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胃动力障碍胃痛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动力障碍胃痛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06例胃动力障碍的胃痛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结果:证型以胃热炽盛型居多,其次为脾胃虚寒型和肝胃气滞型。结论:对胃动力障碍胃痛进行辨证分析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2.
隆起糜烂性胃炎372例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慢性胃痛辨证分型与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关系,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对37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从中医辨证分型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肝胃气滞型占49.2%,脾胃虚寒型占22%,瘀阻胃络型占16.7%,胃热炽盛型占5.9%,胃阴亏虚型占3.8%,寒邪犯胃型占2.4%。结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基本病机为肝胃气机失调,治疗宜以理脾胃、疏肝木同施,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基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任伟 《中医临床研究》2014,(29):107-108
目的:分析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急慢性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胃痛的临床表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患急慢性胃痛患者82例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为胃络瘀阻型、肝气犯胃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四类患者,施以不同方药.结果:本组82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12例,占14.6%;显效32例,占39.0%;好转37例,占45.1%;无效1例,占1.2%;总有效率98.8%.结论:中医治疗急慢性胃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夏 《新中医》2015,47(5):72-73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行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对照组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P<0.01)。2组治疗后胃运动节律、胃电节律、胃窦动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CAG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胃动力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实辨证,并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糜烂性胃炎实证(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62.50%)多见,明显高于虚证(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37.50%)(P〈0.05)。虚证之Hp感染率明显高于实证(P〈0.05)。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实证所占比例高于虚证,两证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虚证Hp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根据患者胃痛特点辨证分型:瘀阻胃络型患者12例,脾胃湿热型患者16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25例,肝气犯胃患者19例,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对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进一步研究提升胃痛患者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86例胃痛患者,分析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指征,在予以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以患者疾病类型进行辨证施治,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定。结果:本研究中,胃痛患者涉及7种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所有入选患者都已经完成治疗。其中,"寒邪客胃"型患者的有效率是90.00%,"脾胃虚寒"型患者的有效率是94.12%,"饮食停滞"型患者的有效率是93.75%,"胃阴亏虚"型患者的有效率是84.62%,"肝气犯胃"型患者的有效率是100.00%,"瘀血停滞"型患者的有效率是88.89%,"肝胃郁热"型患者的有效率是85.71%,所有入选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1.86%,效果突出。结论:在胃痛患者治疗中,推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征,还能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以及临床效果,疗效确切,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痞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方法:100例患者分为肝胃不和型(23例)、脾胃湿热型(16例)、脾胃虚弱型(24例)、饮食停滞型(21例)和痰湿中阻型(16例)5组,观察胃电图、移行性运动复合波的变化。结果:痞满患者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饮食停滞型餐后胃电图主要以胃电节律过快占优势,而脾胃虚弱型和痰湿中阻型则以胃电节律过缓为主。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饮食停滞型和痰湿中阻型组Ⅱ相、Ⅲ相延长,Ⅰ相缩短;而脾胃虚弱型Ⅱ相、Ⅰ相缩短,Ⅰ相延长。结论:痞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肝胃郁热型胃痛疗效的影响.方法:61例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31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对辨证施护组病人行情志调护,饮食调护,针刺治疗,等措施.结果:辨证施护组、常规护理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70.96%(P<0.05).结论:对肝胃郁热型胃痛患者行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53例脾胃虚实证患者食管压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脾胃实证患者证型与食管动力改变的关系,对53例胃、食管疾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和食管压力测定研究。结果:有39例检出食管动力异常,检出率73.6%,食管高动力的检出率肝胃不和型为40%,明显高于肝郁脾虚型(10%);动力不协调的检出率又以后者(55%)明显高于前者(27%),两项比较均为P〈0.05。