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制备人源脑红蛋白(human neuroglobin,hNgb)转基因线虫,初步探讨外源性hNgb对线虫寿命和产卵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制备hNgb转基因线虫,使用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鉴定.使用野生型N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基因线虫作为对照组,测量转基因线虫的寿命和产卵率.结果 成功获得hNgb转基因株系线虫,其寿命和产卵率与野生型N2和EGFP转基因线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源性hNgb转基因不影响线虫的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可用于Ngb功能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心脏组织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方法:构建了心肌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载体。该载体通过显微注射被导入小鼠受精卵中,通过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首建者小鼠。利用PCR检测子代小鼠Cre重组酶整合情况。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Cre重组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构建了含有心肌细胞特异性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Cre重组酶基因和人生长激素基因polyA的转基因载体α-MHC—Cre—hGH。将转基因载体进行显微注射,共注射了215枚小鼠受精卵,其中202枚移植入13只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中发育,获得子代小鼠42只。PCR检测发现有1只小鼠在其基因组上整合有Cre重组酶基因。Northem杂交检测结果显示该转基因小鼠只在心脏组织中特异性地表达Cre重组酶基因。结论:成功获得了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为利用条件基因打靶技术研究基因在心脏发育与相关疾病中的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研究珠蛋白(globin)13(glb-13)的生理作用,以回交2次的glb-13(tm2825)突变株系和hif-1(ia04)构建线虫双突变株系hif-1(ia04);glb-13(tm2825)。方法 glb-13(tm2825)与野生型N2株系交配获得glb-13(tm2825)的雄虫,再与N2的雌雄同体线虫进行交配,回交2次后,通过单只线虫基因组PCR法鉴定出交配后的纯合体。使用hif-1(ia04)和野生型线虫N2进行交配得到hif-1(ia04)的雄虫,然后再与glb-13(tm2825)雌雄同体线虫交配,通过单只线虫基因组PCR法鉴定出交配后的纯合体。结果获得hif-1(ia04);glb-13(tm2825)双突变株系。结论通过线虫交配回交可以使突变株系线虫保持稳定性状,而突变株系之间的交配可以制备出双突变株系,为深入开展glb-13的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Let-7b的转基因小鼠。方法构建心肌细胞特异性过表达Let-7b的转基因载体,显微注射导入小鼠受精卵中,通过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首建者小鼠。利用PCR检测子代小鼠Let-7b基因整合情况。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Let-7b过表达的效率。结果 PCR检测发现,1只小鼠在其基因组上整合有Let-7b基因。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该转基因小鼠在心脏组织中特异性地过表达Let-7b基因。结论成功获得了在小鼠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Let-7b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H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表达。方法从铜绿假单胞菌中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OprH基因;采用T-A克隆技术构建pMD19T-OprH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和序列测定后,获得OprH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中,以构建pET28b-OprH重组表达质粒,并在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及通过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 pET28b-OprH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后表达外膜蛋白OprH。结论成功克隆了OprH基因并获得原核表达物,为进一步研究快速检测该菌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脑红蛋白(NGB)的生理功能并为基因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有效的表达载体,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分别构建含NGB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用电转方法将腺病毒基因组质粒pAdEasy-1导入BJ5183细菌,制备BJ5183-pAdEasy-l细菌,再以后者作为电感受态细菌,与线性化质粒pShuttle-CMV-NGB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NGB,转染293细胞。制备含脑红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结果:通过PCR、序列测定和Western印迹杂交鉴定,确认该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可正确表达脑红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NGB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深入开展脑红蛋白的功能研究以及用于缺血性脑损伤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空间环境中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在秀丽隐杆线虫染色体上的分布特征。