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强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4):425-426
目的:观察改良前外侧切口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小腿中下段前外侧单一切口,采用胫骨内固定的同时进行腓骨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6-14个月,所有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肢体畸形及肌肉挛缩并发症。结论:对于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特别是合并有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病例,采用改良前外侧单一手术切口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腓骨内固定对胫腓骨中下段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作用。在固定胫骨的同时解剖复位并固定腓骨,恢复腓骨的解剖连续性可加强踝关节的稳定,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塔形弹性髓内针 (towerelasticintramedullarynail,TEI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方法  1995年 1月~ 1999年 6月采用自行研制的TEI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43例。 结果 随访 42例 (6个月~ 4年 ) ,按Johner-Wruh疗效标准 ,优 34例 ,良 7例 ,优良率 97% ,无断针、弯针、关节僵硬、再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 结论 TEIN具有力学结构合理、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效果可靠、不需X线监视等优点 ,是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较好的方式之一 ,特别适用于胫腓骨多段骨折。  相似文献   

4.
吴祖善  韦浩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46-1647
目的:观察经皮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皮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31例。结果:随访10~1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法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何明章 《西南军医》2009,11(3):462-463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桡神经转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8周。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桡神经转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愈合快、避免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胫骨LISS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21例.结果: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骨折对位对线良好,6到8W骨折端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活动度良好.结论:LISS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对局部血运破坏较少,术后并发症少,下肢功能恢复快,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胫腓骨多段骨折,用一般内固定治疗,难以达到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及功能恢复好的目的。我院自1995年2月-2003年6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重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1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骨不连的治疗均采用更换内固定+双钢板固定+植骨的方法。结果 14例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2.7)个月,14例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0±1.2)个月,Ⅰ期愈合率为93.3%。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采用双重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期外固定支架结合交锁钉治疗胫腓骨性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早期运用外围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待伤口软组织情况稳定后,再二期行交锁钉内固定治疗。Gustilo分类I度16例,Ⅱ度30例,Ⅲ度12例;近端5例,中段36例,远端17例。结果58例伤口愈合良好,57例术后平均12个月获得骨性愈合;1例发生延迟愈合,将髓内钉及锁钉由静力性固定改为动力性固定及植骨后,骨折愈合,无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交锁钉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MN)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IMN组(38例)和MIPPO组(38例),采用Mazur评分评价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统计两组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2014年2月选取郑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的新鲜成人踝关节标本10具,建立胫骨中下段骨折模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例。分别采用IMN和MIPPO两种方法固定,进行三点弯曲实验、轴向压缩实验以及扭转强度实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败状况,IMN组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2例,愈合时间平均(13.6±2.1)周;MIPPO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3±1.7)周。术后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弯曲偏移量、轴向压缩偏移量和扭转角度均大于IMN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PPO与IMN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各有利弊,MIPPO可减轻手术创伤,但力学性能不如IMN,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方式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对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合理的固定方式。方法:本组121例、129侧肢体、均为新鲜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Ⅰ期截肢5侧,清创后行石膏固定或骨牵引者28侧,内固定42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54例,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28侧,骨折愈合率78.6%,平均愈合时间7.3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1.4T和25.0%;远期并发症60.7%,内固定组42例,手术后8h死亡1例,骨折愈合率80.0%,平均愈合时间8.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12.2%和31.7%;延期截肢1例,远期并发症45.0%,外固定支架组54侧,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0.65,平均愈合时间8.9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7.5%;远期并发症22.6%。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胫腓骨开放骨折中能达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有利于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中远1/3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时同水平腓骨骨折不予固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2014年5月-2017年7月胫腓骨中远1/3骨折患者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19~63岁,平均40.5岁,均采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腓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3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无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失效等病例。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分84~96分,平均91.5分;其中优28例,良6例。结论胫骨中远1/3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不予固定时患者胫腓骨骨折愈合率高,无胫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在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各自的优缺点。方法笔者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3年收治的符合胫骨中下段A42 1~3型及部分B42 1~3型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采用切开复位(DCP或LCDCP)钢板固定手术方式,比较组(25例)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式,随访期限为16个月,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性愈合周期。结果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在治疗周期、术后疼痛指数、治疗费用上明显占优势。治疗效果:传统组2例出现伤口红肿,1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伤口感染、骨外露,后期采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后康复,1例骨折延迟愈合,二次手术植骨治疗后康复;比较组未出现伤口问题,1例因内固定位置不良,二次手术矫正后康复,并发症及骨折愈合周期均低于传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在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TN)、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切开复位有限接触钢板(LC-DCP)内固定三种方式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8年5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6例(男性67例,女性29例;年龄19~72岁,平均39.8岁)。32例采用ETN,28例采用MIPPO,36例采用LC-DCP。致伤机制:道路交通伤45例,高处坠落伤11例,摔伤26例,砸伤14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Johner-Wruhs评分。结果 MIPPO组虽然手术时间最长(114.14min),但失血量(65.00mL)较ETN组(121.56mL)和LC-DCP组(196.11mL)少;透视检查方面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C-DCP组7.27s,ETN组14.16s,MIPPO组22.96s)。在术后评估方面,ETN组及MIPPO组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Johner-Wruhs评分均优于LC-DCP组。LC-DC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N和MIPPO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与LC-DCP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逆行交锁髓内钉(GSH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GSH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16例,按AO/ASIF分类法;损伤性“浮膝”按Frasert分型;采用GSH固定。结果:随访6~30月,16例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根据Neer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5例,优良率为8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解放军福州军区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肱骨中下段闭合粉碎性骨折的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髓内针内固定组28例和肱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4例。从功能康复、骨折愈合、术中出血量及桡神经损伤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有一定优势,可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17.
胫腓骨骨折为常见骨折,在治疗上常用手法复位,但因外固定时间较长而影响疗效。内固定方法虽多,但胫腓骨中下段血循环差,髓腔宽大等特点,而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我院于1987年2月至1990年8月,应用双矩型弹性髓内钉(简称:双矩钉)治疗胫腓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改良前外侧入路组(改良组)38例,传统前外侧入路组(传统组)3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半年以上。改良组手术时间[(55.0±5.2)min]少于传统组[(83.0±5.5)min],改良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0例,少于传统组3例(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可清晰显露视野,简化钢板放置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且无需常规游离显露桡神经,可降低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意义所在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2007年2月—2009年3月收治的51例Pilon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1)周,平均15周。优34例,良14例,可3例,根据Tornetta等对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进行评,术后12个月踝关节综合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A型100%,B型91.7%,C型75.0%。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对局部软组织及骨膜损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更适宜在高海拔地区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HoffmannⅡ支架治疗10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不连,平均固定时间32周,最长106周,骨折均愈合,无钉道感染.HoffmannⅡ支架增加了置钉的选择性,长时间固定安全可靠;同时能提供多维固定,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