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2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博乐欣)50 mg,采集36 h内动态血标本;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文拉法辛的浓度,DA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判定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 ax分别为(59.32±17.21)、(60.58±17.42)μg·L^-1,Tm ax分别为(2.08±0.46)、(2.25±0.55)h,T1/2分别为(6.69±1.67)、(6.35±1.69)h,AUC0-36分别为(524.65±227.01)、(528.22±226.57)μg·L^-1.h,AUC0-∞分别为(544.81±246.05)、(546.85±244.62)μg·L^-1.h,2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37±10.41)%。结论 2种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氟康唑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双周期交叉单剂量口服氟康唑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HPLC内标法测定氟康唑的血药浓度,求得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氟康唑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96分别为(194.6±38)mg·h·L-1和(197.9±35.63)mg·h·L-1,Cmax分别为(5.46±1.26)mg/L和(5.53±1.12)mg/L,tmax分别为(1.51±0.45)h和(1.39±0.35)h.受试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01%~102.37%,经对数转换后受试药物AUC0~9690%可信限在参比制剂的80%~125%,Cmax(1-2α)的90%可信限在参比制剂的91.39%~105.80%,均在规定范围内.在药剂间及周期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氟康唑胶囊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0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HPLC定量分析法分别测定给药后受试者血浆中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3种有效成分的浓度.结果 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是:利福平tmax(1.7±0.5)h和(1.6±0.3)h,Cmax(7.95±1.30)mg/L和(7.87±1.21)mg/L,AUC0-t每小时(49.82±8.38)mg/L和(48.35±8.12)mg/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2±7.0)%.异烟肼tmax(1.70±0.25)h和(1.72±0.26)h,Cmax(5.76±0.85)mg/L和(5.89±0.94)mg/L, AUC0-t每小时(22.78±9.34)mg/L和(21.86±7.92)m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6±12.3)%.吡嗪酰胺tmax(2.45±0.43)h和2.45±0.32h,Cmax(21.18±0.98)mg/L和(21.56±1.02)mg/L, AUC0-t每小时(304.0±27.93)mg/L和(298.2±29.06)mg/L.吡嗪酰胺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5.3)%.结论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广州光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氟康唑胶囊(受试制剂)与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康唑胶囊(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氟康唑胶囊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各15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0±0.7)h和(1.7±0.8)h,Cmax分别为(4.0±1.2)mg.L-1和(3.6±1.3)mg.L-1,AUC0-t分别为(132.4±26.5)mg.h.L-1和(138.4±30.8)mg.h.L-1,AUC0-∞分别为(143.7±26.1)mg.h.L-1和(150.2±33.1)mg.h.L-1。氟康唑胶囊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9±18.3)%。结论对tmax及经对数转换后的Cmax、AUC0-t进行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后进行双单侧t检验及90%可信限判断,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 mg,定时取血,用微生物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基本一致,符合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β:(36.48±9.45)h,(38.10±9.39)h;Tmax:(2.39±0.61)h,(2.44±0.61)h;Cmax:(509.10±106.08)μg/L,(505.20±89.91)μg/L。药代动力学参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平均值分别为:受试制剂(9 080±1 339)(μg.h)/L,参比制剂:(9 308±1 390)(μ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10.1)%。结论受试制剂阿奇霉素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国产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和普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25mg,并采集60小时内动态血标本;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氯氮平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判定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9.65±14.36)μg/L和(71.48±15.20)μg/L,tmax分别为(0.9±0.3)h和(1.0±0.3)h,AUC0-60分别为(569.1±201.1)μg/h·L和(565.3±193.5)μg/h·L,AUC0-∞分别为(609.6±230.3)μg/h·L和(606.9±193.4)μg/h·L,t1/2(ke)分别为(13.7±4.4)h和(14.1±3.6)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100.7±16.9)%。