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irizzi综合征通常被定义为由胆囊管嵌顿结石引起的外压性肝总管梗阻,梗阻可由结石直接压迫或伴随的炎症引起。Mirizzi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是外科手术,而常规的内镜下取石由于插入或抓持嵌顿结石困难,成功率不高。利用液电碎石术(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EHL)可以击碎大的结石,这提示我们可在胆道镜下行EHL治疗Mirizzi综合征。我院对16例该类患者采用EHL治疗,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疾病,其术后残留结石发生率可高达30.0%~96.0%。胆道镜的出现使术后残石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electrohymulic lithotripsy,EHL)则进一步提高了镜下碎石的效果和结石取净率,减少了胆道镜取石次数,并为肝内巨大、嵌顿、铸状结石(常规胆道镜下难取性结石)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我院自1996年5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胆道镜下应用EHL治疗肝内胆管残留结石5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失败原因。自1980年开展胆道镜取石以来,治疗562例,失败24例。手术时T管位置安放不当、肝内胆管的巨大嵌顿性结石和(或)肝内胆管真性狭窄、残余结石位于肝脏边缘和T管脱落、瘘道闭塞等,是造成该组胆道镜取石失败的主要原因。文中就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难取性胆管结石内镜综合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巨大结石、壶腹部嵌顿性结石、小乳头及乳头旁憩室切开禁忌者、T管引流术后残余结石ERCP困难者等难取性胆管结石内镜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术中、术后胆道镜、EST后机械碎石、胆道子母镜、鼻胆/胆肠引流等方法。结果 149例难取性胆管结石中。术中胆道镜取净率95%(19/20),术后经T管胆道镜取净率(35/40)87.5%,机械碎石率94.7%,(72/76),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94.6%(122/129)。结论应用内镜下综合治疗难取性胆管结石大大提高了结石取净率、减少了残石率。达到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常遇到的难题是对大结石的处理.大结石常嵌顿于胆管内,取石篮难以越过结石或越过结石却不能张开取石篮;取石篮套住结石后却因结石过大难以通过相对狭窄的窦道.由此,各种碎石方法被应用于纤维胆道镜.我们最近应用液电冲击波碎石(Electrohydrauliclithotripsy,EHL)治疗25例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取得满意效果.25例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28~  相似文献   

