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各140例.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术毕不同时间节点的苏醒情况和镇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CI组T1时间节点的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麻醉恢复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I组的5 min、10 min OA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0 min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麻醉诱导插管时易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2.
张虹飞 《中外医疗》2011,30(29):103-10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和术后患者的苏醒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的唤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监测采用全身麻醉的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照组)和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50例患者(实验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睁眼时间、拔管时问和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鼓后和拔管时的HR、SBP、DBP、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显著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有助于患者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舒适,并发挥理想的镇静作用,能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23-4924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结果建立气腹后和气管拔管时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蔡星三 《当代医学》2011,17(16):57-58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后和拔管时的HR 、SBP 和D BP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具有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优点,可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皮宁 《中外医疗》2014,(3):89-89,9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白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参考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气腹建立后、拔管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气腹建立后及拔管时心牢、舒张压、收缩压相较参考组更加平稳,患者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镇静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气腹后及拔管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可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点,可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Ⅱ-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和丙泊酚芬太尼组(PF),每组30例;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或芬太尼2μg/kg,麻醉维持用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每小时7mg/kg和瑞芬太尼每分钟0.2μg/kg或芬太尼每分钟0.03μg/kg。记录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好,两组患者诱导后血压,心率都显著降低(P〈0.05);PR组苏醒期血压,心率显著升高(P〈0.05),PR组苏醒快,拔管早(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比芬太尼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60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实验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每组各3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OAAS评分,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各时间点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 P>0.05),实验组苏醒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OAAS评分无限制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术发生嗜睡、寒颤和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均有良好的镇静效果。瑞芬太尼术中可控性更好,术后清醒迅速,但更容易恶心,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组插管后吸入3%七氟烷,丙泊酚组以4~8 mg/(kg.h)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μg/(kg.min)瑞芬太尼。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能及时苏醒,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2组患者OAAS评分。比较2组患者诱导前(T0)、气腹建立后10 min(T1)和拔管时(T3)的SBP、DBP、HR。观察2组患者苏醒后的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15 min的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T1、T2的SBP、DBP、HR均较同组T0时有显著改变(P0.05),且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疼痛,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患者麻醉恢复时间较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各52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BP、DBP、HR的基础值,术毕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P>0.05).建立气腹后,对照组的S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且分别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建立气腹后观察组的SBP、DBP、HR均较基础值及术毕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拔管后5 min(P< 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将3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瑞芬太尼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均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静吸复合,A组以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B组按需以芬太尼间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OAA/S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C02气腹后及苏醒期与诱导前相比较,血压、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B组气腹后及苏醒期HR、SBP、DBP较诱导前显著升高(P〈0.05)。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血流动力性稳定,术毕苏醒迅速、完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静脉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当。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瑞芬太尼、七氟烷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苏醒及拔管时间较短,拔管后OAAS评分较高(P<0.05),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王先锋  姜峰 《安徽医学》2009,30(11):1335-133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行LC术的40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20例。瑞芬太尼组静脉连续泵输注瑞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维持,阿曲库铵间断给予。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和阿曲库铵静注诱导,配以丙泊酚维持。记录不同时间点SBP、DBP、MAP、HR、SpO2变化、苏醒时间和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术毕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短。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具有麻醉平稳,苏醒质量好,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老年患者行LC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6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使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自由呼吸的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自由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2h、4h、8h、16h、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对患者不良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林树青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1,41(12):1219-1221,123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每组各30例.七氟烷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丙泊酚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苏醒时间、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情况.结果:与丙泊酚组相比,七氟烷组在心率稳定性、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等方面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其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行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统计对比麻醉前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及疼痛(VAS)评分。结果麻醉后观察组DBP、SBP及H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拔管、止痛时间均较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LC术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降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能缩短患者苏醒、拔管及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 R组术后苏醒较F组快,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也明显短于F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较芬太尼更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