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AgNOR法检查恶性胸腹水60例,良性胸腹水70例,共130例。两组每核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4.35±2.18和1.80±0.79,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该法对良恶性胸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作者用AgNOR法诊断恶性胸腹水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6.54%,其敏感性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敏感性36.67%(P<0.01)。另外,良性组中,40例渗出液和20例漏出液的AgNOR颗粒均值分别为1.93±0.90及1.53±0.48,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该法可能有渗、漏出液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收治可切除左半结肠癌梗阻67例;一期切除49例,其中一期吻合27例,Hartmann's手术22例;二期切除18例。结果表明,一期吻合并发症(74.2%)明显高于Hartmann's手术(36.4%)(P<0.01),而病死率前者(14.8%)也高于后者(4.5%)。在随访的42例中,一期切除的5年存活率(44.0%)明显高于二期(11.7%),生存率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作者认为Hartmann's手术是一种既能提高5年存活率,又能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左半结肠癌梗阻的首选术式。此外,作者还讨论了Hartmann's手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靛氰绿和半乳糖负荷试验评估肝切除术后肝储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文贤  李开宗 《医学争鸣》1997,18(5):471-473
目的:观察靛氰绿(ICG)和半乳糖负荷试验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敏感性.方法:28只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均分为对照、20%肝切除、45%肝切除和67%肝切除4组.对各组动物,均施行ICG(1.5mg/kg)和半乳糖(350mg/kg)负荷试验,并以血中ICG15min潴留率(ICGR15)、ICG清除率(ICGK)和血中半乳糖半衰期(GaTT-T/2)为指标.结果:各组ICGR15和ICGK分别为:对照组:(7.08±1.40)%,0.069±0.006;20%肝切除组:(7.09±2.7)%,0.072±0.006;45%肝切除组:(10.89±3.61)%,0.070±0.007,67%肝切除组:(10.13±2.27)%,0.080±0.006.其中45%、67%肝切除组的ICGR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7%肝切除组的ICGK大于对照组(P<0.05).各组GaTT-T/2分别为:对照组:(35.6±3.5)min;20%肝切除组:(41.8±3.5)min;45%肝切除组:(42.4±6.1)min;67%肝切除组:(47.0±6.0)min.20%、67%肝切除组的GaTT-T/2显著长于对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标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sIL-2R)水平,并同健康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病人和哮喘缓解期病人相比较;同时观察哮喘病人入院第四天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哮喘发作期sIL-2R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和哮喘缓解组及慢支肺气肿组(P<0.05),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有显著相关性(r=-0.766,P<0.05)。提示活化的淋巴细胞同哮喘病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黏附因子CD44s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8例胃癌及40例胃良性病变的新鲜标本检测CD44s和CD44v6,并应用免疫组化测定PCNAL1。结果 胃癌组CD44s的阳性率(62.1%,36/58)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27.5%,11/40,P<0.01),且与PCNALI(P<0.05)有关。胃癌组CD44v6的阳性率(58.6%,34/58)高于良性病变组(32.5%,13/40,P<0.05),且与肿瘤部位(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PCNALI(P<0.05)有关。CD44s与CD44v6表达在胃良性病变组(Rs=0.59,P<0.01)及胃癌组中(Rs=0.29,P<0.05)存在相关性。结论 CD44s和CD44v6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在胃癌中表达增强并和增殖活性有关,CD44v6与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肠上皮化生在胃癌发生方面的意义,作者采用粘液组织化学染色、核仁组成体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等方法研究了93例胃癌癌旁肠上皮化生的特点。结果显示癌旁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80.64%,大肠型肠上皮化生检出率58.06%,不完全性大肠型肠上皮化生检出率17.20%;7例早期胃癌中5例伴有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及其各种亚型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AgNOR数目(2.15±0.49)明显多于正常幽门腺(P<0.01),AgNOR直径(1.58±0.48μm)明显小于正常幽门腺(P<0.05),与胃癌细胞的差别均无显著意义。讨论认为伴有明显异型增生的肠上皮化生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善得定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善得定组33例;垂体后叶素组31例。分别使用善得定0.1mg静注,继以25ug/h持续静滴;垂体后叶素5~10u静注,继以0.2u/min持续静滴。结果:2组药物的24h止血率分别为90.9%和64.1%,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药物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6.2±3.9)h和(13.6±5.3)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病人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25ml和572ml,有显著性差异(P<0.05)。善得定副作用较垂体后叶素少。结论: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止血效果较好,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且病人输血量减少,副作用少,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标单克隆与多克隆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并同健康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病人和哮喘缓解期病人相比较;同时观察哮喘病人入院第四天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哮喘发作期sIL-2R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和哮喘缓解组及慢支肺气肿组(P<0.05),sIL-2R变化同FEV1.0%变化有显著相关性(r=-0.766  相似文献   

9.
