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2016,(1)
<正>在我国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在无有效治疗的情况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5年生存在率仅为14%~-35%。因此阻止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发展至关重要,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的结果。纤维增生是机体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各种病因所致反复或持续的慢性肝实质炎症、坏死均可导致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形成肝纤维化~([1])。本研究比较恩替卡韦分散片单用与联合扶正化瘀胶囊两种方法对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肝病。在多种肝硬化动物模型及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中均可见胆管增生。多种神经肽、神经递质及激素等调节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调控胆管增生。增生的胆管通过介导星状细胞增殖、活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总结了肝硬化时肝内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其对纤维化进程的影响,胆管细胞增生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胆管结构的动态演变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提出胆管增生可能成为干预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为早期治疗及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肝纤维化,当有假小叶及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慢性肝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是肝纤维化,通过纤维化的发展走向肝硬化。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导致的病理状态过程,是发展为肝硬化形成的基础和必要阶段。现已证实肝纤维化的第一步是炎症反应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激活。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王宝恩肝纤维化是各种不同致病因子引起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与途径,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时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可以说是细胞外基质增生及降解的失衡所致。研究表明,在实验性肝纤维化早期阶段,胶原合成及胶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逆转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肝脏因各种病因,如肝炎病毒等而发生炎症以后,会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这便是肝脏纤维化。肝脏的纤维化不是以块状的瘢痕形式出现,而是弥漫性的纤维增生,虽然本质上也是一种对炎症的修复,但纤维组织增生过多,会引起肝细胞功能减退乃至衰竭,引起肝内血流受阻,发生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腹水、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乃至肝性脑病,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据研究,目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代表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肝组织的损伤一修复反应,这个过程包括肝小叶塌陷,纤维间隔的形成和肝细胞再生结节的形成。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间质(ECM)合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而导致ECM过度沉积而导致的结果。ECM在肝脏堆积的弥散过程可以最终发展到肝硬化。传统认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不可逆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如能积极消除致病原因,可延缓或逆转肝硬化的发展。对纤维形成和消退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检测对评估纤维化形成诊断的价值有限,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是评估肝病不同阶段的金标准,然而,肝活检由于是创伤性操作,取样样本量小,存在抽样误差及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差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思佳  陈建能  卢燕辉  郑瑞丹 《肝脏》2012,17(11):818-821
肝纤维化是肝脏在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下,肝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肝组织中大量沉积,进而引起肝内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最终演变至肝硬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组织学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局部网状支架塌陷,融合而形成胶原纤维。肝纤维化阶段病因明确及时治疗,往往可以逆转,一旦病情持续进展,往往演变成假小叶,最终发展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8.
抗肝纤维化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此增生以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基质成分氨基多糖增生为主,但以胶原纤维增生更为突出。它和肝硬化又有不同,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组织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和纤维分解(细胞外基质降解)不平衡的结果。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导致肝硬化的病理基础,故对慢性肝病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应强调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以减缓、阻止乃至逆转其病理进程。但迄今为止,尚缺乏较为理想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在肝纤维化治疗上,劳逸结合、合理营养、戒酒、避免使用有损肝脏的药物为本病治疗的基础;去除病因、消除炎症以及抗纤维化为治疗的关键。对乙型(HBV)或丙型(HCV)肝炎病毒感染性慢性肝病,病毒持续复制者,应及…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ECM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合并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然而,其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有潜在并发症,不易为患者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造成肝细胞反复的炎症损伤,诱发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激活肝脏中的贮脂细胞转化为成纤维母细胞,成纤维母细胞产生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最终导致肝脏正常结构丧失,形成肝硬化。肝脏纤维化的增生性变化在肝硬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以下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高锋,孔宪涛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它是一种病理学诊断,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有假小叶生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即肝纤维化的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  相似文献   

13.
抗肝纤维化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造成肝功能异常和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亦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其病理特征为汇管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无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并可逆转至正常。因此,尽早采取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如下。 1.皮质类固醇:能减少胶原基因的转录和增加前胶原mRNA的降解,同时抑制肝内炎症反应,去除诱发肝纤维增生的因素。据笔者体会,激素对女性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肝病导致的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是各类肝实质性损害转向肝硬化共同而基本的环节。因此,阻断肝纤维化的过程是治愈许多难治性肝病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肝纤维化的病因病理、调节因素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治疗方面仍缺乏有效措施。国内在广泛开展有中医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许多药物进行了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结果令人振奋,现将进展概述如下。1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认识1、1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中医无“肝纤维化”一词,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理特征可归属于“膨胀”(蛊…  相似文献   

15.
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为肝组织慢性炎性反应、纤维化,终末期形成肝硬化,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必经阶段,早期肝纤维化可逆.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肝纤维逐渐增生,或重型肝炎大量肝细胞破坏后,短期内大量肝纤维增生,是肝硬化形成的原因[1]。慢性乙型肝炎导致肝纤维化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脏发生慢性炎症改变,机体对这种慢性炎性损伤进行主动性反复修复,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活化,过多的胶原在肝内不断沉积,从而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早期诊断,早期进行干预,可延缓、阻断甚至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笔者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中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肝纤维化是指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所致肝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改变的病理变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肝硬化由不可逆的肝纤维化发展而来,一旦进入到肝硬化阶段,预后极差,主要表现为疾病持续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将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诸如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缺乏针对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措施。而中医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其优势。中医学认为,肝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忠胜  温小凤 《肝脏》2008,13(5):430-433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发生持续、反复的坏死或炎症刺激,导致机体发生修复反应,大最纤维增生伴纤维降解相对或绝对不足,细胞外基质在肝内大量沉积。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体内存在纤维降解机制,肝纤维化可减轻或逆转,甚至早期肝硬化也可逆转,但发展至中晚期肝硬化则不可逆。如能阻断、减轻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可逆性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可逆性钱绍诚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病等,均经过肝纤维化的过程。因此,认为肝细胞损伤或坏死后发生纤维化,这和其他身体组织一样,损伤坏死及炎症反应后,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其结果往往是不可...  相似文献   

20.
肝窦星状细胞的激活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状态,多种病因均可引发肝病导致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纤维过程中,肝细胞、肝窦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和窦内皮细胞均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中以星状细胞的活化作用最重要。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这一观点现已被广泛接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纤维化逆转过程中肝窦星状细胞的凋亡很重要。本文就肝窦星状细胞的激活与凋亡对纤维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