方法利用基因位点可视化软件对经空间飞行环境、空间辐射及微重力处理的秀丽隐杆线虫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分析,统计差异表达基因位点数量、比例,并通过指数模型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空间飞行环境较辐射或微重力环境能够诱导更多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分布也更为集中;在三种空间环境中均为Ⅴ号染色体上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而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分别在Ⅱ号,Ⅲ号和Ⅴ号染色体上比例最高,在Ⅰ号和Ⅴ号染色体上差异表达基因分布最集中。结论空间环境诱导的秀丽隐杆线虫差异表达基因位点分布特征具有环境特异性,且染色体间存在环境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TAT-GFP,以便于考查TAT的细胞定位及穿膜功能。方法:将TAT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串联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融合表达。分离纯化的融合蛋白与BHK-21细胞共孵育一定时间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定位;同时以尾静脉注射方式进行小鼠给药实验,一定时间后麻醉,将主要器官组织取出、固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的分布情况。结果:DNA测序证明成功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tat-gfp。经诱导表达、纯化可获得纯度为85%以上的融合蛋白TAT-GFP。细胞实验表明,融合蛋白可迅速透过细胞膜并广泛分布于BHK-21细胞内,其中尤以细胞核内最多,而对照组GFP蛋白则不能穿透细胞膜入胞;动物实验中,给药2h后即可观察到TAT携带GFP到达小鼠的各主要器官和组织,甚至穿透血脑屏障分布于脑组织部分。结论:融合表达的穿膜肽TAT具有一定的携带生物分子(GFP)穿膜功能,本研究为深入了解TAT的性质及其未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半乳糖凝集素-1的表达纯化与生物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重组人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方法: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1a(+),获得重组质粒pET-galectin;将其转化至表达宿主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获得目的蛋白的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红细胞凝集试验分析其生物学活性。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galectin,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柱一步纯化后,得到的蛋白纯度可达80%以上。红细胞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可进一步用于半乳糖凝集素-1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插入GS筛选系统和替换启动子改造载体以获得高效表达细胞系。方法将pIRES2-EGFP多克隆位点上的BamHⅠ位点突变,构建一个新的载体pIRES2-EGFP-B,通过AseⅠ和NheⅠ双酶切其上的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加入谷氨酰胺合成酶( GS)基因筛选标志,再通过PacⅠ和NheⅠ双酶切,插入人巨细胞病毒(hCMV)启动子,构建载体pHGS1.0。将目的基因分别插入载体pHGS1.0和pIRES2-EGFP中,通过比较重组蛋白TEM8(1-227)-VEGFR1domain2-IgG2(TV-IgG2)表达来分析新构建载体的优越性。结果成功插入GS筛选标志,并加入hCMV启动子,人免疫球蛋白定量试剂盒分析发现,重组蛋白表达量提高了5倍。结论通过GS系统筛选,得到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载体系统,为后续的高效表达细胞系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同时携带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观察其在A549中的表达。方法:从低氧处理A549细胞中PCR扩增HIF—1αDNA,并连接到载体pShuttle—CMV—EGFP上得到重组质粒pShuttle—GFP—HIF,同时将从质粒pIRES2一EGFP—KGF扩增的KGF基因也克隆其上,获得穿梭重组质粒pShuttle—GFP—HIF—KGF。再将其重组到pAdxsi病毒骨架载体上,构建携带HIF-1仅和KGF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重组腺病毒转染3_549细胞后表达情况。结果:证实携带HIF—1α和KGF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成功构建。其转染A549细胞后可有效表达HIF一1和KGF蛋白,48h时HIF-1蛋白表达水平为(56.36±4.53)ng/ml,KGF蛋白表达水平为(60.20±2.92)ng/ml。结论:成功构建了双基因腺病毒载体pAdxsi—GFP—HIF—KGF,其可有效转染表达,具有进一步在肺损伤防治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表达纯化重组的人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方法:以表达乙酰肝素酶全长质粒pcDNA3.1-HPA为模板,扩增不包括信号肽的乙酰肝素酶片段,将其插入pET-28a(+)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plysS,DE3)中,在起始诱导菌密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4个方面对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重组人乙酰肝素酶的可溶性表达。采用HisTrapTMcrude亲和层析对目的蛋白进行了初步纯化。结果:得到了初步纯化的HPA蛋白,Western印迹证实表达产物可被乙酰肝素酶抗体和His标签抗体识别,证明表达产物具有乙酰肝素酶的免疫学特性。结论:表达纯化的人HPA蛋白为特异性单抗的制备和鉴定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MEPE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并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初步探讨人MEPE蛋白在DNA损伤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将人MEPEcDNA克隆至带有HA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REP10上,构建重组质粒;分别将载体pREP10/MEPE-HA和pREP10/HA转染293T细胞;经潮霉素B加压筛选阳性克隆;用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鉴定稳定表达MEPE-HA融合蛋白的阳性细胞株;利用一定浓度的DNA损伤诱导剂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处理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其趋势即可反映出不同细胞株对DNA损伤诱导剂的敏感性。