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等特点,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精神行为异常(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是AD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妄想、躁动、情感紊乱等。精神症状本身以及由此带来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目前AD研究进入了针对病因、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生物学标志及治疗进行全面研究的崭新阶段,极大地推进了对AD发病机制的认识,但治疗仍只是延缓疾病进展,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和逆转疾病的药物上市。AD患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之一,临床以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高[1-3]。AD主要的病理改变以神经细胞退变为主,引发这一退变的因素很多,目前确切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临床亦缺乏有效的治疗。有研究报道,早期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认知功能、改善精神症状、心理社会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对延缓患者生活质量减退十分重要[4-5]。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病的生物学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 (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失语失认、定向计算判断障碍、性格情绪改变等 ,其病因尚不清楚 ,迄今仍无法通过药物完全终止功能退化的进展。AD的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生物学治疗和病因治疗。生物学治疗是目前AD治疗的主要方法 ,包括神经递质替代疗法、神经营养因子、促神经细胞代谢药、神经细胞保护剂 ,以下就这几方面作一介绍。1 神经递质替代疗法  早期神经化学研究表明 ,AD患者的脑组织中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E)水平降低 ,乙酰胆碱(Ach)的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5.
崔才三 《山东医药》2001,41(19):58-59
PD的治疗可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是对症治疗 ,目的是尽快减轻患者的症状 ,恢复功能 ;其次是保护性治疗或预防性治疗 ,目的是通过干扰神经细胞的死亡 ,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第三是修复性治疗 ,目的是通过神经细胞移植 ,提供新的神经细胞 ,或通过神经营养因子刺激病变或正常的神经元产生较多的多巴胺。1 药物治疗1.1 一般原则  1长期服药、控制症状。几乎所有 PD病例均需终身服药 ,以便控制症状。 2对症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及所给药物的预期效果和副作用等选择药物。 3最小剂量、最佳效果。所有的抗帕金…  相似文献   

6.

精神行为症状(BPSD) 作为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D) 临床症状,其潜在的生物学特点可能提示AD 病理变化。 文章主要从神经影像、神经病理、遗传学特点,阐述精神行为症状在AD 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合并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特征性病理表现为老年斑形成及神经原纤维缠结.AD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是促使AD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许桐道 《山东医药》1993,33(1):46-50
神经安定剂所致的恶性症状群是一组由神经精神和植物神经紊乱相混合的复杂症状群。其发病急速、多数病例可在服药后24~72小时内发生,一般认为与药物剂量和疗程没有直接关系,这是神经安定剂治疗期间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自从Delay等人首先报告服用氟哌啶醇出现这类症状群以来,发现其他抗精神病药也可诱发这类反应;不仅精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科室医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时选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地区有老年痴呆或认知障碍门诊的临床医师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年龄、性别、学历、每月诊断AD例数及诊断轻中重AD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职称、医院等级、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选抗精神病药物中,92.6%的精神科医师、96.6%的内科医师、91.5%的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培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等药物的选用上,三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医师治疗AD患者时,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物较为普遍。精神科、内科、神经内科医师在首选药物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为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正式批准使用的抗AD药物主要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及美金刚胺,一般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不能阻滞AD进展。老年斑(SP)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为AD的  相似文献   

11.
<正>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特点的进行性发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1〕。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DHA属于ω-3不饱和脂肪酸,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中重要的成员。脑组织中DHA可以改善脑的认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D,本文对DHA对AD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1 AD AD起病隐袭,发病后10~20年因并发症而死亡~〔2〕。AD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治疗痴呆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针对患者的激越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疗效可靠,但不良反应较多,老年患者不易接受。利培酮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五羟色胺(5-HT)受体和多巴胺(DA)的平衡拮抗剂,本文研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精神症状(BPSD)是AD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可出现在患病后的任意时期。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将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的紊乱"~(〔1〕)。但是目前关于BPSD相关因素的综述并不多,本文就AD患者行为精神症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精神症状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AMI并发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以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病例1、3给以心境稳定剂,心理疏导、亲人安慰关怀,症状很快缓解;病例4转脑外科治疗;病例5予以小剂量镇静剂联合心理辅导;病例2、6、7给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前均恢复正常。出院后1,3,6月随访患者无精神症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精神症状在常规冠心病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为常见的致残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可以根本预防与根治AD的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尽可能减轻病情,延缓发展。AD药物治疗的进展得益于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新突破,然而迄今诸多关于AD治疗的药物临床试  相似文献   

16.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约占痴呆类型的60%~80%;临床表现为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可出现各种精神行为症状。AD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原因,也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残因素,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然而,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药物并不能完全阻止疾病的进程,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替代或辅助治疗方法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正>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职业与社交功能〔1,2〕。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临床病理解剖发现该病特征性病理改变为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和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缠结、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3〕。目前除采用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治疗在患者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晚期帕金森病的药物性精神症状是一个难于治疗的问题,有痴呆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经常出现混乱状态和幻觉,减少抗帕金森药物或使用经典的精神抑制药会导致帕金森症状加重。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很少引起锥体外的副作用。有报告应用该药治疗5例帕金森病伴药物性精神症状患者,结果显示有效的抗精神病作用,运动症状并无加重。病人作者选择16例有药物性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2例为维持必需的运动功能而长期稳定地服用大量的抗帕金森药物(左旋多巴和/或溴隐停);4例由于出现精神症状而减少了溴隐停  相似文献   

19.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病(AD)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引起早老的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伴有隐匿发作的进行性痴呆,包括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伴或不伴有轻度神经系统体征。AD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弥散性大脑皮质萎缩,脑室和脑沟扩大,神经细胞丧失;特征性改变为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结构中的神经斑(或称老年斑)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已分别从传染病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神经肽、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AD的发病机制,但其病因尚未明了。最近的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谵妄的治疗     
谵妄的治疗包括三方面,一是对因治疗,二是对症治疗,三是护理工作。其中对因治疗针对的是震颤谵妄、疼痛、睡眠障碍、炎症和致谵妄药物;对症治疗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中又以氟哌啶醇最常用,利培酮和奥氮平次常用;护理工作主要是加强定向、控制感觉输入、激活认知和加强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