房学东  唐彤宇 《吉林医学》1996,17(4):199-201
用流式细胞术对52例胃癌、胃癌前病变和5例正常人组织细胞核DNA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对于DNA含量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DNA非整倍体率在胃癌组为67.5%与胃用前病变组(33.3%)比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25;胃癌前病变组非整倍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DI值、PI值和S%期细胞的检测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胃癌前病变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胃癌前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组的DI值和S%期细胞与阴性组比较P值分别为:P<0.01,P<0.001。我们认为:DNA含量变化可以反应胃粘膜的病变程度,用流式细胞术对DNA进行定量分析检测,对于胃癌前后变的观察、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作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具有相关性,使DNA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杭州市3015名职工脂肪肝调查结果。3015名职工中发现脂肪肝患者157例,总患病率为5.21%。男性110例,患病率为7.06%,女性47例,患病率为3.23%,男女之比约2.19∶1,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总患病率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脂肪肝患病率随超重程度而增高,超重组男、女患病率及总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超重组(P<0.01)。本组不同职业间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工人、职员两组中男性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单项甘油三酯增高者伴发脂肪肝病例数显著高于血脂水平正常者(P<0.01)。脂肪肝患者的合并病症依次为高脂血症、肥胖病、胆石症、胆囊炎、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陈震宏 《浙江医学》2005,27(1):12-14
目的探讨姑息性胃切除术治疗不能根治的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比较34例姑息性胃切除病人(PG组)和28例非切除手术病人(UO组)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结果PG组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4个月,术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2.35%、53.81%、9.96%;UO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个月,术后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64.29%、12.86%,无2年生存者(P<0.01).发生1处病灶转移者PG组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3个月,UO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8个月(P<0.05);而发生2处以上病灶转移者PG组术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UO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P>0.05).结论对于晚期胃癌病人,姑息性胃切除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R0切除且无远处转移胃癌患者上下切缘距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无远处转移、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腺癌且切缘肿瘤无残留、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完整的28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临床病理指标并分析不同上切缘(proximal resection margin,PRM)距离、下切缘(distal resection margin,DRM)距离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胃癌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分析不同PRM、DRM距离与胃癌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 PRM距离增大与病灶位于胃下1/3显著相关(P<0.001);DRM距离增大与肿瘤T分期较早(P=0.044 2)、病灶位于胃中1/3 (P=0.008 4)、病灶较小(P=0.024 1)、术前血清肿瘤标记物正常(P=0.013 2)和全胃切除术(P=0.001 7)相关.单因素分析提示:PRM距离(P=0.650)及DRM距离(P=0.095)不是影响胃癌生存的主要因素,PRM距离及DRM距离在局部区域复发与远处复发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N分期、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淋巴管侵犯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PRM距离(P=0.650)、DRM距离(P=0.095)对胃癌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提示:PRM距离对N0+N1组内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而DRM距离对于N0 +N1组内生存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PRM、DRM距离并非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DRM距离>2 cm在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的胃癌患者中能显著改善R0切除术后预后.  相似文献   

13.
