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40%的脑卒中患者,无论其此前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均可在卒中发生后出现高血糖,称为卒中后高血糖(post stroke hyperglycemia,PSH)。PSH是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PSH能预测脑卒中患者的死亡风险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北京市老年病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31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 征,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评分。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随访患者 2年预后、复合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其中预后采用mRS量表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 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复合血管事件包括再发卒中、脑出血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采用Logistic回 归分析贫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2年预后和死亡的影响。 结果 与非贫血组相比,贫血组患者年龄较大,神经功能缺损较重,心房颤动、慢性肾功能不全、 外周血管病患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贫血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年预后不良(OR 5.063,95%CI 1.887~13.590)、死亡(OR 13.266,95%CI 1.364~128.993)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入院时合并贫血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较大,共存疾病较多,神经功能缺损较重。贫血 是卒中后2年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高。大多数研究资料均支持高血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卒中发病,加重卒中患者的病情,影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有关高血糖的危害,已有较多基础研究,但临床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就高血糖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与患者发病后90 d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影响缺血性卒中预后的潜在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血糖增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高血糖的控制目标仍无共识。本文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对预后影响的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和讨论了近期国内外相关协会有关急性卒中高血糖的处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7.
急性缺血性卒中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疾病谱中一直
处于前三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生活障碍和经济负担。若能够早期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
者的预后,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不良预后的风险。最近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预
后评分的研发及应用。本文就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评分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期待帮助临床神经科
医师在接诊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对患者预后进行快速评判并指导决策。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早期准确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对医生制订治疗决策和患者及家属合理选择治疗与康复至关重要。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关于AIS预后评分的研究[1-5],开发出许多新的AIS预后评分,有些预后评分已在不同人群中得到外部验证[1]。  相似文献   

9.
1992年12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缺血性中风患者128例,分析了血糖与其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缺血性中风128例,男性70例,女性58例,发病年龄39至88岁,平均62.45岁,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所有病人在起病24~48小时内常规静脉抽血查空腹血糖,并于发病1-3天做头颅门扫描证实。1.2方法采用真糖法测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2mmol/L,大于6.2mmol/L者为高血糖。根据急性中风后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和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将病人分为三组:①非糖尿病高血糖组44例,占34.375%…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381例发病在72h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观察血尿酸水平、临床表现及预后等,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血液中尿酸的浓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病初尿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好。结论尿酸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损伤提供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differences in outcome exist betwee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who present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with acute ischemic stoke (AIS) and elevated blood glucose.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447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o the ED with AIS within 24 h of symptom onset and had blood glucose measured on presentation. Hyperglycemia was defined as >130 mg/dl. Outcomes studied included infarct volume, stroke severity (NIH Stroke Scale), functional impairment (modified Rankin Score), and 90-day mortality.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were then stratified into those with and without a prior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for the purposes of analysis. Results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stroke severity (P = 0.002) and greater functional impairment (P = 0.004) than those with normoglycemia.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were 2.3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dead at 90 days compared to those with normal glucose (P < 0.001). Stroke severity (P < 0.001)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P < 0.001)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wor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and no prior history of DM, when 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and previously diagnosed DM. Among the patients without a prior history of DM,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were 3.4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within 90 days (P < 0.001) whe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normoglycemia. In contrast, the hazard ratio was 1.6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DM (P = 0.66). Conclusion  Hyperglycemia on prese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poorer outcomes following AIS. Patients with hyperglycemia and no prior history of DM have a particularly poor prognosis, worse than that for patients with known diabetes and hyperglycemia. Ethics committee approval: The article is part of the project “Emergency Department Stroke Registry” with 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approval number 1056-04.