6.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在术后残留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道术后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的处理至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常需多次手术,作肝部分切除和胆肠吻合,但结石残留仍不可避免。胆道镜下液电碎石(electrohydranlic lithotripsy,EHL)为此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安全性好的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2003年2月间,经胆道镜下行EHL治疗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2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胆管结石的处理至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常需行多次手术。胆道镜下取石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对于肝胆管难取性结石(如某些肝内胆管铸型结石、肝门部或胆总管远端嵌顿结石)的处理仍较为棘手。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我科采用腹腔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了28例胆囊结石合并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口胆道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对21例十二指肠镜下常规ERCP治疗困难的肝内外胆管巨大嵌顿性结石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2年1月至1993年1月我院用超声碎石术治疗14例肝内外胆管巨大嵌顿结石取得满意效果。其特点:1.只对结石起作用而不对软组织如胆管壁产生作用,避免了胆管壁损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不需取石网套住结石再碎石,嵌顿巨大结石易直接粉碎,碎石率100%。3.操作简单,需时短,病人痛苦小。4."硬镜""软镜"相结合可互补不足。5.经皮胆镜短小灵活,外径较细,可直接进入扩张的Ⅰ、Ⅱ级肝管,对处理肝内胆管嵌顿结石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对于单用十二指肠镜难以取出的胆管结石,包括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巨大或多发或嵌顿结石、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困难等,我们采用经皮穿刺胆管置鞘建立新通道,插入超细胆道镜对接十二指肠镜治疗上述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ERCP技术的发展及内镜附件的不断更新,现今胆管结石患者已基本可以通过ERCP得到有效治疗。但ERCP行胆管取石过程中,如结石过大、过硬,则有时会发生取石网篮在乳头嵌顿或胆管内嵌顿,致取石网篮无法通过乳头口拉出也无法将嵌顿于网篮内的结石丢弃。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发生12例取石网篮嵌顿,采用体外应急碎石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从而避免了行外科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碎石仪配合纤胆镜治疗术后肝胆管巨大嵌顿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碎石仪配合纤胆镜治疗术后肝胆管巨大嵌顿结石徐洪顺,谷新珠,倪启龙,项泽中,康维新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是当今胆道外科一大难题,常需要多次手术,且疗效尚不肯定,1992年4月至11月,我们应用PSW-G定向徽爆破碎石仪(以下称碎石仪)辅纤维胆道镜(以...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口胆道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对21例十二指肠镜下常规ERCP治疗困难的肝内外胆管巨大嵌顿性结石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情况:本组共21例患者接受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治疗,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6~78岁.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 5 6例 ,结石取净率为 98.2 %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2 1~ 71岁 ,平均 41.8岁。全部病例胆道术后经 T管造影或 B超、CT检查证实均存在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39例 ,其中左肝管 18例 ,右肝管 2 1例 ; 、 级胆管结石 2 2例 , 、 级胆管结石 17例。肝外胆管结石 17例 ,其中肝总胆管及胆总管上段 10例 ,胆总管末端 7例。胆道术后 5周 ,用纤维胆道镜经 T管窦道取石 ,其中 T管放置胆总管内 45例 ,胆总管空肠吻合口以下 11例 ,共行取石 135次。…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口胆道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对21例十二指肠镜下常规ERCP治疗困难的肝内外胆管巨大嵌顿性结石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情况:本组共21例患者接受子母镜液电碎石联合一体化机械碎石治疗,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6~78岁.  相似文献   

16.
气压弹道碎石机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压弹道碎石机胆道镜联合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孙坚孙永昌姚彦堂我科于今年初起将气压弹道碎石机与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对13例较大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嵌顿性结石进行碎石,效果满意,现就两者联合应用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中男5例,女...  相似文献   

17.
液电碎石在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对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实施液电碎石的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液电碎石治疗资料。液电碎石方法是:3例术中经肝外胆管,18例术后经T管窦道及3例经胆肠吻合皮下预置空肠盲袢途径,置入电视监视胆道镜至结石处,再经胆道镜送入液电碎石电极直抵结石实施碎石。结果碎石成功率100%,全部病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是简便、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胆道镜下经导管导入碎石器治疗胆管巨大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镜下经导管导入碎石器治疗胆管巨大残石邢国璋张增海张月寒高五堂张建生纤维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为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取出开辟了新的途径,文献报告胆管残余结石的取净率可达90%~99.4%[1],但仍有少量的结石不能取出。一般认为除胆管狭窄及结石嵌顿外,胆管内...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目前常用的胆道引流方法.我们对收治的22例老年巨大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ENBD,发现留置过程中引流管本身对胆道巨大结石起到的机械性研磨碎石作用,国内相关报道较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刘双  周敬强 《山东医药》2013,53(15):47-48
目的 探讨胆道镜检查漏诊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126例,其中107例用胆道镜取净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但仍有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患者中,13例存在肝内胆管狭窄(其中4例合并胆管的汇流异常),开口呈针孔状;6例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上述因素导致胆道镜检查过程中难以发现胆管开口,无法取净.经肝胆CT检查胆管残余结石被发现,根据肝胆CT显示的残余结石部位,再次行胆道镜检查和(或)结合术中胆道镜超选造影,成功发现残余结石,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将残余结石取净.结论 胆管开口狭窄、结石所在胆管与其汇入的胆管呈锐角是胆道镜检查漏诊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主要原因.肝胆CT检查结合胆道镜超选造影可以提高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经胆管扩张、液电碎石及取石等措施可将残余结石取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