例经有效治疗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技术失误和术后处置不足,仔细术前检查、强调诊断准确、合理选择术式、优化技术方案、严谨手术操作、注意术后处置,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肢,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李建华  韦舒静 《广西医学》2011,33(5):597-59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8例下肢静脉曲张(175条患肢)患者的大隐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腿交通静脉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大隐静脉及下肢深静脉的管壁回声、管腔形态、有无静脉血栓及瓣膜功能等.结果 175条患肢中,单纯大隐静脉曲张而深静脉正常49条占28.0%,伴...  相似文献   

11.
王学闽  曾朋  周东 《医学争鸣》2009,30(2):186-186
1临床资料 大隐静脉曲张56(男41,女15)例;年龄36~61岁.病程2—11a.共67条肢体.均经多普勒血流检测仪、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证实.28例行深静脉造影无股浅、股深或股静脉返流.术前用甲紫标记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的走行,硬膜外或腰麻,平卧.患肢大腿根部作一小切口,结扎大隐静脉.内踝上方切口,长1cm,显露大隐静脉并切断,结扎远心端,  相似文献   

12.
殷艳林  左军 《当代医学》2021,27(10):78-81
目的 探讨彩超检查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患肢130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检测,观察和测量患者管腔形态、管腔内径、管腔内血流充盈状况、管壁内径、管壁回声及瓣膜厚度,有无血栓形成,观察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显像情况.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发现130条患肢中深静脉完全正常79条(60.77%),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0例(23.08%),深静脉血栓后遗症4条(3.08%),合并深静脉与动脉瘘2例(1.54%);90例(患肢130条)均检测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静脉反流,其中股浅静脉瓣反流速度相较于隐一股静脉瓣、胭浅静脉瓣、小腿交通静脉瓣的反流速度明显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深静脉流速与大隐静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5,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迅速、直观、准确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及瓣膜功能,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具有相关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病变性质的检测、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一2010年4月收治的47例(54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28条患肢)。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5条患肢),合并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7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2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2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7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王智江  杨志新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09-409,411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均采用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和临床症状及溃疡情况变化.结果本组25条患肢,术后两周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11例患肢溃疡中,9条患肢溃疡在2~4个月内愈合.1例明显缩小,另1例无明显变化.17例术前Ⅲ度返流肢体,术后有16例瓣膜功能恢复到Ⅱ度以下,12例恢复到Ⅰ度以下.7例术前Ⅳ度返流患肢,术后6例瓣膜功能恢复到Ⅱ度以下,4例恢复到Ⅰ度以下.结论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能有效地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对静脉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临床诊断1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27例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184条病肢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其中103例141条病肢行下肢深静脉造影,100例149条病肢行光电容积描记检测,22条病肢行下肢动态静脉压测定。结果显示,本病绝大多数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它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线有共同的病变机理,主要是深静脉和隐股静脉瓣膜近侧血柱长期逆向重力作用和瓣膜本身组织结构下良。本组资料结果证实,深静脉造影是了解深静脉通畅与否、静脉和交通支瓣  相似文献   

16.
马玉亮  任培土  郑媛媛  蒋米尔 《浙江医学》2011,33(5):680-681,687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处理浅静脉曲张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4例75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0.5s且≤1.5s者纳入轻度反流组,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1.5s者纳入重度反流组.两组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为主的浅静脉处理,术后4~6个月随访,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的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及临床分期.结果就深静脉瓣膜反流时间而言,术后轻度反流组较重度反流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深静脉瓣膜轻度反流者,行腔内激光处理浅静脉为主的手术即能较好的改善深静脉反流.对于深静脉重度反流者应加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57例74条下肢静脉机能不全应用光电容积描记仪(PPG)和静脉造影检测深静脉瓣膜功能的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23例23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34例51条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反流0~Ⅰ级者20条下肢,Ⅱ~Ⅳ级者41条下肢。PPG 阳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53条中48条(91%)静脉造影显示有Ⅱ~Ⅳ级反流:PPG 阴性(深静脉瓣膜功能正常)21条中15条(71%)静脉造影显示无静脉反流,卡方检验,二者相符性佳(P<0.0001)。  相似文献   

18.
本科自 1 989年 8月以来对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小腿溃疡患者 5 8例采用静脉缩窄术加肌袢代瓣膜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8例 ( 1 1 6条肢体 ) ,病程 0 .5~ 30年 ,均接受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或分段结扎术。全部病例均作下肢静脉 (顺行或逆行 )造影。顺行静脉造影 1 1 6条肢体均见造影剂经小腿中下段的交通支逆流入残留不全之浅静脉 ,大隐静脉主干缺如或部分残留分枝曲张显影 ,深静脉通畅 ,不同程度扩张。逆行造影按 [1] Kistnor的五级分类法 ,1 1 6条肢体中四级 1 0 5条 ,三级 1 1条。2 手术方法于患肢大腿…  相似文献   

19.
覃忠  覃晓  黎乐群  郭雅  张剑峰 《广西医学》2005,27(9):1337-1339
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SEPS)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0月至今对16例的20条患肢进行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和SEPS;其中深静脉瓣膜返流(KistnerⅢ°~Ⅳ°)的5条患肢加行股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结果16例手术顺利,术后肢体浅静脉曲张消失,深静脉瓣膜返流(KistnerⅢ°~Ⅳ°)的5条肢体,术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Kistner 0°~Ⅰ°。全部病例经术后3~31个月的随访,15条患肢静脉性溃疡在1个月内愈合,5条患肢在3个月内愈合。皮肤溃疡以及浅静脉曲张无复发。结论SEPS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和深静脉瓣膜修复术有机结合一起可有效地提高重度CVI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03例病例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7例共53条患肢,分别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胭静脉肌袢成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共71条患肢,分别采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腔内激光治疗,病人随访时间为2个月~8年。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良好者38条,轻度肿胀2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例有轻度返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瘙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