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胶囊和阿魏酸钠片在健康志愿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和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受试制剂阿魏酸钠胶囊和参比制剂阿魏酸钠片,均100 mg,采用HPLC-UV检测方法,测定血浆中阿魏酸钠浓度,采用Das2.1程序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021±0.286)μg/ml和(1.066±0.397)μg/ml,tmax(0.388±0.078)h和(0.371±0.083)h,t1/2(0.887±0.431)h和(0.824±0.404)h,AUC(0~t)(0.613±0.172)μg.h/ml和(0.614±0.235)μg.h/ml。结论:受试制剂阿魏酸钠胶囊和参比制剂阿魏酸钠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剂量均为500 mg/人.采用HPLC法测定血中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31±3.57) mg/L、(12.81±3.02) mg/L; tmax 分别为(1.01±0.37) h、(0.96±0.31) h;t1/2分别为(0.47±0.25) h、(0.42±0.18) h;AUC0→tn分别为(19.63±3.21) mg·h/L-1、(20.06±2.89) mg·h/L-1.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相近,以AUC0→tn 计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8.68±14.34)% .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
氟罗沙星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氟罗沙星测定含量的HPLC法,评价氟罗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200mg氟罗沙星供试胶囊或参比胶囊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采用HPLC法测定氟罗沙星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氟罗沙星供试胶囊与参比胶囊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tμg·h/ml)分别为32.99±4.85和29.84±3.08;Cma(xμg/ml)为2.938±0.530和2.897±0.545;Tma(xh)为1.09±0.31和1.10±0.43;T1/(2h)为15.19±2.62和14.48±2.07。以参比制剂为标准,受试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0.7±13.4)%,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生物利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10 mg格列吡嗪片后,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 口服参比制剂或受试制剂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 (2.39±0.50)、(2.33±0.49) h;Cmax分别为(675.3±151.7)、(647.1±166.7) μg/L; AUC0-t分别为(3565.4±733.4)、(3304.8±588.4) μg·h-1·L-1 .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潘立酮片(湖南威特)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为新药报批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口服受试及参比制剂20mg,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多潘立酮片(湖南威特)的T1/2:(9.31±1.60)h、Cmax:(27.2±25)μg/L、Tmax:(0.76±0.20)h、LUC0-4:(142.5±24.4)μg·h/L;参比制剂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T1/2:(8,72±1.39)h、Cmax:(28.1±3.9)μg/L、Tmax:(0.78±021)h、AUC0-4:(140.9±27.3)μg·h/L。以AUC0-4计算,与参比制剂相比受试制剂中多潘立酮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6%±5.1%)。结论两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齐多夫定片剂与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空腹口服齐多夫定片剂和胶囊剂各300mg,HPLC法测定其血清中齐多夫定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齐多夫定片剂与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1/2(0.909±0.308)h和(0.987±0.234)h、Cmax(1.723±0.870)μg/ml和(1.457±0.578)μg/ml、Tmax(0.90±0.69)h和(0.80±0.41)h、AUC0-8h(2.302±0.503)μg·h-1·ml-1和(2.361±0.567)μg·h-1·ml-1。片剂与胶囊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25.8)%。结论:齐多夫定片剂与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试验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40mg。7d清洗期后再交叉给药。于服药前(0h)和服药后0.33、0.67、1.00、1.50、2.00、2.50、3.00、3.50、4.00、6.00、8.00、10.00h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通过DASVer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2.60±0.67)h和(2.60±0.50)h,Cmax分别为(2767.90±969.20)μg/L和(2864.10±1090.20)μg/L,t1/2分别为(1.80±0.60)h和(1.80±0.50)h,AUC0→t分别为(8071.1±4747.9)μg.h/L和(8272.5±5095.0)μg.h/L,AUC0→∞分别为(8581.60±5255.70)μg.h/L和(8803.30±5639.10)μg.h/L。以AUC0→t计算,试验制剂中泮托拉唑钠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40±11.40)%。