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infiltrating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浸润性癌中的少见类型。1993年Siriaunkgul和Tavassoti[1]首次提出IMPC的概念,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存档的乳腺癌病理切片,根据WHO分类标准,结合HE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癌6例,结合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91.5%(86/94)?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不良的生物学行为,无论肿瘤中IMPC结构比例占多少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12年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325例患者分为纯合型微乳头状癌及微乳头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IDC) 2组进行比较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T分期为3期、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期为2~3、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为无病生存(DFS)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Ki-67为DFS预后相关因素(P<0.05)。总生存(OS)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淋巴结及ER阳性影响总生存(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分期(N2以上)及高表达Ki-67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影响患者OS。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55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皮肤稍红,呈橘皮样改变,乳头轻度内陷,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尚可推动,与皮肤及基底无明显粘连.右侧乳腺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硬.左侧乳腺未及异常.行乳腺肿块细胞学穿刺结果为:右乳腺癌.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病理检查:肿瘤组织排列成实性微乳头状,小灶性浸润性生长,周边有空隙,癌细胞圆形、卵圆形,核深染、异型,间质中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乳头和基底未见肿瘤,腋窝淋巴结(59/60)及另送"锁骨下淋巴结"(3/3)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IMPC患者55例,根据病理诊断学分类中是否伴有其他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分为单纯组(n=10)和混合组(n=45),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5例患者平均年龄(57.6±12.4)岁,平均肿瘤大小2.0(1.5, 3.6)cm,54例(98.2%)患者的免疫组化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和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均为阳性,49例(89.1%)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阴性。28例(50.9%)存在腋窝转移。25例(45.5%)存在脉管癌栓。与混合组相比,单纯组患者年龄更高[(60.3±17.5)岁比(57.0±11.1)岁],淋巴结转移总数更多[2.0(1.3, 3.5)个比1.8(1.5,4.1)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结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25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5例IMPC标本及临床病理资料,对该组病例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分析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22例( 22/25, 88% ),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46.82%;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大于> 51%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IMPC成分小于<50%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肿瘤最大径大于等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最大径小于4cm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P<0.05)。ER、PR、cerbB2、Ki67、P53的表达情况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预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 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高增殖、高转移潜能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9年3月收治的104例IM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04例IMPC患者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占同期全部乳腺癌9 364例的1.11%。其淋巴结转移率77.0%及转移个数(平均9.65枚)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枚),P〈0.05。随访至2009年7月初,3年生存率75.0%,2年85.2%,1年96.3%;无瘤生存率3年70.8%,2年81.5%,1年95.0%。结论:IMPC是一种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乳腺癌类型,具有不可忽视的发病率、淋巴管侵袭力强、淋巴结转移率高以及预后差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观察并复习文献,阐述该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肉眼观察肿瘤质硬、边界不清,直径5.0 cm,肿瘤组织切面呈灰白粘液样,呈浸润性生长。镜检显示明显扩张的管腔内见微小乳头状或桑葚状的癌细胞簇,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外缘呈锯齿状,部分间隙内可见少量粘液。癌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呈柱状形或立方形,边界不清,无明显坏死和炎细胞反应。胞质多少不均,淡伊红至强伊红染。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较深,有不同程度异型,核分裂少见。同侧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淋巴结内见相同形态学改变,淋巴管内见癌栓。免疫组化瘤细胞CK7和EMA表达阳性,ER、PR弱阳性表达,c-erbB-2强阳性表达,E-cadherin表达在癌细胞连接面的胞膜,而在间质面弱阳性表达。结论:I 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和高度的淋巴侵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MPC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分析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IMPC成分比例、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不同IMPC成分比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MP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阳性者(54.2% vs 62.2%)(P<0.05)。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或以IMPC成分为主(39/43,90.7%)。结论 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生物学特征;IMPC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IMPC患者的病理学资料,分析肿瘤T分期(肿瘤大小)、IMPC成分比例、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IMPC淋巴管浸润率为73.8%(45/61),淋巴结转移率为75.4%(46/61)。不同T分期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不同IMPC成分比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MP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阳性者(54.2%vs62.2%)(P<0.05)。淋巴结转移灶为纯IMPC成分或以IMPC成分为主(39/43,90.7%)。结论淋巴管侵袭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生物学特征;IMPC的生物学行为并不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及肿瘤中IMPC成分的多少,而可能与IMPC成分本身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87例乳腺癌病理标本,筛选出符合IMPC形态学和免疫标记标准的病例12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2病例ER、PR、HER-2进行检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发病年龄51~69岁,平均(57.7±12.6岁),IMPC发生率占同期乳腺癌的3.1%,形态学均具有典型IMPC的表现,免疫组化结果ER阳性率为58.3%,PR阳性率为50%,HER-2阳性率为16.7%。结论:IMPC是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学表现的乳腺癌,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IMP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24例IMPC进行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其激素受体、Cerbb-2和细胞增殖表达。结果 24例IMPC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或小腺管状排列,细胞团外缘毛糙呈锯齿状,表面细胞质微绒毛样改变,缺乏纤维血管轴心,胞质伊红染,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较深,不同程度异型。免疫组化ER、PR、CerbB-2阳性率分别为75%、62.5%、54.2%;Ki-67阳性率70.8%,生长指数10%~80%,平均30%。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的少见乳腺癌类型,易转移,高淋巴结侵袭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微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结果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检出率、淋巴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个数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P〈0.01)。结论淋巴管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显著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IMPC临床病理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14例IMPC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发生率为4.8%;其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8.6%及转移个数(平均7.6个)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个)(P〈0.05);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癌巢呈假乳头状,由位于人工间隙内呈中空簇状/腺管状排列的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细颗粒状;核卵圆形,深染,有轻度异型性,分裂象较少。免疫表型:上皮膜抗原(EMA)在瘤细胞中有独特的阳性表达——"反极"染色现象,部分瘤细胞可表达ER、PR、c-erbB-2。结论:IMPC是乳腺癌中的少见类型,癌巢呈假乳头状,生物学行为恶性度较高,诊断时应与浸润性乳头状癌、黏液腺癌、转移性乳头状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预后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IMPC 29例,中位随访42个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等生存预后指标;与320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指标。为进一步探讨IMPC病理类型对于生存预后的影响,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2∶1配对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生存预后指标。结果 29例IMPC中23例(79.3%)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有15例(51.7%),18例(62.1%)伴有脉管侵犯。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21例)。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转移生存率(metastasis free survival,MFS)、OS分别为:74%、86%、90%。Cox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MPC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48)。与IDC组比较,IMPC组肿瘤体积大(3.70 cm vs.2.81 cm,P=0.007),淋巴结转移率高(79.3% vs.45.0%,P<0.001),淋巴结转移个数多(5.90 vs.2.16,P=0.003),淋巴结分级高分级比例较高(N2:24.1% vs.7.5%,N3:27.6% vs.6.9%,P<0.001),脉管侵犯率高(62.1% vs.20.0%,P<0.001),手术方式中标准根治术比例高(24.2% vs.3.1%,P<0.001),化疗方式中新辅助化疗比例高(31.0% vs.9.1%,P<0.001),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IMPC组的LRFS显著低于IDC组(P=0.001),但两组间的M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及0.106)。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配对对照研究,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两组间的LFRS、M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6、0.965、0.920)。 结论 乳腺IMPC是一类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较高的淋巴脉管侵犯性而非这一病理类型,与肿瘤的生存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