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人MEPE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REP10/MEPE-HA构建正确,转染人293T细胞,筛选出MEPE表达较高的细胞株,并且发现该基因的高表达可以使细胞对DNA损伤诱导剂的耐受性提高。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人MEPE的293T细胞株,并对人MEPE蛋白在细胞中对DNA损伤诱导剂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MEPE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新预测毒力蛋白Z3672,以进一步开展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法:利用PCR方法从EHECO157:H7基因组中扩增出基因z367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测序证实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诱导表达,采用质谱分析法和Western印迹试验进行鉴定,通过洗涤包涵体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构建了pET-24a-z3672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实现了目的蛋白的融合表达,并且对蛋白条带的质谱分析证实了表达蛋白即为Z3672蛋白。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90%。结论:得到了新预测的毒力蛋白Z3672,为下一步研究蛋白功能,并进一步研究EHEC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黏附因子丛生因子A(clumping factor A,Clf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不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开发具有广泛保护效果的SAU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表达宿主,对目的蛋白进行表达、纯化。PCR及点杂交法检测Clf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PCR及点杂交结果显示ClfA存在于菌株USA300,而在菌株546、1884、1885中并无分布。结论 ClfA在SAU各菌株中分布不广泛,可能难以作为具有广泛保护效果的SAU疫苗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可溶性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高活性重组人PSA及多克隆抗体,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材料。方法:构建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质粒,采用化学法将pET-S1-S2-PS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IPTG诱导BL21(DE3)细胞表达rPSA,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rPSA,经Western印迹鉴定后免疫大耳白兔制备PSA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获得了可溶性高表达rPSA的BL21(DE3)细胞株,并制备了可特异性结合天然PSA的抗体,其效价在1∶2000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左室型单心室径向运动情况,评价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估测左室型单心室患儿心室径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左室型单心室患儿21例(单心室组)及正常儿童21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VVI技术对主心腔短轴乳头肌水平室壁径向应变及应变率进行分析.结果:单心室组各节段的径向应变及应变率较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减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头肌水平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型单心室患儿存在径向收缩功能不全,VVI技术能定量评价左室型单心室节段室壁的径向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研究人群分为ACS组与正常对照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含rhGM-CSF和rhIL-4的完全培养液培养7 d,使其分化为DC后加入CRP孵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80、CD86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混合淋巴反应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DC表面CD80、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增多;且IL-4/IFN-γ比值降低。结论:ACS时CRP可明显促进DC的分化成熟,刺激的免疫类型以细胞免疫为主,即产生免疫偏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人血管生成素-1的真核表达载体,真核表达人血管生成素-1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将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片段插入B7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进行真核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B7Ang-1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中进行了稳定表达,获得了纯化的人血管生成素-1蛋白。结论真核系统表达的人血管生成素-1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减碎消化法和原位灌注消化法在大鼠胰岛细胞原代培养中的优缺点,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减碎组(CC组,n=15),胰腺剪为小组织块后,Ⅴ型胶原酶逐级消化分离;原位灌注组(YY组,n=15),采用胆总管逆行灌注Ⅴ型胶原酶分离胰岛。双硫腙(DTZ)染色检测胰岛纯度,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2组获得的胰岛对于葡萄糖刺激均具有良好的分泌活性(P〈0.01);YY组比CC组获得的胰岛数量多(P〈0.01),形态较好,等量胰岛的胰岛素释放量亦多(P〈0.05)。结论:胆总管原位灌注Ⅴ型胶原酶消化可以获取数量多,活性和纯度较好的胰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