姚春梅  肖克源  马淑盟  赵军 《重庆医学》2016,(17):2348-2351
目的:对比分析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及单纯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4例局部晚期胃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接受卡培他滨1000 mg/m2(每天2次),第1~14天联合奥沙利铂130 mg/m2,联合方案化疗4周期后,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每天2次),第1~35天联合三维适形(3DCRT )同步放化疗(总剂量45 Gy ,共25次,5周完成);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6周期。同期观察疾病进展时间,1年和2年生存率和毒性反应。结果64例患者随访率100%,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比较:1+2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7.50%、62.50%(P <0.05),其余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1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0.63%、87.50%( P >0.05)和84.38%、62.50%(P<0.05);2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4.38%、59.38%(P<0.05)和75.00%、50.00%(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4周期后采用3DCRT 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有所提高,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杜海峰 《湖南医学》2014,(1):112-114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本院的120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两年无进展生存期(PFS )、术后半年与1年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及生活质量等。[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PR+CR)为31.7%(19/60),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8.3%,35/60),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②PFS :对照组为(9.66±0.83)个月,观察组为(13.21±0.59)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术后半年及1年GSR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3±0.6)分、(2.5±0.4)分,观察组分别为(6.5±1.2)分、(5.1±0.8)分,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④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全胃切除术能够提高贲门癌近期疗效、两年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术后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老年人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人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34%,术后复发率2.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14%,术后复发率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H9c2心肌细胞低氧及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包括H9 c2心肌细胞低氧实验和低氧/复氧实验两部分,分成常氧组、低氧组或低氧/复氧组、LA组、乙醛脱氢酶抑制剂异黄酮苷(Daidzin)组(Daidzin组)、二甲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 DMSO组)。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硫代苯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 MDA)水平。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及低氧/复氧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1),LDH活性及MDA含量均升高(P<0.01);与低氧组或低氧/复氧组比较, LA组细胞存活率上升( P <0.01)、ALDH2活性增加( P <0.05)、LDH活性及MDA含量降低(P<0.01);LA组、Daid-zin组、DMSO组3组比较, LA组与DMSO组间存活率、AL-DH2、LDH、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Daid-zin组与LA组、DMSO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及ALDH2活性降低(P<0.05),LDH活性及MDA含量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α-LA可通过上调AL-DH2活性并减少过氧化终产物形成,最终减轻心肌细胞低氧及低氧/复氧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腹腔镜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前来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93.3%,对比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0%,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胃癌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80例远端胃癌患者,40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组,4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次数、并发症)及肿瘤根治范围等,评价腹腔镜胃癌根治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肿瘤近端及远端切缘、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次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除肺部感染外,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与D2淋巴结清扫虽然手术时间较长,操作复杂,但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相同的胃癌切除标准和淋巴清扫范围,且术后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高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及沉默PRL-3表达对SGC7901细胞增殖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137例胃癌标本中PRL-3的表达;Log-rank检验比较PRL-3高表达患者与非PRL-3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构建表达人工PRL-3miRN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SGC7901细胞并沉默其PRL-3表达,MTT试验评价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移植瘤生长试验评估对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137例原发灶组织中,85例(62%)为PRL-3高表达;26例(19%)为PRL-3中度表达;26例(19%)为PRL-3低表达.PRL-3高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P<0.01)、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1)、肝转移(P<0.01)、周围脏器侵犯(P<0.01)及临床TNM分期(P<0.01)显著相关.PRL-3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PRL-3中等度或低度表达的患者(P<0.01).与转染空载体组比较,转染PRL-3 miRNA的慢病毒载体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荷瘤动物实验表明,转染PRL-3组肿瘤大小为(1.92±0.18)cm3,转染空载体组肿瘤大小为(4.74±0.39)cm3(P<0.01).结论 PRL-3的高表达与胃癌恶性进展有关,沉默PRL-3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RL-3胃癌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作为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腹腔内微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浙江舟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情况、腹腔冲洗液多巴胺脱羧酶(DDC)和癌胚抗原(CEA)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注射止痛药物次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总数、近切端距肿瘤距离、远切端距肿瘤距离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腹腔冲洗液DDC、CEA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创伤小,近期疗效确切,且未增加腹腔微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