低动力检出率两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肝胃不和型与肝郁脾虚型的食管动力异常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姜成  林瑜  王晓宁  鄢春锦  刘芬 《中医杂志》2011,52(24):2102-2105,21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空泡毒素基因(vacA)亚型与胃上皮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抗原表达以及慢性胃痛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证(57例)、肝气犯胃证(24例)和脾胃虚寒证(19例),采集各证型患者胃窦黏膜标本,采用特异引物PCR法检测vacA信号序列s和中间序列m亚型以及cagA基因;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胃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 结果 100例患者中Hp感染率为81%,其中cagA基因检出率为44.4%(36/81),sla基因检出率为90.1%(73/81),m2基因检出率为85.2%(69/81).3种证型在Hp密度等级、cagA基因型及vacA基因亚型分布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组比较,sla+和m2+提高了HLA-DR抗原表达(P<0.01),cagA与HLA-DR抗原表达无关(P>0.05). 结论 Hp流行株以sla或m2亚型为主,该流行株可提高胃上皮HLA-DR抗原的表达,但是vacA亚型、cagA基因与中医证型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效果。方法通过对106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以健脾益气,行气和胃为辨证施护原则,进行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中药熨烫、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痊愈及显效70例,有效29例,无效7例。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小儿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分析300例胃脘痛患儿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的相互关系.结果所选病例中胃镜疾病检出率为98.3%,中医宏观辨证及电镜微观辨证均以湿热中阻和脾胃虚寒检出率最高;在浅表胃炎中两种辨证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段对小儿胃脘痛的研究,总结辨证规律,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时辰服药法治疗胃痛的疗效。方法:80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辨证分型服用相同中药方剂,治疗组采取按子午流注时辰服药法,对照组用传统服药法,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结论:子午流注时辰服药法治疗胃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胃脘痛常出现在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癌、胃神经病等病症中,反复问题是临床的难点和重点,要提高胃脘痛的诊疗效果,解决胃脘痛反复发作问题,就要发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在诊疗过程中要从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全身的脏腑功能活动平衡协调关系上抓住辨证论治上的整体观、胃镜下的辨证观、药物选择用量以及炮制等方面的用药观、"虚、瘀"病理观和调理情志观从而提高疗效,使之胃脘痛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中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不同症候、分型,辨证施治,结合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显效98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6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胃脘痛效果确切,有效率高,且经济实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理阶段更年期综合征证候规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生理阶段女性更年期综合征(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CS与性激素、糖脂代谢之间的关系,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前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各50例,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服用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清检测。结果:不同生理阶段女性CS患者中医证型的构成比存在差异;中药治疗后患者的更年期症状均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降低(P<0.01),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无明显变化;脾虚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瘦素(leptin)较治疗前均降低;肝虚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前升高;肾虚组患者的FBG、总胆固醇(TC)较前降低(P<0.05,P<0.01)。结论:不同生理阶段的女性C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本病的发病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关,其治疗应该重视糖脂代谢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施治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胃痛患者的病情分为食滞、寒凝、血瘀、肝气犯胃、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弱六个病症,分别辨证施治。结果:食滞、寒凝、血瘀、肝气犯胃、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弱胃痛患者有效率分别为96.77%,94.12%,86.67%,100%,87.50%,85.72%。辨证施治治疗胃痛总有效率为93.33%(112/120)。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胃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气滞型慢性胃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气滞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48例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胃胀、胃痛等临床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显效7例(14.58%),有效41例(85.42%);治疗后胃痛、胃胀、纳呆、嗳气、泛酸嘈杂等临床主要症状都明显好转(P<0.01)。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医辨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中医辨证特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本病治疗提供临床辨治依据.方法:对62例GVHD患者按急慢性分组共计85例次进行中医辨证观察.结果: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50例次,湿热型占68%,半数有肝损害黄疸,血热阴虚型占32%,病情偏重者较多;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35例次,湿热型占25.7%,且多兼阴虚、血瘀,阴虚型占74.3%.结论:GVHD常见基本中医证型为湿热和阴虚型.aGVHD以湿热型多见,重症患者在血热阴虚型中易见;cGVHD则以阴虚型为主;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延长阴虚证型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