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和拔除第二前磨牙安氏Ⅰ类错病例治疗前后下唇软组织变化的比较,探讨两种拔牙模式的异同。方法:选取50例安氏Ⅰ类(骨性Ⅰ类)临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拔4个第一前磨牙和4个第二前磨牙病例各25例,按性别、年龄、骨面型、拥挤度严格配对,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软组织的14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在相对X、Y轴的绝对值测量中,治疗前两组无任何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线距的明显增长表现在垂直方向上,而第二前磨牙拔除组表现在在水平方向上。在软组织测量项目中,治疗前第一前磨牙拔除组颏唇角和下唇厚度均大于第二前磨牙拔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拔除第一前磨牙组下唇倾角、下唇长、下唇基部厚度、颏唇沟深度增加,而颏唇角、下唇基角、下唇厚、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小。拔除第二前磨牙组颏唇角、下唇倾角、下唇基角、下唇基部厚度均增加,其中下唇倾角和下唇基部厚度的变化明显;下唇长、下唇突度、下唇突凹点相对E线的距离减少,而下唇厚基本不变。结论: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组在治疗前后下唇的各项软组织角度和线距变化均无统计学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拔除第一、第二前磨牙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病例治疗前后软硬组织A点的变化。方法 选择50例安氏Ⅰ类(骨性Ⅰ类)临界病例为样本,其中拔4个第一前磨牙和4个第二前磨牙病例各25例,按性别、年龄、骨面型、拥挤度严格配对,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 线片软硬组织的14项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组内配对t检验、组间成组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①在相对X、Y轴的绝对值测量中,治疗前2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的各点第一前磨牙拔除组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拔除第二前磨牙组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更明显。②在软组织角度和线距的测量项目中,治疗前的上唇翻卷度、上唇倾角第一前磨牙拔除组均小于第二前磨牙拔除组;治疗后2组均出现上唇倾角、上唇到E线的距离增加;但2组在各项测量项目的变化上没有组间差别。③在硬组织角度和线距的测量项目中,治疗前第一前磨牙拔除组的颌凸角较大;治疗后2组各测量值均减少,但2组无组间差异。④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第一、第二前磨牙拔除组软硬组织A点的变化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拔除第一和第二前磨牙软硬组织A点均有明显改变,两种拔牙模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对称拔牙模式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3.6岁),根据不同的拔牙模式分为2组.实验组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1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对照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软硬组织的结构变化.结果:2组矫治前、后组内比较显示,颌骨测量项目NAPog角、SNA角、ANB角、MP-SN角均有显著差异;上、下前牙的倾斜度、突度除实验组的LI-MP角外均有统计学意义;软组织测量项目中,上、下唇倾角,上唇厚度,上、下唇突度,上、下唇长度,Z角和鼻唇角均有显著差异,而下唇厚度、颏沟倾角无显著差异.2组矫治前、后变化量的组间比较显示.仅L1-MP角、U1-L1角的变化量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对称拔牙矫治后,患者的上、下前牙均内收,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和非拔牙矫治对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倾角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青少年正畸患者,按拔牙与否分为拔牙组(30例,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6例),通过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来测量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长轴和平面的交角,第二磨牙与平面的交角以及第二、第三磨牙长轴的交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与非拔牙组矫治前后第三磨牙倾角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非拔牙组相比,拔牙组上下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交角的变化量更大,2组间年平均变化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矫治前后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长轴交角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年平均变化量在2组间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上颌第二磨牙与平面交角的年平均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下颌第二磨牙与平面交角的年平均变化量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除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有利于第三磨牙倾角的改善,对第三磨牙萌出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 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改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 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改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矫治模式下成人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况的变化,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成人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分为不拔牙组(30例)、拔除第一前磨牙组(30例)和拔除第二前磨牙组(30例),矫治前后分别拍摄曲面体层片,测量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及萌出间隙,预测其萌出情况。结果与不拔牙组相比,拔牙组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度显著改善(P<0.05)。拔牙组矫治前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明显增大(P<0.05)。3组间矫治前后萌出间隙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拔牙组下颌萌出间隙差值大于拔除第一前磨牙组,而拔除第一前磨牙大于拔除第二前磨牙组。预测拔除第二前磨牙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关系最好,其次是拔除第一前磨牙组,最后是非拔牙组。结论拔除下颌前磨牙利于矫治后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及萌出间隙的改善,拔牙位置越靠后,其改善越显著,萌出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牙比正常的安氏3种分类经不同的拔牙模式治疗后全牙比的变化。方法:选取252例前牙比正常的患者模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模拟4种模式拔牙后的全牙比,了解其变化规律。结果:相同拔牙模式的3种错牙合组矫治后的全牙比之间无大的差别;与拔牙前相比较,3种错牙合组拔牙后的全牙比均有所减小;在安氏Ⅰ类组与Ⅲ类组中,除了第2组(上下颌均拔除第一前磨牙)与第3组(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二前磨牙),第4组(上颌拔除第二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一前磨牙)与第5组(上下颌均拔除第二前磨牙)间全牙比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安氏Ⅱ类组,不同拔牙模式的全牙比之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前牙比正常的安氏不同错牙合畸形进行拔牙矫治时,前磨牙的拔牙模式会对拔牙后的全牙比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拔牙模式对安氏Ⅱ1错牙合成年女性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和面部软组织正貌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安氏Ⅱ1错牙合需拔牙矫治的成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下颌拔除2颗第二前磨牙,B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分析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牙弓宽度和面部软组织正貌指标的变化。结果:正畸治疗后,组内比较显示两组病例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均增加,上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仅下颌尖牙和下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颌尖牙宽度增加量大于A组,B组下颌第一磨牙牙弓宽度减小量小于A组。