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早期诊断及导管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15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均行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结果患者均置管成功,经尿激酶导管溶栓血栓完全溶解10例,中转开腹取栓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早期导管溶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价值。方法 对18例肾癌患者术前先经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用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将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全部栓塞。结果 所有病例栓塞后手术见肿瘤血供基本中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易于剥离,缩短了手术时间。结论 肾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动脉栓塞的影像学特点,以减少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肾动脉栓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因急性消化道症状并左侧腰痛在首诊医院行上腹部CT加增强扫描,提示左肾后半部缺血性改变,转我院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未见异常。因检查后患者仍感左侧腰背部胀痛,遂行肾脏CT扫描加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示左肾动脉分支栓塞。予抗凝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结论肾动脉栓塞无特异性临床表现,DSA有可能漏诊,CTA检查可作为诊断肾动脉栓塞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26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行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的26例PTE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气短、气促、咯血、休克等,其中7例有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4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D-二聚体检查,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右侧或左侧股静脉入路行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溶栓,其中4例先采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的机械方法后留置导管溶栓。对7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患者留置导管溶栓前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 26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溶栓3~4d复查肺动脉造影,23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3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继续经留置导管抗凝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主干及分支内血栓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治疗PTE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总结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应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治疗18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18例患者均使用了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来处理血管闭塞段,治疗后闭塞段均得到了有效开通,其开通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联合置管溶栓在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疾病方面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作为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外科性肾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栓塞治疗的外科性肾出血患者7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转归。结果本组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肾动脉造影检查,其中造影异常表现66例(89. 2%),行介入栓塞治疗69例(93. 2%)。8例患者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其中3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栓塞肾动脉。69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中有66例(95. 7%)取得良好效果,3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出血缓解不明显或缓解后再次出血,予再次介入栓塞治疗后好转。结论大部分外科性肾出血患者肾动脉造影可有异常表现,绝大多数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少数需要二次介入治疗的患者也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度肾动脉狭窄(RAS)患者多模态超声一体化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肾动脉粥样硬化致重度RAS患者48例,按肾动脉狭窄程度,将96条肾动脉分为重度狭窄组(n=60)及非重度狭窄组(n=36),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测两组肾动脉起始段血流束宽度、流速及叶间动脉流速、血流阻力指数(RI)、加速时间(AT),分析肾皮质血流灌注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Grad)、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上升支面积及下降支面积,比较分析两组间上述各参数的差异及其诊断效能,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绘制重度RAS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最佳诊断点及最灵敏指标,与核素动态显像技术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1)重度RAS患者肾动脉起始血流束宽度、叶间动脉流速、肾内血流灌注PI、Grad、AUC、上升支面积、下降支面积较非重度RAS患者小(P<0.05),而肾动脉起始流速、叶间动脉AT、肾内血流灌注TT...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皮穿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术对门静脉血栓的治疗价值。方法:21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术前经CT或磁共振(MR)门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诊断,在入院12~36h内接受经皮穿肝门静脉血栓溶栓术,予尿激酶经导管持续灌注溶栓,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每8~24h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了解栓子情况,调整导管位置。治疗期间密切随访患者凝血功能状态,严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适时调整药物剂量。结果:21例患者中死亡2例,另外19例中有4例患者在经皮穿肝途径进入门静脉后造影显示大量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丛,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途径穿肝内门静脉,放置支架分流后行溶栓治疗;有2例患者在选择行TIPS途径溶栓穿刺失败后改行经皮直接穿刺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19例患者溶栓24~120h后,腹痛、腹胀等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门静脉血流均获得了部分性再通。19例患者中有2例因再次门静脉血栓形成并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而入院,成功地接受了2次溶栓治疗;其余患者未再有腹痛、腹胀等症状。DSA随访2例,CT或MR随访17例,门静脉血栓完全消失2例;血栓减少,门静脉血流复通9例;门静脉主干周围侧支循环形成8例。结论:经皮穿肝内门静脉途径溶栓术是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路径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七例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动脉插管局部灌注尿激酶溶栓疗效的分析,介绍了导管溶栓的具体方法,疗效影响因素和副作用。认为导管溶栓疗效优于全身用药溶栓.尽早动脉插管、管尖尽量接触血栓、在凝血酶元时间的监控下较大剂量灌注尿激酶、术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是溶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最佳诊疗方法。方法:对52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施行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5例动脉造影后行动脉旁路搭桥术,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对症状轻微患者只行溶栓抗凝治疗。结果:56例经及时行手术取栓的患者均保全了肢体。结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评估后,除必要做动脉旁路转流的患者外,手术取栓结合抗凝溶栓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