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否为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连续性急性脑梗死163例,发病1个月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结局变量,0=mRS 0~2,1=mRS 3~5;急诊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依据病史及辅助检查确定TOAST分型。以性别、年龄、吸烟、饮酒、NIHSS评分、GCS评分、TOAST分型、合并症[感染、心肌梗死(MI)、心衰(HF)]、是否合并MS为自变量作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自变量为多分类时采用变量哑化技术。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性别(P <0.05)、吸烟史(P<0.05)、NIHSS评分(P <0.01)、GCS评分(P <0.01)、TOAST分型(P <0.01)、感染(P <0.01)、HF(P <0.05)、MS(P <0.01)对早期预后(mRS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MS(OR 3.869,95%CI 1.542~9.711,P <0.01)、NIHSS评分(OR 19.699,95%CI 2.107~184.134,P <0.01)、TOAST分型(OR 0.188,95%CI 0.067~0.525,P <0.01)、感染(OR 2.950,95%CI 1.202~7.238,P<0.05)对mRS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S、NIHSS评分、TOAST分型、感染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评价、对MS高危人群实施干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局域卒中急救网络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建立“天河局域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救网”后的数据库,将 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分为综合卒中中心院内首诊组(院内首诊组)、网络医院转诊组和非网络医院转 诊组,比较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和3个月功能预后情况。 结果 2015年10月-2017年7月共93例血管内治疗患者,其中院内首诊组37例,网络医院转诊组31例, 非网络医院转诊组25例。三组间发病-入院就诊时间、发病-穿刺时间、发病-首次再通时间均有显著 差异,其中非网络医院转诊组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三组3个月非残疾(改良Rankin评分≤2) 比例分别为60.00%、45.16%和28.00%,其中院内首诊组预后与网络医院转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244),但院内首诊组明显优于非网络医院转诊组(P =0.039)。 结论 局域卒中急救网络建设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SP)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72 h之内的119例AIS住院患者(AIS组)作为研究对象,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其入院时血清NSP含量,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作为脑卒中3个月后的预后评判标准,将mRS≥2分者为预后不良(45例),mRS2分为预后良好(74例)。同时选择104例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AIS组NS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00);预后良好患者其入院时梗死灶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明显小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且预后良好患者入院时NSP水平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对预后有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NSP水平与预后有明显关系(OR=0.497 9,95%CI:0.269 8~0.918 8,P0.05)。结论 AIS患者的NSP表达可能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VIII(factor VIII,FVIII)和VWF(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升高与疾病的严重性、预后、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或神经功能损伤加重等事件的关系。方法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急性脑梗死病例组90例,无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组50例,测定血浆FVIII和VWF水平。按两因子水平是否升高将病例组分成4组:FVIII和VWF均不升高组(FVIII-/VWF-)、FVIII升高且VWF不升高组(FVIII↑/VWF-)、FVIII不升高且VWF升高组(FVIII-/VWF↑)和FVIII和VWF均升高组(FVIII↑/VWF↑)。比较各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结果病例组的VWF水平的中位数1521.88 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中位数1281.77 U/L(P=0.023)。与FVIII-/VWF-组相比,FVIII↑/VWF↑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症状较重(入院NIHSS评分5分)(OR=3.643,95%CI:1.258~10.549,P=0.017),疾病预后较差(3个月m RS评分2分)(OR=7,95%CI:2.304~21.266,P=0.001),出院时m RS评分2分者所占比例高(OR=3.797,95%CI:1.346~10.713,P=0.012),住院期间更易发生神经功能损伤加重(OR=5.538,95%CI:1.099~27.908,P=0.038),且更易并发感染(OR=3.913,95%CI:1.115~13.729,P=0.033)。对各种混杂因素进行校正后,发现FVIII和VWF水平同时升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OR=4.495,95%CI:1.012~19.957,P=0.048)。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很可能存在FVIII或VWF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同时升高可能对疾病的严重性及临床转归有影响,并且很可能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出血转化风险,为不同病因脑梗死静脉溶 栓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9月-2019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 连续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进行病因分组。临床有效定义为溶栓后较溶栓前NIHSS评分下降≥4分或 NI HSS评分降至0分。分析不同病因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和7 d的有效率及24 h出血转化的风险。 结果 共纳入283例患者,静脉溶栓后24 h有效例数共129例(4 5.58%),其中穿支动脉疾病 (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组35例(63.64%)、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组70例(54.69%)、病因不确定(undetermined etiology,UE)组10例(45.45%)、其他病因(other etiology,OE)组3例(23.08%)、心源性(cardiogenic stroke,CS)组11例(16.92%)。组间比较,PAD组有 效率明显高于UE组、OE组、CS组,P值分别为0.015、0.008、0.004;LA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UE组、OE组、 CS组,P值分别为0.032、0.011、0.009;UE组有效率明显高于OE组、CS组,P值分别为0.031、0.019。溶 栓7 d有效例数共193例(68.20%),其中PAD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S组(72.73% vs 58.46%,P =0.009)。 溶栓7 d后≤55岁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80岁患者(76.11% vs 55.56%,P =0.013)。共有23例出现出 血转化(8.13%),PAD组出血转化率(1.82%)明显低于LAA组、OE组、UE组、CS组,P值分别为0.025、 0.018、0.004、0.001;CS组出血转化率(18.46%)明显高于LAA组、OE组、UE组,P值分别为0.005、 0.012、0.021;≥80岁患者出血转化率明显高于≤55岁患者(14.81% vs 6.19%,P =0.002)和55~79岁 患者(14.81% vs 8.39%,P =0.006)。 结论 不同病因脑梗死患者早期溶栓有效率和出血转化风险有差异,穿支动脉疾病组溶栓早期有 效率较高,出血转化风险低;心源性组患者早期有效率较低,出血转化风险相对较高;患者越年轻, 溶栓效果越好,出血转化风险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