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例在面宽、口裂宽、下颌角间宽、容貌面长和鼻下颏下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牙弓宽度与软组织正貌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安氏Ⅱ1错牙合病例正畸矫治后成年女性软组织正貌的变化不受拔牙模式影响,不同拔牙模式仅影响矫治后牙弓宽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和拔除第二前磨牙安氏Ⅰ类错病例治疗前后上唇软组织变化的比较,探讨2种拔牙模式的异同。方法选取50例青少年安氏Ⅰ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拔除牙位分为拔除第一前磨牙组和拔除第二前磨牙组,每组25例患者。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上的15项软组织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1)在上唇各点相对X轴和Y轴的线距上,2组患者治疗后A′-X和UL-X的变化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软组织角度和线距的测量项目上,2组患者治疗后上唇长度、UL-EP、A′-EP的变化明显(P<0.05),但2组患者软组织角度和线距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除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对上唇均有明显改变,但2种拔牙模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安氏Ⅰ类错病例治疗前颌面部软硬组织的比较,探寻影响前磨牙拔除模式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疗效满意、中轻度拥挤、非双颌前突的安氏Ⅰ类病例153例,分为两组,其中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组96例,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组57例。对两组治疗前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软硬组织共118项指标),组间比较,选取其中有统计学差别的指标进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逐步判别分析得到判别公式:IS=0.092A.P.D.I+0.065FM IA-0.049颏沟倾角-0.352下唇厚度+0.188颏部软组织厚度-6.465,判别临界值为0.17。拔除第一前磨牙组回代率为77.1%,拔除第二前磨牙组回代率为77.2%。结论在进行前磨牙拔除模式的选择上,治疗前软组织的形态,特别是下唇的厚度必须有所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减数方案矫治双颌前突高角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25岁安氏Ⅰ类高角的双颌前突患者共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10例。Ⅰ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Ⅱ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2颗第一磨牙;Ⅲ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2颗第一磨牙,并在上颌2颗第一磨牙的近中分别种植2枚微型种植体。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硬组织方面,矫治后Ⅱ、Ⅲ组的前面高、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前下面高、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ODI值的变化与Ⅰ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软组织、牙齿及牙槽方面,矫治后Ⅱ、Ⅲ组的颏厚度、下唇凸度、颏唇沟深度、LL-E、L1-NB、L1/NB、U1/L1、L7-MP的变化与Ⅰ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所有患者均得到完善的正畸治疗,矫治后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1)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使下颌平面角变小,前面高及前下面高降低,下颌切牙后缩明显,相应的软组织改变较好;2)上颌附加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更有利于上颌切牙内收和继发的软组织改善;3)矫治高角双颌前突患者时,拔除第一磨牙并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外型轮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Ⅰ类错牙合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    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相似文献   

15.
The potential for premolar extractions to produce adverse facial effects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Detailed documentation of the predictability, or otherwise, of various soft tissue treatment effects would obviously be of assistance to clinical orthodontists in day-to-day treatment planning, by potentially refining the criteria for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various premolar extraction sequences. With this in mind, a retrospective lateral cephalometric study of 80 premolar extraction cases was undertaken to assess whether different patterns of premolar extraction do in fact produce predictably different lateral profile effects.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changes in lip curvature after the extractions of all first premolars (4/4), all second premolars (5/5), or upper first and lower second premolars (4/5). Changes in the depths of curvature of both the upper and lower lips were not solely dependent on the selection of a particular premolar extraction sequence. Instead, there were wide ranges of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 changes in the depths of the lip curves.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the inherent soft tissue morphology of the lips in individual patients, it i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lip response to various dental and skeletal changes and the competent clinical management of extraction spaces that apparently affects the shapes of the lips within the lateral profile during treatment. In other words, it would seem possible for the clinician to carefully manage either first or second premolar extraction spaces while still protecting the facial profile.  相似文献   

16.
宋丽娟  伍军 《口腔正畸学》2012,19(4):223-225
目的分析拔牙矫治后下切牙内收量与下颌颏联合处牙槽骨厚度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从矫治完成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中,选取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组1),拔除上颌第一、下颌第二双尖牙(组2)以及下颌未矫治的非拔牙(组3)患者各15例,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两拔牙组牙槽点、B点及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都明显减小(P〈0.01),而下颌未矫治组无明显变化;组1的下切牙内收量与B点及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减小呈正相关,而组2仅与根尖处的牙槽骨厚度减小正相关。结论下切牙内收后,B点与根尖点处的牙槽骨厚度明显减小,且内收量越大该处厚度减少的越多,在临床诊疗与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磨牙拔除模式对不同错牙合畸形Bolton指数全牙比的影响。方法选取180副牙性与骨性错牙合类型一致的患者模型,Ⅰ、Ⅱ、Ⅲ类每组60例,计算各组拔牙前和采用4种前磨牙拔除模式拔牙后的Bolton指数全牙比,以87%~89%为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参考值,对各组4种拔牙模式下Bolton指数全牙比的
异常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3组完整牙列Bolton指数全牙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Ⅱ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Bolton指数全牙比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类组不同模式拔牙后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除的异常率小于拔除(P=0.002)。结论从牙量协调的角度考虑,Ⅰ、Ⅱ类错牙合畸形采用4种拔牙模式均可,Ⅲ类错牙合畸形拔除的模式优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