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QT离散度   总被引:101,自引:0,他引:101  
QT离散度陈义汉,龚兰生数十年以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视为记录伪差所致,而未予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因而提出了QT离散度(QTdispersion)这个概念。然而,直到199...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QT离散度(QTd)系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存在的差异,这一现象早被人们发现,但未重视。直至1985年,Campbell等发现心电图导联间存在的QT间期差异是有规律性的,遂提出QT离散度这一概念。 概述 体表心电图与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电图的QT间期相当于动作电  相似文献   

3.
QT离散度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称QT离散度。它可能反映了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对于通过心电图测算QT离散度评价心脏病发生猝死的危险性,本文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QT离散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离散度HighamPD···//BrHeartJ1994;71:508-510缺血性心脏病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毒副反应都可导致极其危险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Holter是分析早搏和心率变异的一种最好的心电技术之一,但它不能反映心律失常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QT离散度作为反映心室复极离散度指标,倍受重视,并认为对评价心肌梗塞预后,有一定意义,在临床有较多报告,但临床上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通过10条狗,制造实验性心肌梗塞,观察QT离散度变异规律.狗麻醉后,在X光线下,左冠状动脉造影,选择适合的冠状动脉分支,经指引钢丝导入“中孔合金珠”,用套管将“中孔合金珠”推至该分支,0.5~2小时后堵塞该支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6.
刘蕊萍 《心脏杂志》2000,12(5):420-420
对我院 43例高血压病 (EH)患者 QT离散度 (QTd)进行研究 ,以探讨 EH患者 QTd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 (L VH)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近 1年住院 EH患者 43(男 2 3,女 2 0 )例。年龄33~ 85岁。均符合 WHO诊断 EH的标准 ;无心房扑动、传导阻滞、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经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后 ,EH患者分为2组 ,即左室肥厚 (EH L VH)组 2 0例和左室正常组 2 3例 ,EH L VH组的诊断标准为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大于 137g/m2 (男性 )或大于 110 g/m2 (女性 )…  相似文献   

7.
对 3 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入院时心电图QT离散度 (QTd)作分析 ,评价其与AMI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VR)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近 5年本院内科及急诊科住院 3 8例AMI。男 2 9例、女 9例 ,年龄45~ 80 (平均 63 8)岁 ,均符合WHO建议的诊断标准。排除因使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 ,房颤、房扑及传导阻滞和电解质失衡病人。正常对照者 3 0例。1 2 方法 取入院后首份体表 12导心电图 ,精确测量QT间期 ,导联≥ 10个 ;同 1导联测定 3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 ,取其平均值。根据Bazett公式 (QTc =QT R -…  相似文献   

8.
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QT离散度的关系;心肌梗塞患者死亡率与QT离散度的关系;心肌梗塞部位与QT离散度的关系;心肌梗塞合并症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QT离散度研究  相似文献   

10.
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杜传礼,王伟综述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1],此现象最早由Campbell提出[2],它是由于心室肌肉复极不一致引起。通常测量的方法是采用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的Q...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80年代末Day和Campbell等[1]正式提出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作为心电图检测指标以来,10年间有关QTd的论文大量涌现。尽管其中大多数作者对这一指标预测心脏性猝死持肯定的态度,但持否定意见者为数也不少,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肯定和否定的矛盾,持续而剧烈的争论使矛盾的实质已趋明朗。1998年以来有较多的专论文章在不同的重要刊物上发表[2-6]。2000年6月著名学者Malik[7]为此发表了述评,对QTd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现摘其要点综述如下,供…  相似文献   

12.
1990年,Day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QTd)的概念,他们将心电图12导联中最长与最短QT问期之差定义为QTd,并认为这是反映心肌区域性复极差异的定量指标,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危险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系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时限变异的程度。此概念最早由Campbel等于1985年指出,1990年Day等首次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后许多学者陆续报道了QTd与临床的关系。QTd增加为心室肌复极不均...  相似文献   

14.
QT间期测量与QT间期离散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间期指的是心室肌开始除极(QRS综合波的起点)至心室肌复极终止(T波的终点)所经过的时间间期,是心室肌电收缩间期的反映,由心室肌的除极时相和复极时相所确定,是传统的常规体表心电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QT间期变化的临床重要性知之甚少,并且有不少的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电图、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测定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cd),观察QT间期离散度及左室舒张功能、左室内径等指标的改变。结果: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较正常者明显增大,QTcd与左室肥厚、收缩压、E/A比值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41;0.43;-0.33,P均<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QTcd受多种因素影响,除血压、心功能的影响外,还与患者体内毒素对心肌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QT离散度,并研究观察组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与其他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比较,此外还针对观察组静脉溶检与未溶栓QT离散度进行对比,针对QT离散度不小于100ms与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后QT离散度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溶栓与未溶栓QT离散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QT离散度小于100ms死亡率低于QT离散度大于等于100ms的死亡率,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测量QT离散度,可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同时,还能为预测室速、室颤、心脏骤停以及其他心律失常症状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10 6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测定 ,并对其中 96例存活患者追随观察 ,探讨心肌梗死 (MI)患者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近远期预后的价值 ,并探讨美托洛尔对MI患者QTd及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资料 :收集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1月入院的AMI患者10 6例 ,男性 70例 ,女性 36例 ,平均年龄 (6 4.11± 5 .2 7)岁 ,其中大面积MI 34例 ,单一部位MI72例。对 96例住院期间存活的AMI患者进行随访 ,平均随访 (4 .40± 1.45 )年。随访期间基本用药为硝酸酯类及阿斯匹林等 ,并嘱咐患者按…  相似文献   

18.
QTd是新近发展起来的 1项反映心室复极离散程度的指标 ,增大时反映心室复极不平衡性增加 ,可能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 ,甚至猝死[1、2 ]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某些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如心肌缺血、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 )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3~ 5] ,可能与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昼夜节律改变有关。晚近报道QT间期存在昼夜节律 ,并受自主神经活动所调节[6、7] ,对QTd的变异性研究国内则鲜有报道。本文以 12导联 2 4hDCG观察正常人QTd变异情况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男 2 4例、女 2 6例 ,年龄 (5 5± 11)岁。均为窦性心…  相似文献   

19.
QT间期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过程的心电位变化,是心肌电生理、心脏几何学、躯体学、组织阻抗和生物信息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综合反应。该值在各个导联上存有差异。1985年Campbell等发现这些差异的规律性,并提出了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这个概念。1990年Day等进一步证实了QTd这个概念,认为它代表了心室肌区域性复极化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年来,随着QTd在临床各领域的广泛研究,其临床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通常正常人生理性心室肌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本文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急诊研究组贺丽霞综述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不同导联之间最长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差异程度,它克服了单导联测量QT间期的局限,反映了心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