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蓉  罗金措  张桂梅  张海燕 《全科护理》2021,19(11):1485-1488
综述国内外粪菌移植(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护理研究进展,包括治疗前的护理准备、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及治疗后护理等,指出应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辩证看待FMT治疗IBD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已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粪菌移植治疗肠道艰难梭菌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尽管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粪菌移植已逐渐应用于治疗其他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疾病,譬如炎症性肠病(IBD)。该文追溯粪菌移植的起源、阐述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介绍粪菌移植的实施方案、讨论粪菌移植治疗IBD的有效性以及分析粪菌移植治疗IBD的可行性。目前粪菌移植广泛用于临床仍存在一些问题,但粪菌移植治疗IBD非常具有前景,值得重视该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我院 157 例接受粪菌移植治疗的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入院宣教,供体选择,供体粪便标本采集、粪菌制备,移植前准备及输注中的护理配合,移植后护理,饮食管理及出院随访等相关经验;治疗前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粪菌移植术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等起到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完成粪菌移植,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4.
<正>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IBD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及便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未来,中国IBD患病率最高可能达到0. 1%,2025年的患病人数将超过150万,几乎与西方国家发  相似文献   

5.
已有报道表明粪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前景可观, 且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支持粪菌移植的有效性。但涉及粪菌制备的方法学、移植途径、供体筛选、患者选择以及诱发病情活动的潜在风险等方面尚存诸多未知, 因此, 粪菌移植目前仅适合在临床试验等特定条件下用于炎症性肠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我国以腹泻型肠易激亚型(IBS-D)最常见。IBS的发生被证实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粪菌移植(FMT)指将供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改善肠道菌群,重建正常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临床症状。目前,关于粪菌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文章就肠道菌群与IBS-D的关系及IBS-D粪菌移植治疗的治疗作用、安全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在儿童中发病呈上升趋势。该病为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了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和一类分类不明确的未确定型肠炎。目前病因不明,由于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不但影响患者生命质量,而且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临床上仍无有效治愈该病的方法。当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药物治疗、生物制剂、益生菌、干细胞移植、粪菌移植及营养支持等。本文就近年来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发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其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ASD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症状和肠道菌群失衡,研究发现ASD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且通过粪菌移植可显著改善ASD相关症状。本文通过总结粪菌移植治疗ASD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AS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严重却又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且鲜有IBD患者得到合适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以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患者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诊疗[1].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美学标准不断演变,粪菌移植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广泛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2]、伪膜性肠炎[3]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患者的调查显示,如果病情复发,97%的患者愿意接受粪菌移植,53%的患者愿意将粪菌移植而不是抗生素作为治疗该病复发的首选方案[4].  相似文献   

11.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于炎症性肠病,并应用护理程序对10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10例患者经治疗后腹痛、腹泻和贫血症状缓解,体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12.5%~50%,乙状结肠膀胱瘘及直肠膀胱瘘愈合,肛周病变治愈,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过程中细致的观察、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控制感染等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13.
甄承恩  张曼利  吕晓萍 《临床荟萃》2001,16(4):192-192,F003
(上接第 2期 90页 )5 诊断简要介绍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IBD诊断标准 ,该标准也是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 (2 0 0 0成都 )修订IBD诊断标准的底稿。5 .1 UC5 .1.1 诊断要点 ①临床表现 :反复或持续发作的腹泻、粘液便、粘液脓血便 ,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或肠外表现。②结肠镜检查 :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 ;弥漫的多发糜烂、溃疡 ;慢性者结肠袋囊变浅、变钝 ,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③粘膜活检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活动期 :上皮和隐窝急性炎细胞浸润 ,尤其上皮细胞间中性粒细…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并发症是肠壁的纤维化导致的肠狭窄,临床上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常常发生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克隆病比溃疡性结肠炎更容易产生纤维化,因为克罗恩病主要是慢性的透壁性炎症。在炎症性肠病过程中,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可导致纤维化;纤维化涉及纤维状胶原和细胞内肌动结合蛋白合成增加。在克罗恩病黏膜下间质细胞暴露于致炎性细胞因子和组织损伤可能是导致黏膜层下层纤维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为特点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同时伴有多种肠道外表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同时也是IBD严重却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与遗传、环境、免疫有关。IBD在国外特别是白种人中发病率较高,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在国内该病的报道日渐增多。近年来对其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一些新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疗效。对IBD的治疗,目前着眼于控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以有效控制疾病发作和维持缓解。传统治疗IBD的三大类药物(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仍是治疗IBD最常用的药物。随着IBD发病…  相似文献   

17.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病变,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传统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水杨酸类、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手术切除等,其目的是减轻患者肠道炎症反应、恢复肠道正常营养吸收功能、维持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及恶变[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肠壁黏膜免疫调节异常、持续的肠道感染、肠道黏膜屏障缺损、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2].近年来针对特异性免疫致病途径建立了免疫治疗的方法,选择性阻断其免疫性炎症级联反应,其靶向途径包括抑制T细胞活化、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等[3].免疫治疗多用于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活动性CD和有活动性瘘管形成的中、重度IBD患者.目前IBD的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迅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从心理因素、治疗因素、社会因素3方面阐述了影响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因素,提出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与血栓症胡坚方(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330006)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ndThrombosisHuJianfang(JiangxiPeople'sHospital,Nanchang330006)炎症性肠病(In...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1]。本病为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临床表现有慢性腹泻、黏液血便、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穿孔,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并有恶变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