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奥关拉唑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及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小Cmax、Tmax;和AUC0—12h分别为(1.79±0.86)h和(1.49±0.50)h、(0.51±0.25)μg·mL^-1和(0.49±0.19)μg·mL^-1、(2.05±0.64)h和(2.04±0.63)h、(1.64±1.41)μg·h~·mL^-1和(1.57±0.99)μg·h^-1·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8±33.82)%。结论两种奥关拉唑肠溶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颗粒剂在健康中国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颗粒剂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0.5g,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奇霉素经时血药浓度,用DASVer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阿奇霉素颗粒剂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537.4±168.2)ng/ml和(540.6±169.0)ng/ml;tmax分别为(2.0±0.7)h和(1.9±0.7)h;t1/2分别为(31.3±11.6)h和(32.6±16.3)h;AUC0→72分别为(4736.7±2408.9)ng.h/ml和(4779.2±2405.2)ng.h/ml,AUC0→∞分别为(5578.6±2796.3)ng.h/ml和(5635.6±2594.1)ng.h/ml;试验制剂的AUC0→72、AUC0→∞、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93.2%~104.4%、91.8%~103.0%和96.5%~102.2%。以AUC72计算试验制剂中阿奇霉素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得(100.5±13.1)%。结论: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匹伐他汀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研究匹伐他汀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方法 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口服匹伐他汀低、中、高3个剂量(1 mg、2 mg、4 mg)进行单剂量药动学研究,2 mg剂量组继续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进行多剂量药动学研究。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匹伐他汀的浓度,并采用PKS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给药1、2、4 mg匹伐他汀后主要的药动学参数:Cmax(30.89±11.05)μg.L-1、(74.02±35.71)μg.L-1、(123.70±26.37)μg.L-1;Tmax(0.78±0.18)h、(0.73±0.25)h、(0.70±0.16)h;T1/2(9.80±3.33)h、(10.81±1.96)h、(12.79±3.00)h;AUC0-48(90.51±31.10)μg.h.L-1、(225.89±82.71)μg.h.L-1、(350.15±70.25)μg.h.L-1;AUC0-∞(93.72±32.72)μg.h.L-1、(232.15±86.22)μg.h.L-1、(365.39±75.46)μg.h.L-1。中剂量组10名受试者多次口服受试药2 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80.26±19.43)μg.L-1;Tmax(0.75±0.29)h;T1/2(10.76±1.96)h;AUC0-48(270.53±98.44)μg.h.L-1;AUC0-∞(280.55±104.97)μg.h.L-1;波动度DF为(8.21±2.11)%。结论匹伐他汀在连续多次给药后,体内无蓄积现象,血药浓度第5天已达稳态。匹伐他汀的剂量与Cmax、AUC0-∞和AUC0-24呈正相关关系;匹伐他汀的体内过程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匹伐他汀片单、多剂量给药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愈创木酚甘油醚的高效液相法,以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后愈创木酚甘油醚的药动学过程。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为色谱柱,以乙腈-磷酸二氢铵(体积比20:80,浓磷酸调至pH值3.0)为流动相,氧去甲右美沙芬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愈创木酚甘油醚质量浓度在25~2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定量下限为25ng·mL^-1。2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后的主要动力学参数Cmax为(474±142)ng·mL^-1,tmax为(0.275±0.123)h,t1/2为(0.83±0.55)h,AUC0→4为(451±165)ng·h·mL^-1,AUC0→∞为(505±159)ng·h·mL^-1。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满足愈创木酚甘油醚临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巨化集团公司制药厂生产的布洛芬泡腾片为参比制剂,评价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布洛芬软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两制剂两周期的交叉试验设计口服单剂量400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布洛芬的浓度,使用DAS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统计分析。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50.45±7.08)和(45.18±8.01)μg/ml;tmax分别为(0.48±0.21)和(0.68±0.31)h;AUC0-10h分别为(135.26±20.9)和(140.26±21.72)μg.ml-1.h-1;AUC0-∞分别为(139.85±21.45)和(145.46±23.93)mg.ml-1.h-1;t1/2分别为(2.06±0.26)和(2.04±0.25)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98±10.52)%(AUC0-16h,A/AUC0-10h,R×100%)。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