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合氯醛与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反复发作高热惊厥患儿实施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比较两组退热及抗惊厥效果、免疫功能、神经元因子水平、脑电图异常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分别为(35.24±8.12)min、(3.31±0.8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50.18±10.15)min、(5.27±1.0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CD4+T细胞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别为(363.05±56.34)ng/L、(8.15±1.74)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425.71±67.02)ng/L、(9.86±2.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脑电图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及重度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发作高热惊厥患儿应用水合氯醛与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治疗,可获良好退热及抗惊厥效果,免疫功能增强,神经元因子水平及脑电图异常情况有所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因素、预防方法、治疗方法,减少惊厥的发生,防治并发症。方法对81例首发高热惊厥患儿统计分析其年龄分布,病因和相关检查结果。结果高热惊厥患者的年龄大部分在6个月至3岁,多为呼吸道感染。结论惊厥以预防为主,治疗原发疾病;若已惊厥,应立即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本文的相为临床资料分析,对临床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在我院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导致小儿出现高热惊厥症状的诱导原因多为上患儿呼吸道系统受到感染所致。在小儿高热惊厥的患儿中,有少数会由于反复发作而导致脑损害,由此可以看出要及时地对患儿采取有效的降温处理,进行防治患儿高热惊厥的复发。研究的66例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发现死亡病例。结论治疗高热惊厥患儿是,应及时对患儿的惊厥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的重点在于对“惊厥”的控制,要帮助患儿消除高热状况,在发生惊厥后可适当的使用抗惊厥药,以使复发减少从而使后遗症发生的几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心得与护理体会。方法将收集到的64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急救处理,院内常规处理及防止并发症,治疗后护理及心理方面的治疗等,观察治疗效果,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的相关经验。结果本组64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明显的相关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应首先对其进行急救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降低体温,随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防治并发症,注意相关护理工作及心理治疗等方面,最后要对患儿家长宣传有关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5.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工作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5岁以下的小儿约占3%~5%。笔者对本科近5年来小儿高热惊厥资料较为完整的156例予以总结分析,并对预后及防治进行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156例,其中男85例,女7l例,6个月以下26例,占16.69%,7个月~3岁120例,占70.5%,大于3岁10例,占12.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迅速有效的控制方法及如何减少复发。方法选择22例高热惊厥患儿,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儿均于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止惊。结论尽快控制惊厥发作,以避免脑细胞损伤,应快速开通静脉通道,此途径用药疗效良好,继往有高热惊厥患儿出现发热应先物理降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热惊厥(FC)患儿的临床特征,寻找预防FC复发的措施。方法分析198例FC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于其出院后随访首次发病患儿138例,将复发FC患儿设为观察组,无复发FC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温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儿高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男多于女,有遗传相关性,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引起FC复发的相关因素有年龄、性别、体温、持续时间、惊厥类型、家族史。结论多数FC患儿的预后良好,但复发率较高,对于有复发倾向患儿,实施及时有效的预防,可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小儿高热惊厥474例随访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大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1):9-9
高热惊厥(febril convulsions,FC)系小儿常见急症。作者对10年间在滕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474例患儿进行随访,对发生FC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潘宗清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247-247
目的:探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期间也没有出现相应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患者的病情观察,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高热惊厥的常见病,少数患儿反复发作可引起脑损害,及时有效的降温是防治高热惊厥复发的关键。结论本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控制惊厥,解除高热,惊厥发作后适当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降低复发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急症。它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1年5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9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6例中,男123例,女73例;年龄4月~7岁,其中4月~12月54例、1岁~3岁105例、4岁~7岁38例;抽搐发作1次126例、2次以上58例、3次以上12例。应用抗生素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高热惊厥的患儿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120例患儿中,116例痊愈,4例好转。结论及时发现小儿惊厥的前兆可有效的预防惊厥的发生,精心的护理对于预防本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愈率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岁的军军不久前感冒发烧,体温最高时达到39摄氏度,并出现抽搐、双眼凝视,叫他没有反应,脸和嘴唇都略微苍白。军军的母亲赶紧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急救。医生诊断为高热惊厥,当即收住医院进行退热处理并治疗原发病。经过4天的治疗,军军出院了。医生提醒说,由于儿童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家中,家长有必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识。那么,孩子们在家里发烧惊厥时该怎么办呢?让笔者给你详细介绍一下。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生的年龄主要在6个月至3岁,5岁以后很少见。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5):13-14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儿的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惊厥消失为39.25±10.23秒,平均住院时间为7.33±2.15天,以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69.38±20.46秒和14.58±2.42天,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情,加快惊厥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7.
目的分析使用布洛芬与安定的混合液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52例患有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静脉注射布洛芬与安定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直肠给药布洛芬与安定的治疗方案,对比其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2%。观察组中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且毒性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1)。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直肠给药布洛芬与安定混合液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静脉注射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好发于6个月至3岁之间,有显著遗传倾向,多发生于上呼吸感染,体温骤升之时,体温常高达38.5℃~40℃或更高。我科从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79例高热惊厥患儿,经过及时适当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高热惊厥患儿79例,男41例,女38例,年龄7月~6岁。79例中上呼吸道感染51例占64.56%,支气管炎8例占10.13%,支气管肺炎14例占17.72%,急性肠炎6例占7.59%。高热惊厥的发病时间,79例中有68例发生于高热初 相似文献
19.
189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是儿科常见急症,必须紧急处理。迅速控制惊厥与降低体温是关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