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符合Schmader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如下:0.75%布比卡因5mL+得宝松2mL+弥可保(BML)500μ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每节椎旁神经节注射混合药物3-5mL;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0.1卧阿米替林10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治愈率和总体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神经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是治疗蒂状疤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药物治疗在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带状疱疹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给予阿昔洛韦缓释片0.2g,3次/d,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口服,内服泼泥松15~30mg,1次/d,局部外用阿昔洛韦软膏。联合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再联合NB-UVB照射,隔日1次,观察并记录2组的疼痛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常规组和联合组平均积分分别为63.29分和15.43分,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神经痛发生率以降低与常规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药物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6例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白介素肌肉注射配合紫外线光疗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皮肤科就诊的明确诊断为带状疱疹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单独泛昔洛韦口服(对照组)和应用泛昔洛韦口服白介素肌肉注射,紫外线光疗仪联合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联合治疗7d56例病人痊愈率(94.6%)高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泛昔洛韦加白介素联合紫外线光疗仪治疗带状疱疹能缩短疗程,不留后遗症,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4.
梁月新  吴日凤 《现代护理》2007,13(7):1774-1776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和特布他林联合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2组,联合组42例,吸入异丙托溴铵40μg/次,3次/d,8~10min后吸入特布他林100μg/次,3次/d,特布他林组42例,吸入特布他林100μ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监测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79例完成实验,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87.8%,特布他林组总有效率65.8%,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特布他林组(P〈0.05),联合组显效患者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单用特布他林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特布他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组内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组PaO2明显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和特布他林联合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PaO2,效果优于单用特布他林组。  相似文献   

5.
丹奥与尿激酶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丹奥与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以丹奥80mg,2次/d,静脉滴注,尿激酶10万U,1次/d;对照组丹奥80mg,2次/d,疗程为15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1)。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小板聚集率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丹奥合并尿激酶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5min/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20min/次,2次/d。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等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BI、FAC和偏瘫步态分析评定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与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Ⅰ组为15%,Ⅱ组26.7%,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前者在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改善中的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明德玉  刘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434-2434
目的:对比观察氦-氖(He-Ne)激光与短波紫外线(UVC)照射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压疮患者123处疮面按数列顺序随机分为He-Ne激光组和短波紫外线组,采用上海产GZ-1A激光治疗仪,输出功率2mW/cm^2,波长632.8nm;疮面分点照射,25min/次,1次/d。山东产ZY-1型便携式紫外线治疗仪,输出波长253.7nm,距离皮肤2cm,测定平均生物剂量(MED),中心重叠照射,隔日1次。结果:He-Ne激光与紫外线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8.3%(x^2=4.318,P&;gt;0.05)。平均治疗次数短波紫外线组较He-Ne激光组明显减少。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压疮疗效无显著差异,而短波紫外线更具有疗效快、疗程短、治疗次数少的优点,可作为治疗压疮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Ⅱ期压疮物理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小燕  高霞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51-2751
目的:寻找更有效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的物理治疗方法。方法:71例/次老年男性Ⅱ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治疗组39例/次,红外线照射治疗组32例/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的皮肤温度。结果:紫外线照射治疗组平均治疗次数为(5.64&;#177;3.00)次,红外线治疗组为(11.75&;#177;7.57)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压疮周边,距压疮周边5、10cm处皮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皮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人Ⅱ期压疮优于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沈艳 《医学临床研究》2014,(6):1223-122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住院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用西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48例采用单纯的西医疗法(对照组):头孢西丁钠2g+5.0%葡萄糖溶液500mLI静脉滴注,甲硝唑3片/次,3次/日;48例采用中西结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坤复康片治疗,3片/次,3次/日;两组均5d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盆腔炎性包块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盆腔炎性包块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坤复康片联合西药抗菌消炎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刺络拔罐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较口服泛昔洛韦、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均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组加用患处刺络拔罐治疗。结果:治疗10d后,A组平均止痛和结痂时间均较B组短(P0.01);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52.5%、97.5%与27.5%、87.5%,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诊断、治疗带状疱疹病程早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1名患者随机分为高频超声诊断并针灸组(试验组),传统经验诊断并针灸组(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对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8.8%,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诊断正确率明显提高。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病程早期,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从"郁"论治带状疱疹及应用自拟方解郁清毒散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带状疱疹多年来的诊治经验,结合目前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应用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为评定工具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与分析。并根据病因病机采用行气补虚、泻火解毒、通络止痛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成果组成的自拟方解郁清毒散治疗该病146例。结果带状疱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应用自拟方解郁清毒散治疗该病总有效率达95.89%。结论解郁清毒散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药物,且临床应用简单、方便、价廉,能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亦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带状疱疹早期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VitB12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7年10月,病期4 d内的12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两组,综合治疗组以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仅以阿昔洛韦治疗,观察治疗1个疗程(15 d)后带状疱疹的临床转归,并进行3个月以上随诊观察。结果综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和79.37%(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9.52%和26.98%(P〈0.05)。结论对老年性带状疱疹患者,早期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更昔洛韦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眼部带状疱疹患者5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更昔洛韦针剂0.25 g/d,静脉滴注,对照组24例用阿昔洛韦0.5 g/d,静脉滴注,均连续使用1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项目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58.3%),带状疱疹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任何眼部后遗症,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眼部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带状疱疹189例随机分为5组。A、B、C、D 4组均给予围针刺阿是穴、电针夹脊、支沟、后溪等穴,B组加用铺棉灸疗法,C组加用火针疗法,先行火针治疗,再进行基础针刺,D组加用叩刺拔罐疗法;E组采用西药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随访第30、60、90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5组均治疗10d后,随访30、60和90d各A、B、C、D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0及60d时A、B、C、D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光点灼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急性带状疱疹病人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32例,给予激光点灼+阿昔洛韦治疗;B组30例,给予阿昔洛韦+可由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疼痛减轻时间、皮疹结痂时间、痊愈时间及有无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结果A组疼痛减轻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t'=284.0、265.2、165.4.P〈0.01).无遗留神经痛。结论激光点灼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可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外线组24例给予紫外线照射;药物组24例口服阿昔洛韦,疗程7d,治疗前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定及疗效评定。结果:紫外线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显效率87.5%。药物组分别为4、11、7、2例及6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VAS评定,紫外线组优于药物组。结论: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