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江  付玉国 《当代医学》2010,16(2):92-92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知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分析讨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经超声及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肿瘤,术后病理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两年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罕见,而分泌儿茶酚胺者则更为罕见.1992年4月至1996年9月,我们共收治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2例,其中1例有内分泌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现代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对比经MS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0.83%、73.61%、79.17%,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4%、95.83%、97.22%。MSCT检查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SCT检查均可有效的显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影像学特点,但MSCT检查鉴别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能力显著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2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内分泌检查等临床资料.9例腰部不适,4例阵发性头晕乏力(其中1例高血压),1例向心性肥胖,7例为体格检查发现.5例术前诊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其余诊为肾上腺占位病变.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随访1~7年,1例仍有头晕,血压150/95 mm Hg(20.0/12.6 kPa),余患者均康复.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较全面的了解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病理确诊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表现,并通过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4个月至9年,平均4年,均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大多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术前诊断及与其他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较难.一经发现,应尽量行手术切除,腹腔镜手术为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实验室相关检查、B超、CT、MRI及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确诊,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确诊依靠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肿瘤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行相关内分泌实验室检查、B超、CT或MR检查,1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行开放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有腰腹部疼痛临床症状,术后症状恢复正常.12例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出院随访3~36个月,12例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转移证据.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肾上腺偶发肿瘤,多数病例无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仅能作为定位诊断,定性诊断须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手术切除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有效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40-342
目的:提高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6年6月8例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病理进行讨论。结果:8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其中5例行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经腹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提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半年以上,8位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成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大多仅通过超声、CT和MRI诊断为肾上腺占位,无法排除其他疾病,目前确诊仍有赖于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5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结果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37.4岁(21~56岁)。左侧2例,右侧3例。术前5例患者肾上腺功能检查无异常,CT平扫肾上腺区域内可见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5例患者均行完整的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平均肿瘤直径6.2 cm(4.0~10.0 cm),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MSCT 诊断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①肾上腺节细胞瘤以右侧病发居多;②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同一扫描参数下与其他各病变类型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③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不同时间点的 CT 平均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病变类型(P ﹤0.05)。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具有病灶边界清晰度、肿瘤内易出现钙化病变且多发于右侧的特点,增强扫描其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肾上腺无功能性肿瘤,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3月-2 017年1月以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确诊,手术前均经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仪检查,层厚0.625mm、螺距0.984mm,所有患者行CT平扫后随后30s、70s及3min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生产HSTECNM KN型血清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肾上腺节神经瘤血液动力学水平,采用SPSS Pear 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检出率与血液动力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CT检查确诊24例,确诊率为96.00%(P>0.05);CT下12例表现为肾上腺区椭圆形,7例分叶状,6例不规则状,边界相对清楚,肿块直径大小为(2.4~9.3) cm。增强CT下10例呈轻度强化,其中延迟性强化4例,静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5例,1例不规则状肿瘤生长,向周围间隙延伸;观察组CVP、SV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VP和SVR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O与CI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将CT用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与血液动力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龙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4):249-250
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细胞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少见,多发生于颈部至盆腔的交感神经节。后纵隔和腹膜后的发生率最高占56%。发生于肾上腺者少见占13%~30%[1]。1病因和发病率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内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约占周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证实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结果:4例病例中3例位于左侧,1例位于右侧。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影像主要具良性征象,与周围组织结构清晰,实质呈略低密度,可以有散在斑点钙化,增强病变实质强化不明显,内见线样、条片状轻度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少见的良性肿瘤,CT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髓质良性肿瘤,约占肾上腺肿瘤的2.6%[1],误诊率较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所见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随诊无复发。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发现依赖于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办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32(12~49)岁,左侧7例,右侧5例.血压高4例,腰腹部胀痛5例,无任何症状3例.行彩超、CT及MRI检查提示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9例.12例均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5例. 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例术中血压波动,矫正后恢复正常.平均手术时间1.5h,平均术中出血量60ml.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平均7d顺利出院.切除肿物最大约6×6.5×6.5cm,最小约2.5×2.5×2.0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6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彩超和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疗效满意,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1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肿瘤,术前未能确诊者按嗜铬细胞瘤做手术准备,最终确诊仍以病理为主.大多数病例腹腔镜手术切除顺利,部分与血管粘连重者以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3例行开放性肾上腺肿物切除术,2例行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前均按嗜铬细胞瘤准备。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与术后病理一致,1例术前考虑嗜铬细胞瘤,术后病理结果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均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时间为9~17 d,平均13.2 d,术后随访1~5年,11例未见明显复发,1例失访。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为临床上罕见的良性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与其他肾上腺疾病相鉴别的重要方法,但最终诊断仍以病理为主。  相似文献   

19.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副神经节瘤伴节细胞神经瘤更是罕见.我们于2003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均为单发,边界清楚,沿邻近脏器和血管嵌入性生长,3例肿瘤形态呈水滴状,位于下腔静脉与膈脚之间,2例呈分叶状,位于脾静脉后方。平扫5例肿瘤均为低密度,CT值24~35 HU,1例病灶内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5例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实质期3例轻度延迟强化,其中1例伴有条线状中度延迟强化,2例强化不明显。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这些特征性有助于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